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是一篇紀念剛剛墜機去世的《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的文字

這是一篇紀念剛剛墜機去世的《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的文字

2016年12月14日,那天,我第一次見到齊柏林導演,卻沒想到,也是最後一次。

2016年的12月14日,「齊柏林空中攝影公益巡迴」影展台灣高校首站,我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齊柏林導演:高高的個子,整齊精神的西裝外套,兩鬢已經斑白,臉上一直掛著和藹誠懇的微笑。當他和同學們走在一起時,很像台灣高校中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師長。從人群之中望過去,你根本不會意識到,這就是曾經締造台灣紀錄片票房神話的熱門導演。

2013年,《看見台灣》的問世,是台灣紀錄片、及台灣電影史上舉足輕重的一筆。上映後空前的熱度帶來了2.2億新台幣的票房,創造了台灣紀錄片票房的最高紀錄,並且至今未被打破。

《看見台灣》在展現令人驚艷的美麗島嶼之時,滿目瘡痍的環境傷疤也觸目驚心,吳念真的旁白與影像的陳述中,我們看到了台灣環境林林總總的問題:森林的過度砍伐、河川污染、高山茶種植擴張無度、盜採砂石等等。

即便該片在遭到評論界關於影片內容「濫情關懷」、「攝影機始終停留在空中看似提出問題卻無力探索」的諸質疑之聲,《看見台灣》後續仍然產生了許多令環保人士期待的現實效應,包括日月光工廠的水污染和清境農場的違建問題,都因為《看見台灣》的「提出問題」,而得到檢舉和處理。

在此之前,一直希望借影展的機會,以【映畫台灣】台灣特約記者的身份對齊導進行專訪,很可惜,因為導演行程匆忙,專訪的願望未能實現,最後以現場提問的方式代替。

很幸運的是,齊柏林導演很耐心傾聽並回答了我關於《看見台灣》的一系列問題,而就我對台灣紀錄片感性大於理性的尖銳質疑時,齊導仍然保持著友善的笑容,坦誠而真摯地向我講述他對於感性與理性辯證的看法。

那陣子正值聖誕節前,整座島嶼內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影展之後我向齊導贈送了我自己手繪的聖誕賀卡,並在卡片上寫下了自己的祝福與期待。原先以為我和齊導的交集就此畫上句點,沒想到,隔天居然收到了導演助理的郵件。助理小姐說齊導很喜歡我的賀卡,為表示謝意和未能接受專訪的歉意,想給我寄一本導演的攝影集《島嶼奏鳴曲》。

收到攝影集的當天正好是聖誕節,翻開攝影集,是導演給寫的簽名,厚厚一本拿在手裡超級沉,心裡也超級溫暖,沒想到自己小小的舉動,導演如此上心,這是我這一年最棒的聖誕禮物了。影展之後,有負責接送事宜的學長告訴我,齊導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所有時間都撲在《看見台灣Ⅱ》的籌備當中。

2017年6月8日(其實就是兩天前而已),齊柏林攜主創公布了籌備多時的《看見台灣Ⅱ》的宣傳片,這部期待已久的作品,終於揭開他的神秘面紗。在宣傳片中,齊柏林從島嶼內起飛,飛出台灣,看見日本、中國大陸、紐西蘭、馬來西亞,在世界的地理藍圖中,看見台灣的過去和未來,與世界共處一片海洋,共同呼吸。

4K高清展現下,跨越海洋、大陸,高山峻岭和婆娑之洋的影像伴隨著壯闊悠揚的音樂,《看見台灣Ⅱ》宣傳預告所帶來的視聽震撼絲毫不亞於前作,而傳遞的「環境無分國界,生息休戚與共」的理念,更是跳脫了台灣島嶼視角,以更完整的維度述說台灣連結世界的故事。

四年前《看見台灣》的熱映,讓台灣和世界看到了這座島嶼的美麗與哀愁,但在高空鳥瞰的背後,卻很少有人知道,締造這部作品的齊柏林為此付出的心酸和血淚。來自河南的父親為他取名「齊柏林」,與德國一位著名飛艇設計師同名,或許也正因為此,齊柏林便開始與天空結下緣分。

出於對攝影的熱愛,齊柏林於1988年開始擔任商業攝影助理、雜誌攝影師。1990年轉任公職後,開始負責在空中拍攝台灣各項重大工程的興建過程。此後,便長期從空中紀錄台灣的地景。從事空中攝影超過20年,空中攝影飛行時數近2000小時,累積超過40萬張空拍照片。

在《在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一書中,齊柏林曾透露自己其實有很嚴重的懼高症,連雲霄飛車都不敢搭的他,為了展示出台灣整體風貌,這20多年來,他一手提著攝影機,一手提著膽子,搭上了飛到天際的直升機,去認識他愛了一輩子的土地。

從事公職23年,只剩三年便可退休。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台灣受災地區變成「人間地獄」,齊柏林租飛機抵達現場的時候,傷亡景象促使他辭掉在台灣被看做鐵飯碗的公職工作,損失400萬新台幣退休金,並且抵押房子,一路借錢一路籌備,只為拍攝台灣第一部空拍電影《看見台灣》,目的是要讓這座島嶼的人們,清晰地看到他們所遭受的滿目瘡痍的傷疤。

人生有時比電影還有戲劇性和殘忍,《看見台灣Ⅱ》宣傳片發布的兩天後,齊柏林的名字再次出現在媒體的新聞標題上,只是這次,帶來不是新片的後續消息,而是他去世身亡的噩耗。

2017年6月10日上午11時56分左右,齊柏林導演與他的三人拍攝團隊,在執行《看見台灣》續集中空拍長虹橋的航拍任務時,所駕駛的直升飛機墜毀在花蓮縣豐濱鄉山區,一人被拋出機身外,兩人在機艙內,經確定飛機上三人全部罹難。

曾經想像鳥一樣,像一片雲一樣高度,去認真觀察台灣、觀察世界的齊柏林導演,以這樣的方式告別了天空。

2016年12月14日那天,我第一次見到齊柏林導演,卻沒想到,那也是最後一次。

在那之後,我經常會想起那天活動結束時候的畫面,當我遞給齊導卡片時對他說:「希望下次有機會您可以接受我的採訪」,齊導滿臉笑容誠懇地回答我:「會的,一定會。」

只是我再也沒有機會當面跟他說一聲

謝謝您,齊柏林導演。

文/陳卡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畫台灣 的精彩文章:

林青霞19歲的時候到底有多美,今年上海電影節能看到
安以軒婚禮最大淚點不是陳喬恩搶到捧花,而是另一女星的現身
每年高考,都會想起這部太特別的台灣殘酷青春劇
很奇怪,《吃吃的愛》大陸票房撲街,台灣卻可能是年度票房冠軍
恭喜,張翰的39歲演員老婆為他生了個千金

TAG:映畫台灣 |

您可能感興趣

去年我在柏林看了馬莉導演聚焦精神病院的紀錄片《囚》
演而優則導?一起來看演員張韶藝導演的《泡芙小姐》
六小齡童紀念《西遊記》導演楊潔,卻迎來一片罵聲:你還有臉懷念楊潔?
馮小剛之後又一名中國導演在好萊塢留手印,曾導演《幸福像花兒一樣》
你從沒見過的總導演哈文一家三口的照片,現如今的李詠是這個樣子?
為什麼馮紹峰搭趙麗穎一同出演《女兒國》?導演鄭保瑞說了八個字
章子怡只想讓周一圍演《帝凰業》男主,給導演說了這句話就搞定
西遊記幕後:徐少華本意是想演小白龍,結果被導演一眼相中演唐僧
老版《西遊記》雖經典,卻成楊潔導演心中的痛,曾十年不看,見了就換台
史上第一強迫症導演的新片《犬之島》,看完發現沒那麼簡單!
《江湖兒女》九月來襲,徐崢馮小剛不做導演來演戲,網友:究竟誰是導演
他為何能深得馮小剛陳凱歌導演青睞,看完這幾張圖就明白了!
周冬雨憑什麼被張藝謀導演看中,出演《山楂樹之戀》
一張圖看懂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
一線|陳坤董潔悼念《金粉世家》導演李大為:願一路走好
《這!就是街舞》導演發文道歉惹眾怒,網友批其將羅志祥年齡弄錯
永恆的懷念,六小齡童發照片憶《西遊記》導演楊潔
《新白娘子傳奇》導演透露許仙的首選是林青霞,因片酬而放棄
新版《倚天屠龍記》開機,網友:看見導演是他,就不擔心毀經典了
導演為何兩度邀請宋丹丹做客《嚮往的生活》,網友一句話說明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