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爸媽養娃累,主要體現在這7個方面

中國爸媽養娃累,主要體現在這7個方面

你如果去問中國的夫妻為什麼不生二胎,他們都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養不起唄」。怪事了,中國幾十年來人均GDP增長了100多倍,為什麼一對夫妻養一個孩子都那麼吃力呢?這是因為你沒有看到背後巨大的「隱性成本」,看完之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呢。

中國爸媽養娃累,主要體現在這7個方面

1、對孩子期望太高

在絕大多數有孩子的中國家庭裡面,孩子都是中心中的中心。父母們整天圍著孩子轉,事事為孩子籌謀,從未生、出生、上幼兒園、上小學中學高中,直到上大學、孩子工作、結婚、買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幾乎無一日間斷。

這期間是各種操心、各種比較、各種選擇、各種糾結、各種傾盡全力、各種力不從心、各種滿心希望、各種灰心失望、各種早知今日、各種悔不當初,常常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然後又是對孩子回報父母、孝順父母的各種期待。

2、父母之外的人參與太多

我們經常看到,國外的父母,嬰兒車上推一個,懷裡抱一個,手裡還牽一個,兩個人,甚至一個人,就能帶上一小隊娃兒。

而中國家庭的典型景象,卻是一隊人,帶一個娃,爸爸媽媽呵護著,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伺候著,甚至還跟著個保姆阿姨背著大包小包做後勤支持,排場陣仗,簡直能趕得上皇帝出巡。

3、攀比之心過重

別的孩子都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了,我們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別的孩子都在穿名牌、大牌,我們不買,會不會被笑話很窮?

別人、別人、別人……在相當多爸爸媽媽的眼裡,時時刻刻都看到太多別人,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常常以別人做什麼、怎麼做為準則、指南。

既要時刻看著別人,自己又要時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隊,如此怎能不焦慮、不累心?

4、對孩子事務插手太多

做父母的,都希望對孩子盡心儘力,但常常是對孩子的事務插手太多,培養出從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孩子上學,幫著背書包、記作業;孩子寫作業,爸爸媽媽在一旁陪著、盯著;老師布置了什麼任務,常常是孩子還沒搞清楚要做什麼,爸爸媽媽已經奮不顧身地撲上去,幫著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說盯著孩子吃飯、穿衣、洗澡、上廁所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5、信息過載,缺乏主見

中國爸媽養孩子累,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原因,還有一個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很確定存在的原因,就是接觸過多信息,但對如何育兒,缺乏主見。

這裡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趕緊去學著做胎教;那裡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早教班;這裡看到新生兒需要游泳鍛煉,就帶著娃去嬰兒游泳館;那裡看到孩子要補這個補那個,就趕緊去買給孩子吃。

6、爸爸參與過少

有一個很犀利的說法,叫「喪偶式育兒」,說的是爸爸不參與育兒、缺席孩子成長的狀況。

爸爸不參與帶孩子,帶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恐怕是不少中國家庭的常態,也是相當多媽媽覺得帶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7、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經濟壓力

養孩子累,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不可迴避的一個原因,是經濟壓力。部分爸媽片面地認為要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的經濟壓力。

俗話說「一個孩子十畝地」,把孩子從呱呱墜地的小嬰兒養育成人,要說一點都不辛苦,肯定不現實,但辛苦不等於壓力、疲憊。我們見過帶孩子累得不行的父母,也見過不少帶娃倍感輕鬆、愉悅的父母。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關鍵在於「定位」: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2、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

不過,研究者發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

第三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

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慾的通道。而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砥礪、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

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註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即盲信盲從甚至痴迷於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複雜,抓好了親子關係、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精選 的精彩文章:

深蹲肩膀疼怎麼辦?安利四個緩解方法
兩個因素影響男人壽命,每天堅持5件事多活10年
酒渣鼻的3個主要癥狀,引起酒渣鼻的六個原因
別小看了腰疼,導致腰疼的大病還真不少
洗澡重點洗哪些部位?原來之前我都洗錯了!

TAG:生活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中國的爸媽養娃都這麼累,看看這幾大原因,你中了幾個?
為什麼中國父母養娃累?這幾個原因很現實了!
為母則苦,這個媽咪把自己的養娃史畫了下來,這大概也是你
養娃還是養蛙,這是個問題
養娃的4大壞習慣,爸媽一個也別做
中國人養娃和外國有啥不同?寶媽那麼累是有原因的
你還在用這6個育兒土方養娃?這種口口相傳的經驗,是在坑娃!
養孩子是一種怎樣的人生體驗?15張圖帶你走進真實的養娃世界
隔代養娃影響大,家中長輩有這3點表現,寶媽一定要慎重!
扎心,這10個你養了娃後才能體會到的事實,你養娃前一個都不信
超模媽媽,原來是這樣養娃的!
養娃時經常大吼大叫,可能會養出這2種極端孩子,媽媽要警惕
第一次養娃與第二次養娃的區別,差得太多了,二胎媽媽深有體會
別人以為我在養娃,其實我只是養了只貓
養了只小猴子,吃個宵夜都得你一口我一口,這是在養娃吧
個個都在養娃兒子,還不如養這個?
養娃第一年和養娃第三年,這幾件事還真是一點都沒變過
養娃第一年要花多少錢?四位寶媽曬出真實開銷,全都超過這個數
養娃最花錢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寶媽:是這個,不是奶粉
世界各國養娃花銷大比拼,中國父母越生越窮關鍵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