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那些高考落榜者都幹嘛去了?

歷史上的那些高考落榜者都幹嘛去了?

文/山鬼 (歷史研習社)

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相信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很多考生和家長最害怕聽到的就是「落榜」,可是落榜本來就是伴隨著考試而生的,在「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氛圍里,很多落榜者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那麼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落榜又有哪些故事呢?

歷史上的那些高考落榜者都幹嘛去了?

清代皇榜

首先要訂正一個關於落榜的說法,名落孫山這個成語在如今是落榜的而另一種表達,但很多人誤認為孫山就是一個沒有考上的倒霉蛋兒,但事實上,孫山是個抓龍尾的幸運兒。「名落孫山」這個故事出自宋代范公偁的《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所以孫山只是榜單的最後一名,並不是落榜者,背了近一千年的鍋,孫山今天是要甩掉的。

在中國歷史上,當考生遭受落榜的打擊之後,針對失敗原因的分析一般都會有兩種,一是覺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二是覺得自己才高八斗,考不上全怪體制和進身之階的狹隘。在這兩種觀念里,都有著各自赫赫有名的代言人,第一種的代表,就首推蔣介石最崇拜的大儒——王陽明。

歷史上的那些高考落榜者都幹嘛去了?

王陽明

相信很多人知道王陽明是從台北的陽明山和東鄉平八郎那句著名的「一生伏首拜陽明」認識他的,他也是明朝四位配享孔廟的大宗師之一,但就是這樣名聲赫赫的人,也曾經是一個落榜者。伴隨著神人託夢而生的王陽明,自幼就被認為是神童,但是在二十二歲考進士的時候卻意外落榜,當時的內閣大臣李東陽等人都為他感到惋惜,鼓勵他說,以他的才華下次考試必中。

但很可惜,二十五歲參加考試的王陽明又不中。當時他的父親怕自己心高氣傲的兒子受不了,就安慰他,但王陽明卻說道,你們都認為我考不上是恥辱,但是我卻認為如果只是因為考不上就感覺懊惱沮喪,那才是真的羞恥。一直等到弘治十二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終於考上了進士,之後無論是他開創心學還是帶兵鎮壓寧王的叛亂,都足以證明王陽明的才學與能力,但王陽明如果在最初落榜的時候,就頹廢了下去,那中國歷史上也會少了一位聖人。

考試落榜對於很多人來說除了學識與思想的匱乏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字跡潦草。根據《清代名人軼事》記載,龔自珍就曾在考試的字跡上吃過苦頭,由於清代八股取士的制度所限,當時的考生答題必須用標準的「館閣體」,可偏偏龔自珍個性狂放,寫字也較為粗豪,所以在參加考試時因為字跡屢屢不中。

歷史上的那些高考落榜者都幹嘛去了?

明代館閣體(台閣體)創始人沈度書法作品

盛怒之下的龔自珍讓「其女、其媳、其妾、其寵婢,悉令學館閣書,客有言及其翰林者,定庵(龔自珍號)必哂曰:『今日之翰林,猶足道邪?吾家婦人,無一不可入翰林者。』」當然置氣歸置氣,龔自珍最終還是考取了道光九年的進士,這從側面也說明了龔自珍還是妥協了「館閣體」,畢竟關係人生前程的大事,哪能由著性子胡來。

如果說王陽明跟龔自珍這一路是再接再厲的話,晚唐的黃巢和宋初的張元就是另外的套路了。著名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黃巢在考試落榜之後所做,當時正值唐末,藩鎮割據、政治黑暗,再加上心中的鬱鬱不平,老黃覺得自己考不中全怪朝廷沒有識人之明,全賴那些權貴壟斷了寒門的上升渠道。

想到這裡,老黃索性反了他娘的,於是落草為寇,成為了眾多農民起義軍的一支,並且還有模有樣的攻佔了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但無奈時運不濟,再加上農民起義軍天然的根基不穩,黃巢最後被沙陀的李克用和唐軍擊敗後身死。

歷史上的那些高考落榜者都幹嘛去了?

從未覺得黃巢是個英雄

與黃巢不同,北宋的張元,從來沒想過自己做皇帝,他去參加科舉考試只是為了能夠穿紅著紫,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張元與進士就是無緣。既然大宋不行,那就去大夏,張元懷著對宋朝的怨恨來到西夏,成為了西夏國主李元昊的國相,並且幫助西夏在好水川之戰擊敗了宋軍,懷著勝利者的喜悅,張元寫下了「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來諷刺當時宋國的「棟樑之才」,並且他還在末尾署上了自己(西夏)「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這一堆顯赫的官稱,堪稱是對當年自己沒有被宋國考試體制錄取的絕佳報復。

但這樣做的後遺症也是有的,那就是後來的漢人覺得張元是投敵賣國的「漢奸」,所以在此後的千餘年間,張元都被文人壓在了史書的夾縫裡,沒有翻身的機會。

在歷史上,很多在體制考試內失敗的人,在其他的事情上反而會有所作為,像黃巢、洪秀全這類的人,就他們自身而言,也算得上是成功者,但是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成功越大給老百姓帶來的苦難也就越多。事實證明,失敗之後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可能比將大部分責任推卸到體制和他人身上更有益處,因為苛待自己可以變得優秀,苛責他人會讓自己滿懷仇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60萬關東軍戰俘被押到蘇聯,遣返日本時,有9萬人不見蹤影
為什麼清朝時期蒙古族人口出現了下滑?
經略西土,唐朝在西域的經營失敗了嗎?
盜墓防禦的流派:古代有哪些防盜墓技術?
蒙古軍隊真正的掌控者,四年汗位角逐,卻因3個短板輸給忽必烈

TAG:歷史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