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名碑《袁安碑》,鋒穎如新,書法渾厚古茂,雄朴多姿
《袁安碑》,中國東漢碑刻。全稱《漢司徒袁安碑》。東漢永元四年(公元92年)立。原石出土地點不詳。1929年在河南偃師縣城南辛家村發現。現藏河南省博物館。碑高1.53米,寬約0.74米。篆書,共10行,滿行16字,下截殘損,每行各缺 1字,故現存行15字。碑中間有穿,位置較低。碑文內容簡單,無讚頌銘辭,僅記袁安一生仕歷,與《後漢書袁安傳》記載大致相同。袁安少學孟氏《易》,永平三年(公元60)二月以孝廉除郎中,自此步入仕途,官至司徒,永元四年三月卒。 碑發現較晚,鋒穎如新,書法渾厚古茂,雄朴多姿,是漢代篆書的典型代表。
《袁安碑》全文
司徒公汝南女陽袁安召公。授《易》孟氏(學)。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四(年 )十一月庚午除給事謁者。五年四月乙遷東海陰平長。十年二月辛巳,遷東平(任)城令。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太)守。十七年八月庚申,徵拜河南尹。(建 )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僕。元和三年五(月)丙子拜司空。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
孝和皇帝,加元服,詔公為賓。永元四年(三)月癸丑薨。閏月庚午葬。
《袁安碑》圖片(單字釋文在圖片下方)
司徒公 汝南女
陽袁安 召公授
易孟氏 永平
三年二 月庚午
以孝廉 除郎中
四(年 )十 一月庚
午除給 事謁者
五年四 月乙
遷東海 陰平長
十年二 月辛巳
遷東平 (任)城令
十三年 十
二月丙 辰拜楚
郡守 十七年
八月 庚申
徵拜河 南尹
初八年 六月丙
申拜太 仆元和
三年五 (月)丙子
拜司空 四年六
月己卯 拜司徒
孝 和皇帝
加元服 詔公為
賓永元 四年(三)
月癸丑 薨閏月
庚午葬
《袁安碑》跋
《袁安碑》整體


※隸書十大名帖,學書法的人不可不知
※趙孟頫寫的9個字,唯美的行楷書法,深得王羲之的神髓
※現代書法家行書作品《後出師表》,中國的書法家果然多
※田英章最得意的弟子,歐楷寫得直追田英章,人也長得漂亮
TAG:焱古 |
※渾厚飄逸、清雋平整:錢君匋篆書《魯迅詩》書法欣賞
※篆書大師的楷書作品,不愧為碑派書法的旗幟
※峰巒渾厚,草木華滋——黃賓虹《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書畫一堂》
※渾厚樸拙:吳昌碩的石鼓篆書
※吉林書協名譽主席劉廼中,師從啟功,擅漢篆書作深厚古樸!
※端嚴華美、氣度恢宏:秦朝李斯篆書《會稽刻石》書法欣賞
※書法古帖欣賞——吳讓之篆書《庾信詩》
※唐 · 李陽冰《篆書謙卦碑》最好的版本
※《明僧紹碑》碑文為高宗李治所撰,高正臣書,王知敬篆書題額
※書法-吳昌碩篆書,琢玉屈金!
※李斯篆書《嶧山碑》
※清代書法:趙之謙篆書《臨繹山刻石》欣賞
※吳讓之篆書《唐宋詩》鑒賞——筆走龍蛇,功底深厚!
※鄧石如篆書字帖欣賞《張子西銘》
※篆書唐人絕句,高古典雅!
※漢碑神品 篆書·袁安碑
※趙鐵山篆書《和銘真跡》
※清代書法:吳讓之篆書《宋武帝與臧燾敕》欣賞
※吳讓之篆書《崔子玉座右銘》,若美女嬋娟!
※趙鐵山篆書《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