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時代銷毀兵器之後鑄造的大銅人到底有多大?

秦始皇時代銷毀兵器之後鑄造的大銅人到底有多大?

秦始皇時代銷毀兵器之後鑄造的大銅人到底有多大?

在車同軌、書同文的同時,始皇帝嬴政還做了兩件大事情,一是收兵器,二是遷富民:

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史記·秦始皇本紀》)

冷兵器時代,銷毀征伐擊滅六國後俘獲的兵器,乃是消除國內不穩定因素的重大舉措。

後世說起秦始皇的這項措施,受到賈誼《過秦論》影響(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dí),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總是以為秦始皇收繳全國兵器之後,只是把它們溶毀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銅人。其實,司馬遷史記中寫得明明白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

秦始皇時代銷毀兵器之後鑄造的大銅人到底有多大?

也就是說,除了銅人(金人)以外,還有「鍾鐻」。鍾,就不用過多解釋了;鐻( jù ),乃古代一種樂器,猛獸形狀,本來是木製的,兩兩一對,放在每個大鐘兩邊。後來,木製改為銅鑄,夾置於大鐘旁邊。

所以,把全國那麼多的兵器熔毀,除了鑄造12個大銅人以外,秦始皇當時還鑄造了不少巨大的鐘和鐻,也都放在首都咸陽。

後人對於鍾鐻二物往往忽略,說起那12個巨大的銅人,都無限想往。如今,西安城西的阿房村阿房宮遺址附近,有一座偽「阿房宮」,乃為了掙旅遊錢而修的仿古贗品建築,門票不貴,才38元每人,據說每晚都上演摹仿「印象陽朔」的實景劇《阿房宮賦》。

在這個假「阿房宮」廣場上,挺立著12個高大的「銅人」,據說先前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拍電影后留下的道具。這些仿製的12銅人,個頭挺嚇人,每個都有4個成人那麼高,威武雄壯。仰頭觀瞧,遊客們紛紛嘖舌,以為始皇帝時代的銅人就是這麼大了。

其實呢,如果細讀史書,我們就可以發現,秦朝12個銅人的重量,遠遠超出我們今人的想像力。史書上說「重各千石」,也就是泛泛而言,是講每個銅人有「千石」那麼重。秦朝時候的計量單位「石」,為120斤。而當時的一斤,相當於今天256克。按照這種計量方法推算,每尊巨大銅人,其重量要近90噸左右。依據當時的生產力,鑄造這樣巨大的銅像,真是太複雜太困難了。

如果我們今天近距離觀察出土的銅車馬和當時的制式三棱箭頭,就可以想見,秦朝時代的工藝,已經非常非常先進。當時,滲碳鋼和鑄鐵柔化工藝大放異彩。在秦朝軍隊中,還用鉻酸鹽處理金屬表面生成黑色保護層,厚度只有10至15微米。這種鉻鹽氧化層防鏽工藝,在西方,德國人直到1937年才「發明」出來,美國直到1950年才申請專利。想想,始皇帝的大秦工匠,在2000多年前這種革命性的技術已經大行其道,我們不得不大發一嘆。

為此,在秦始皇時代以「地坑法」鑄造如斯巨大的銅人,仔細推究,也並非特別難的事情。專制主義國家的優勢,就在於人多好辦事兒。數萬刑徒或者工匠,不計成本,在鋒刃皮鞭下小心翼翼操作,沒什麼做不出來的東西!

阿房宮遺址公園內的十二「銅人」,基本是仿照皇陵沿路翁仲形象和兵馬俑武士形象鑄造的,那麼,真正的秦始皇時代的大銅人是什麼樣子呢?

根據《漢書·五行志》所記,「(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故銷兵器,鑄而象之。」也就是說,當時所鑄銅人不是漢族服飾,而是穿著「夷狄」等少數民族的服裝。至於相貌,應該也是有別於秦人的「夷狄」樣子。

夷,乃我哥上古時期對域外人的稱謂。狄是地名,大概方位在今天甘肅的臨洮。

和現在的贗品站立銅人像不同,秦朝的銅人是坐姿。根據史料記載,西漢末期的篡位者王莽曾經夢見五枚銅人起立,可見,銅人原本的造型是坐立姿態,估計姿勢和今天我們入得廟門所見的金剛造像相彷彿。

秦始皇鑄造銅人的用意,除了銷毀兵器這個實際用途之外,也有方術厭勝和粉飾吉祥之意。

那麼,秦朝滅亡之後,這12個銅人下落如何呢?

根據《三輔舊事》記載:「銅人十二,各重三十四萬斤。漢代在長樂宮門前。董卓壞其十為錢,餘二猶在。石季龍徙之鄴,苻堅又徙長安而銷之也」。

《三國志·魏書六·》載「(董卓)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鑢。」

晉朝美男子潘岳《關中記》說:「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裡。」

《關中記》:「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裡。魏明帝欲將詣洛,載到霸城,重不可致。後石季龍徙之鄴,苻堅又徙入長安而銷之。」

可見,秦朝滅亡之後,咸陽經歷了項羽燒焚,12個巨大的銅人依舊「健在」,後來一直安放在漢朝的長樂宮前面廣場上;直到漢末,也就是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亂政,他下令銷毀12個銅人中的其中10個,鑄成有別於漢朝五銖錢的小銅錢。倖存的兩個銅人,被他派兵士推移到長安城的清門裡;到了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這兩個銅人轉運洛陽。由於銅人太重,當無數工匠費盡千辛萬苦,用「滾木法」把這兩個巨無霸運到霸城時,由於地勢原因,再也推行不動,只得把它們留棄在當地;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羯族暴君石虎不惜人力物力,把兩個大銅人運到了後趙首都鄴城(今天的邯鄲附近);再後,前秦大帝苻堅統一北方,出於政治和經濟考慮,他下詔命令把這兩個巨大的銅人從鄴城運回長安,最終銷毀。

也就是說,從秦始皇到前秦苻堅,歷經約600個春秋,12個銅人最終沒能逃脫被銷毀的命運,也被歷史「風吹雨打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赫連勃勃大王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時代的 「秦甌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乾隆帝西北大功澤流後世——清朝統一準噶爾的深遠意義
一直和大清爭雄的準噶爾部族沒好人嗎?

TAG:赫連勃勃大王 |

您可能感興趣

朝鮮銷毀核武器的錢誰出?日韓成了冤大頭!
巴寶莉的大手筆銷毀,拼多多的拚命降價,殊途同歸罷了
銷毀化武的難點?銷毀化武花費巨大,大量污染也會造成損失
最危險的兵種,每天都要銷毀大量的武器彈藥
工匠挖到一塊石碑,努爾哈赤看後大怒:立即銷毀它
烏克蘭銷毀所有核武器,出售大量裝備,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抗戰時期,我國繳獲的日軍裝備大多數都銷毀,很多人不理解
我最想銷毀的黑歷史,是10年前的羞恥大頭貼
退役十多年後,51架隱形戰機為何不銷毀?美:一旦開戰有大用
武器退役後是如何處理的?有的國家直接銷毀了!
烏方得到大量遺產,卻在2年內全部銷毀,百萬噸核武器無人打理
在部隊中,為何將子彈銷毀都不給士兵訓練?原來有著這麼大的隱患
在宋朝賣過期食品的後果:不銷毀就打90大板 吃死人就把商家絞死
秦始皇死後秦朝玉璽去了哪裡?該材質有一特點,沒能被銷毀
為何烏克蘭要在美國的施壓之下,選擇銷毀核武器,這時候才恍然大悟!
大量戰機退役我國卻從不銷毀,保留至今只因這個目的,作用強大!
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 絕大部分器件已燒蝕銷毀
范冰冰、劉亦菲、林允這些女明星最想銷毀的減肥前後對比照,反差究竟有多大?
蔡徐坤童年照被扒,大光頭長睫毛超可愛,可這幾張看了想銷毀?
核武器真的要銷毀嗎?印度發現的寶貝,要賺大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