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望而知之謂之神:你也能看頭髮知健康!

望而知之謂之神:你也能看頭髮知健康!

小編導讀

宿昔不梳頭,絲髮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自古以來,「頭髮」就一直被人們偏愛。它不但是美麗的承載者,還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深刻含義。頭髮在中國人心中是極富有浪漫色彩的,我們用「情絲」「煩惱絲」「雲鬢」來形容頭髮,古時更用不同的髮型來代表身份和階層。然而,除了這些外化的延伸意義之外,頭髮能反映的健康信息,比你想像的多得多。怎麼回事兒呢?一起來看吧!

獨特的「頭髮診法」

頭髮診法是指通過觀察頭髮的色澤、形態、疏密等變化來診斷疾病。中醫學素來重視此診法,早在《內經》中就有多處相關論述,認為可根據頭髮的粗細、剛柔、潤脆等進行疾病診斷,可揭示腎氣和陽明經氣血的盛衰,以及人體生長、發育、衰老時頭髮呈現的種種變化,故有「人之衰老,始於白髮」之說。其後《諸病源候論》列有「毛髮諸病候」,詳細說明了頭髮的正常生長或色澤的改變,都與腎之精血盛衰有關。另外,如《中藏經》《脈訣》《儒門事親》《證治準繩》《醫學入門》《醫林改錯》等醫籍均重視發診在疾病診斷中的運用。近年來,頭髮在診斷上引起了國內外不少學者的興趣和關注。1978 年美國《Science》雜誌說:「頭髮分析很有希望作為一個工具而成為血清和尿液分析的理想補充。」因而諸多學者正在通過多種途徑對頭髮進行分析研究,試圖為診斷學開闢一個新的領域。

【診斷原理】

1.發為血之餘,腎之華。頭髮的生長與精血盛衰有關。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毛髮病諸候》中提出:「足少陰腎之經也,腎主骨髓,其華在發。若血氣盛,則腎氣強,腎氣強則骨髓充滿,故發潤而黑;若血氣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故發變白也。足少陰之經血,外養於發,血氣盛,發則潤黑;虛竭者,不能榮發,故令發黃。」說明頭髮的正常生長或色澤的改變,都與腎之精血有關。故觀察頭髮的改變,可知腎之精血的盛衰。

2.脾為後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肝為藏血之臟,主疏泄,脾統血,頭髮的生長,需要血液的濡養,故頭髮的生長與脾胃、肝等臟腑的關係密切,頭髮的榮枯可以反映肝脾等臟腑的功能正常與否。

3.頭髮與經脈之關係亦密切,如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厥陰肝經以及督脈、陽維脈、陽蹺脈等,均在髮際內有固定的循行部位,故內在臟腑的病變,可以通過相應經脈在其循行部位的頭皮或頭髮上反映出來。

4.在人的生命過程中,隨著臟腑氣血的盛衰變化,而有生、長、壯、老的生理過程,頭髮是反映這一過程的明顯標誌。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 三陽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說明腎之精氣、陽明經氣血盛衰的情況均可從頭髮的變化上反映出來。

5.頭髮的生長過程,還受精神情志活動、機體陰陽盛衰、外邪侵襲等因素的影響,某些皮膚病或使用某種藥物後也可影響頭髮的生長,故觀察頭髮的生長情況可作為臨床診病、辨證的重要依據之一。

【診察方法】

在自然光線下,觀察頭髮的色澤、榮枯、形態和生長脫落等情況,或藉助電子顯微鏡觀察頭髮的超微結構,或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測頭髮(取後髮際處頭髮)中所含的微量元素。

正常情況下,頭髮在胎兒4 月左右開始生長,至6個月左右可長成形。其生長期為2~6年,最長可達25 年。頭髮每日的生長速度約為0.3~0.4mm,此時頭髮干粗色深,柔軟而潤,根有毛鞘。其休止期為2~3個月,此時發纖細而色淡,硬直且燥,根短無鞘。正常人約有頭髮10 萬~12萬根,與頭皮成40°~ 50°角斜插入內。

【臨床運用】

1.頭髮色澤變化

(1)頭髮黑而潤澤,是腎氣充盈的表現。中老年頭髮斑白或全部白髮,雖為腎虧血衰的表現,但仍屬生理上的正常衰老現象;青少年白髮,或老年發黑,因稟賦不同之故,亦不作疾病論;若青少年白髮而兼見腎虛癥狀者,是腎氣虧乏之病態,若伴有心虛癥狀者,為勞心耗傷陰血所致;短期內頭髮大量變白,煩躁易怒,面紅口苦者,系肝鬱化熱,劫傷營陰,致使頭髮失榮;若幼兒出生時即有白髮者,可見於白化病、斑駁病及某些遺傳性綜合征;若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發乾間斷變白,黑白交替者,稱環狀發,系先天稟賦不足所致。另外,白髮還可見於白癜風、斑駁病、斑禿、Vogt-小柳綜合征等疾病。

(2)部分健康而皮膚皙白的黃種人,頭髮可略帶棕黃色,但發榮潤而有光澤。若發色枯黃,形似柴草者,多為腎氣不足,精血虧損或久病失養;發直色黃乾枯者,系氣竭液涸。

(3)頭髮呈灰黃或灰白色,常見於顳部出現成片灰色發,而後逐日增多,稱灰發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精血不能上華於發。此外,灰發還可見於甲狀腺功能失調、早老症、老年性白斑、結節性硬化症、白癜風、斑禿以及Chediak-Higashi 綜合征(先天性白細胞顆粒異常綜合征)等疾病。

(4)頭髮呈紅色或紅褐色者,稱為紅髮,少數正常的黃種人,其頭髮可略帶棕紅色。若砷、鉛中毒時,頭髮常呈紅色或紅褐色。

2.頭髮形態變化

>>>>

(1)枯萎發

頭髮枯萎無澤,易於折斷分裂,形似亂草蓬蒿,稱為枯萎發,常因稟賦不足,久病失養,陰虛血燥等致使發失榮潤。

>>>>

(2)穗狀發

小兒髮結如穗,枯黃不澤,稱為穗狀發,常伴有面黃肌瘦、脘腹膨脹、大便溏薄或乾結,多見於脾胃失調的疳積。

>>>>

(3)發遲

頭髮稀疏萎黃,日久不長,稱為發遲,屬小兒五遲之一,乃先天不足,稟賦素弱所致。

>>>>

(4)束狀發

頭髮緊縮成束,排列形似毛筆,髮根頭皮處堆有銀白或污黃鱗屑,稱束狀發,常見於銀屑病、脂溢性濕疹及黃癬。

>>>>

(5)脆裂發

頭髮乾燥變脆,易於斷裂,尤其是長發末端,易縱裂成絲,狀如羽毛,稱脆裂發,見於脆發病和毛髮縱裂症,除因天氣乾燥,洗滌過勤外,常由陰虛血燥而成。另外,頭癬、脂溢性皮炎、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結核病、維生素A 缺乏症以及某些腫瘤患者,亦可出現脆裂發。

>>>>

(6)打結髮

頭髮乾枯,發梢變細,分裂成絲,彎曲如鉤,發乾打結,扭曲成環,稱打結髮;若發乾,出現不全橫斷的小結節,其間為似斷非斷的細絲,梳理時易折,稱結節性脆發病。此二者常同時發生,多由脾胃不和,後天失養而成。

>>>>

(7)念珠狀毛髮、扭曲發

發乾粗細不勻,扭曲稀少,狀若佛珠,易於折斷,稱念珠狀毛髮;頭髮乾燥扭曲,發硬變脆,易於折斷,稱扭曲發。此二者皆由稟賦不足,精血虧虛所致。

>>>>

(8)斷髮

頭髮易於折斷而參差不齊,或出皮即斷,稱為斷髮,除前述各種伴有斷髮的疾病外,尚可見於黃癬、白癬、黑點癬等。

>>>>

(9)發豎

頭髮直立而乾枯,稱為發豎,多為正氣衰敗所致。

>>>>

(10)其他

根據前人臨床總結,頭髮從根部開始變白、變黃、焦枯而無斷髮現象,且多從頭頂或兩鬢部發生,多為肝腎陰虛精少;若從頭髮末梢部開始焦枯、分裂、易折、生長變慢,多為氣血虛弱。

版權聲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髮 的精彩文章:

如何養護頭髮 滋養頭髮的秘訣
宋祖兒被狒狒狂扯頭髮咬傷手指 娜扎被嚇到
明星頭髮顏色 這幾款真的很值得嘗試
晒衣服你見多了,曬頭髮你沒見過吧
好美的編髮,看到她這麼漂亮你還會散著頭髮嗎?

TAG:頭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