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派名家們的別緻之作

海派名家們的別緻之作

Lot134

賀天健(1891-1977) 意在高山流水間

立軸 設色紙本 1932年作

151×82cm. 約11.2平尺

展覽:「虛懷齋藏中國書畫精品展」, 2010年11月3日至8日

出版:《虛懷齋藏中國書畫精品集》第152頁, 2010年11月

賀天健與鄭午昌是海派書畫家中很特別的兩位,可以概括為「不像海派的海派畫家」。

說他們不像海派,是因為他們的山水畫風與以「三吳一馮」為代表的海派畫家、與以四王吳惲一脈的「正統」風格區別很大;而說他們「是海派」,一則是地域與分類習慣,而在更深層面上,他們藝術理念中的創新與融合,更是「海派文化」的精髓。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以賀天健、鄭午昌為代表的一批畫家是海派文化與精神的體現。

賀天健

這件作品創作於1932年,是畫家融合各家、自創面貌的時期。這張畫尺寸大到11個多平尺,氣勢撼人

畫家使用了宋畫中山水的圖式,題識中說「偶以亂柴、斧披二皴參合,似覺猶有北宋餘韻。」

山石皴法細部

松樹局部的用筆非常精到

這張畫表現高士臨流撫琴的文人題材,松針、人物、水流的用筆很細緻,尤其是人物的衣紋,流暢婉轉的線條和山體的堅硬質感形成強烈的對比。

高士局部

Lot137

賀天健(1891-1977) 峽中歸帆

立軸 設色紙本 1941年作

111×46.5cm. 約4.7平尺

一隻帆船、一段江水,兩岸高山,這是畫家擅長處理的題材,畫面中的風帆張滿,帶有「一帆風順」的美意。

江面用留白來表現,雲氣約略敷染,兩者結合的天衣無縫,水天相接。

Lot375

賀天健(1891-1977) 書畫合璧扇

成扇 設色紙本 1936年作

18.3×48cm. 約0.79平尺

這把成扇是賀天健的書畫合璧作品,正面的蕉林仕女非常別緻。

這把成扇是賀天健很重視的作品,因為是送給他的媒體朋友黃轉陶的。黃轉陶是民國時期的紙媒編輯,參與過《虎林旬刊》和《社會日報》。在民國時期的藝術圈,想要風生水起,不僅藝術要好,宣傳也很重要。記得陸儼少抗戰時期在重慶辦畫展,去找當時的教育廳長郭有守,郭對他說:「在成都開畫展,人事第一,作品第二。」

賀天健(左三)與豐子愷、林風眠等工作留影

這把扇子正面是別緻的仕女,背面是賀天健創作的一首詩。詩是這麼說的:「龍蛇掣手記明珠,驚眼虞初十萬敷。千尺桃花潭底水,項斯名字出江湖。」

這首詩裡面有幾個典故。虞初是西漢時候非常牛的一個小說家,他所做的《虞初周說》被視為小說的代名詞。前兩句的意思就是說黃轉陶文筆太好了,筆下都是明珠,就像虞初一般驚人。「千尺桃花潭底水」出自李白贈汪倫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是說我和黃轉陶的交情就像李白和汪倫一樣好。最後一句中的項斯是晚唐詩人,由於有幾位朋友的推廣而出名,契合二人身份。

緊接著賀天健說「轉陶先生藝事文章精極一時,人前張余甚力,詩以謝之」。就是說黃轉陶先生筆桿非常好,總幫我做宣傳,在人前人後盡心的推廣我的藝術,我畫畫、作詩感謝他。為他畫獨特的仕女、為他作一首詩,這份情誼確實是夠深厚。

Lot060

鄭午昌(1894-1952) 雪霽孤舟聽急湍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137.5×67.5cm. 約8.4平尺

展覽:「僑岷華園藏畫展」,(台北)鴻禧美術館,1994年2月至8月

出版:《僑岷華園藏畫》第232至233頁,(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4年1月

紀錄:佳士得香港,1990年3月19日,編號162

鄭午昌在民國海派繪畫中也是很特別的一位,不甘於承襲四王余續,而是獨闢蹊徑,強調描繪真山真水。大膽的設色和奇崛的構圖是他作品的兩大特徵,在這件拍品中都體現出來了。

鄭午昌

這張畫畫的是雪後孤舟的景緻,鄭午昌的雪景本就不多見,四尺整張的大幅更加難得。

畫面左側和右側的山石坡地、樹木用留白來表現積雪,中間的河流則使用了花青鋪排,非常有新意,這種冷藍色恰當地表現出水面寒冷、將要凝結的質感,這種畫法是來源於生活的。

九寨溝雪後藍色的湖面

這張畫左邊畫了一座高山,直接通到畫面以外,山體的峭壁並不是直立的,而是越向上越向右傾斜,營造出一種險勢,為了平衡它,畫家就在畫面的右下角安排了一段坡石,又在右側中段安排了遠山,險中求穩,畫面一下子就穩了下來。這就是在構圖上創造矛盾、再解決矛盾的過程。

樹上的寒鴉,要瞪大眼睛才看得到

畫家在右下角近景的描繪非常傳神,樹枝和船篷上面的積雪真實自然,枝頭上還落著許多的寒鴉,不仔細完全看不出。

Lot140

馮超然畫、狄平子等題 鍾馗瞌睡

鏡心 設色紙本 1910年作

99.3×38cm. 約3.4平尺(本幅)

出版:《中國近代繪畫叢刊·馮超然》第10至11頁,(台北)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1日

《大觀月刊·午日鍾馗·第9期》第32頁,(台北)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6月

《大觀月刊·馮超然·第15期》第28頁,(台北)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12月

著錄:《馮超然年譜》第33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12月

這件作品名叫《鍾馗瞌睡》,是馮超然早年有趣的一張戲作。馮超然的鐘馗題材非常少見,這件作品從畫風、題識上看,是借鑒了趙之謙的風格。

趙之謙所繪鍾馗

這張畫畫的是鍾馗睡著時小鬼們趁機玩鬧的場景,並不著意描繪鬼之可憎可惡,而是以「戲作」的手法表現可愛有趣的氣氛。

前面的小鬼放哨,後面的小鬼摘帽

本幅經上海書畫家楊葆光、海上名士狄平子題跋。

馮超然款與楊葆光題跋

狄平子題跋

上款毛子堅,上海士紳,雅好書畫藝術,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成員,和黃賓虹、倪田、蒲華、陸恢、王震等等是會友。

毛子堅(右)與青年李叔同,攝於1900年

現在杭州西泠印社中的「題襟館」即為毛子堅與王一亭、吳昌碩等人集資興建,作為海上題襟館在杭州的活動場所。馮超然題識中說「於春申浦上之綠夢軒」,「綠夢軒」即為上款人毛子堅的家。

「海上題襟館」的杭州分址位於西泠印社中,吳昌碩經常於此創作

Lot139

吳徵(1878-1949) 無量度眾生

立軸 設色紙本 1925年作

132.2×60.5cm. 約7.2平尺

吳徴是一位非常全能、筆墨很棒的畫家。相比于山水畫,他的佛像題材作品少見許多。其佛像作品受金農、羅聘影響比較大,具有金石氣,且構圖疏朗,呈現出與山水畫完全不同的風格面貌。

這張畫根據長題可以知道,描繪的是無量壽佛的修行過程。所以在構圖造景上,追求靜謐疏朗的氛圍。菩提樹直插入雲,暗含法力無邊之意。佛像身著紅色袈裟,用筆古拙,富有金石氣息。

畫家在畫面的空白處長題,其中「昔傳佛在獅子城說法」,明示了佛祖在獅子城傳《無量壽佛》的本事,推定此作為無量壽佛。

吳徴的書法也很耐看

Lot187

唐雲(1910-1993) 八百遐齡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129×66.5cm. 約7.7平尺

「八百遐齡」是花鳥畫中常見的祝壽題材,畫面中包含八哥、柏樹、靈芝等喜慶元素,表達祝壽的寓意。「遐齡」意為高壽。

1943年的唐雲

此作四尺整張,為唐雲早年佳作。唐雲的花鳥畫,早年取法華嵒,此作八哥的畫法與新羅山人別無二致。

與華嵒《山雀愛梅圖》局部對比

這幅作品的構圖採用三面包圍的結構,左側的留空亦用題識封住,這種布置是經過畫家精心設計的。兩隻禽鳥張著嘴,如同在對話一般,配合周圍滿密的各種樹木、花卉等,營造出極為熱烈的場景。

對話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興網 的精彩文章:

翡翠會變色嗎?
誠軒17春·現當代藝術 南方的艷陽與北方的光
兒童節,國畫大師們陪你一起愉快的玩耍!

TAG:藝興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著名海派畫家「戴牡丹」
海派畫家四大名旦 張大壯作品
海派畫家任伯年畫作欣賞
海派著名畫家「王一亭」,中國畫作品欣賞
海派名家任伯年團扇花鳥國畫欣賞
跟隨已故著名海派寫意畫家趕大集!
海派名家錢慧安傳統人物十二屏
海派名家朱夢廬:工花鳥,擅沒骨
海派畫家馮超然的藝術人生
陳數:不驚艷的海派女人
海派畫壇著名女畫家陳佩秋花鳥畫作品欣賞
海派名家張谷年的山水畫,健拔,幽邃,沉雄,蒼潤
民國的本戲與新戲:論京派之優於海派
中國海派國畫代表頂尖之作,傳承文化藝術之美
清末海派四傑之一的畫家作品至今讓人讚嘆不已
賞海派玉雕作品,識海派藝術特點
民國海派名家吳樹本菊畫欣賞
湯滌:海派民國山水畫家作品欣賞
該到「京派」向「海派」學習的時候了
不愧為海派名家!看看他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