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的反清將領金聲桓反而因此失敗

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的反清將領金聲桓反而因此失敗

本文中的主角金聲桓原在明朝將領左良玉軍中,累官至總兵官。南明福王監國,左良玉率領大軍沿江東下,以「清君側」名義聲討權臣馬士英,金聲桓即在軍中。左良玉死後,金聲桓隨其子左夢庚降清,任江西總兵,駐守南昌,此時的他頗為賣力地為清廷攻拔吉安及贛州,以功改提督江西軍務總兵官。

永曆二年(1648)閏三月,金聲桓因憤清廷封賞太薄,同時江西巡撫章於天、巡按董學成因為眼紅金聲桓等人在收取江西郡縣過程中搞到的一大筆金銀財寶而脅迫敲詐他們的錢財,再加上章於天、董學成等人加緊搜集金聲桓等與南明勢力暗中聯絡的證據準備上報朝廷,1648年(永曆二年,順治五年),金聲桓與部將王得仁忍無可忍,先發制人,殺巡按董學成、布政使遲變龍、湖東道成大業,在江西南昌反正歸明。

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的反清將領金聲桓反而因此失敗

(南明時期地圖)

江西文武官員,「強半從賊(賊是清朝方面史料對金聲桓等的蔑稱),盡棄頂戴而換冠衣裳」,清江西巡撫章於天貪生怕死,居然賣力地為金聲桓等督造炮車,也是醉了。

金聲桓、王得仁起事的時候,尚且不知道永曆帝已經即位的消息,所以在發布的安民告示上使用隆武四年,金聲桓自稱豫國公,王得仁自稱建武侯,兩人自行任命文武官員。

不久,金聲桓等得知隆武帝已經遇難,於是文書告示改署永曆二年;永曆朝廷朝廷得知反正消息,下詔封金聲桓為昌國公、王得仁為繁昌侯,後因為金聲桓已經用豫國公名義發布文告,朝廷順應形勢,許可金聲桓仍然封豫國公、王得仁建武侯。

江西絕大多數府縣都因此聞風而動,紛紛豎起了反清復明的旗幟,一時間聲勢浩大,金、王兩人還派遣密使四處策動其他降清將領一道反戈一擊,雖然未能全部如願,但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擺在反正之後的金聲桓和王得仁面前的首要任務是向哪一個方向進軍反擊清廷。

金聲桓、王得仁最先的決策是北上拿下九江,然後順江而下攻佔南京,之後祭告明太祖陵寢(明孝陵),傳檄中原,使得北方諸省聞風響應,一舉底定天下。

這個決策執行得很順利,王得仁的軍隊佔領九江一帶以後,湖北、安徽等地的各路復明勢力迅速響應,風起雲湧,氣勢如虹。已經進至湖南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率部退回漢陽,孔有德見人心不穩,竟然將在湖南降清的原明安國公劉承胤等人全部殺掉,可見已經慌亂到失常的地步。

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的反清將領金聲桓反而因此失敗

(南明與清對峙形勢圖)

可是這時,金聲桓召集親信官員幕僚商議大局,卻出現了一個戰略失誤。

眾人集議:全軍東下佔領南京的方案仍是上策;西取武漢,連橫鄖襄,與湖南何騰蛟武裝鼎足而立,是為中策;萬一大事不成,攻城破邑,所過不留,重新做流寇,這是下策。如果等永曆朝廷來指揮,堂堂正正北伐,清軍主力猝然而至,困守南昌,那就是無策(下下策)了。

這時,擔任所謂「總督川、陝、山東、山西、河南五省兵部侍郎」的黃人龍卻力排眾議,斷言


三策皆非也。不聞寧王之事乎?贛州高氏在彼。

金聲桓一介武夫,不了解歷史,聽到寧王之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黃人龍變身歷史老師給他上了一課,講了明朝正德年間,寧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因為沒有防備贛州方面,所以被贛州巡撫王守仁所擒的故事。

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的反清將領金聲桓反而因此失敗

(王守仁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地圖)

寧王朱宸濠開始的策略不能說是錯誤的,他親自率領6萬主力一天時間就攻克九江,幾天之內就進兵到了安慶城下,這是包括之後湘軍滅太平軍在內順流而下攻克南京的必由之路;沒想到的是,在朱宸濠主力傾巢而出的時候,王守仁集結了來自贛州、袁州、臨江等的平叛部隊直撲南昌,幾乎兵不血刃一舉拿下南昌,寧王被迫回軍救援,雙方在鄱陽湖決戰,最終朱宸濠全面失敗。

這些歷史事實如假包換,所以黃人龍的「博古通今」危言聳聽使得金聲桓覺得好有道理,頓時改了主意,他決策下令撤回王得仁原擬北伐東進的軍隊,然後親自率領主力進攻贛州。


金聲桓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江西反清事業也不可逆轉地走向了失敗。


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的反清將領金聲桓反而因此失敗

(江西疆界地圖)

當時處於南昌後方的贛州,也有清軍將領高進庫鎮守,這就是黃人龍口中的「贛州高氏」。但是整個的局面和寧王朱宸濠造反時完全不同。

首先,朱宸濠是以明朝藩王的身份以南昌一地反叛朝廷,勢單力孤,也沒有任何合法性可以憑籍,金聲桓則是反清歸正明朝,南明雖然力量微弱,但是還有一隅之地,特別是有大義名分和相當的政治影響力;

其次,南贛巡撫、總兵統轄下的湖南郴州、桂陽當時是南明督師何騰蛟的地盤,贛州一鎮的兵馬不可能離開巢穴,在沒有王守仁那樣的得力外援吉安知府伍文定這樣的支持下(當時吉安已經反正擁護金聲桓),根本不可能北攻南昌;

最後,高進庫等人原先都是明朝官員將領,和致良知忠誠不貳的王陽明先生根本不是同一類人,他們在明清之間的歸屬,很多時候看大局形勢而定,並沒有為清朝出死力的動機和決心。

總之,假以時日,贛州孤城不戰而下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特別是兩個月之後,廣東李成棟也加入了反清復明的行列,整個兩廣都轉入南明之手,金聲桓根本不需要擔心後方不穩。

正如當時人的詩句:


中興時異承平計,誤擬文成居上游。

中興(明末清初)時候和明武宗承平時期不同,把清軍殘餘當成王守仁等平叛軍隊對待,是大誤特誤。

其實,時任清湖廣總督羅綉錦唯恐金聲桓、王得仁進攻武昌,不得不採取緩兵之計,致函兩人說:


人心未死,誰無漢思?公創舉非常,為天下倡,天下咸引領企足,日夜望公至。但贛州東西要害,山川上游,公欲通粵,則贛介其中;公欲他出,則贛乘其後,計莫若先下贛,贛下則楚地可傳檄定矣。

敵人希望你去做的事情自然是對你最不利的事情。

打贛州是下下策已是無疑,差別在於羅綉錦是大忽悠,黃人龍是二把刀。

可是,見不及此也無法預測未來戰略走向的金聲桓卻帶著主力大軍「二十餘萬水陸並進,直犯贛境」,之後,和贛州守軍相持了一個多月,贛州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危在旦夕。

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的反清將領金聲桓反而因此失敗

(贛州古城牆)


然後,贛州城下曠日持久的攻堅戰對金聲桓、王得仁十分不利,使得其戰略勝利的機會完全泡湯。

金聲桓攻打贛州,在戰略上本是完全錯誤,王得仁率部增援金聲桓更是毫無必要,這樣一來,贛北門戶大開、兵力空虛,就在金聲桓、王得仁在和贛州一座小城死磕的時候,清朝攝政王多爾袞派遣的征南大將軍正黃旗滿洲固山額真譚泰、鑲白旗滿洲固山額真何洛會等率領的滿漢大軍主力已經迫近江西,十餘日時間就已經佔領九江、饒州,前鋒進入南昌府境內(並不是指南昌城)。

金聲桓、王得仁聽聞這個消息,不得不下令全軍撤退,回救南昌,狼狽不堪之餘,撤回到了南昌,困守待援。

金聲桓、王得仁雖然在戰略戰術上談不上優秀的軍事家,但都不失為英勇的猛將,他們在1648年八月到十月的兩個月間,選擇不同方向開城出戰9次,兩人分別單獨或聯合親自指揮的就有6次,並誅殺滿清重要將領一名。

從1648年五月南昌被圍到1649年正月南昌陷落,長達8個月,從南昌城逃出的軍民,無論是投降官兵還是無辜難民,全部被譚泰下令屠殺,其兇殘無恥,已非人類。

1649年(永曆三年,順治六年)正月十九日,南昌失守。金聲桓、王得仁殉國犧牲,清軍屠南昌。

金聲桓、王得仁殉難消息傳到廣東肇慶,永曆帝贈金聲桓為豫章王,謚號忠烈;王得仁贈建國公,謚號武烈。

金聲桓按照史書的說法,起(出身於 )群盜,號(匪號叫)「一斗粟」,在左良玉軍中的崛起和他是左良玉的同鄉有關,降清後也犯下了嚴重的罪行,為清廷征服江西「勞苦功高」,還有屠殺人民的行徑,反正的原因也和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封賞和各種私利有關,但是,反正之後的金聲桓英勇無畏、毫無猶疑反覆,最後以身殉國,堪稱民族英雄。


他唯一犯下的錯誤就是因為沒文化被二把刀參謀忽悠,一心避免重蹈寧王朱宸濠覆轍,卻反而因此犯下重大戰略失誤,兵敗身死,也斷送了南明復興的一個重要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金 的精彩文章:

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鄭成功爵位考
洪武二百八十七年是神馬鬼?漫談靖江王朱亨嘉之變
屈原:我屬虎,我不僅僅是一個詩人
印歐語言故事之吐火羅語:高僧鳩摩羅什的母語
印歐語言故事之拉丁語:從韋小寶的一頭霧水說起

TAG:談古論金 |

您可能感興趣

驕兵必敗!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就是重蹈了曹操赤壁的覆轍!
繼楊清檸之後,浪子吳迪也要重蹈覆轍?
袁紹曾犯下致命失誤,沒想到曹操重蹈覆轍,幸好此人及時提醒
劉國正做出重大調整!慘敗日本後學聰明了,不讓馬龍重蹈張繼科覆轍
王泉澤術後求戰心切卻被教練強摁板凳之上,防重蹈鄒雨宸覆轍
歷史隨筆:荊軻刺秦王如果成功了,韓國是否會重蹈滅國的覆轍?
土耳其為何喊停進攻?遭決死突擊損失慘重 不願重蹈覆轍
袁渙引用成語幫曹操解決難題,十年後曹操卻重蹈覆轍,損失慘重
又喜又擔憂!朱婷回國恐重蹈姚明覆轍?被土帥用廢是她最大的危機
王憐花為何不把秘籍傳給李尋歡?王憐花:我不想小李重蹈我的覆轍
英拉如能王者歸來,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乾隆想立此人為帝,卻怕重蹈朱元璋的覆轍,嘉慶才當上皇帝
好不容易讓他回心轉意,怎麼避免重蹈覆轍?
金朝最後一戰:南宋復仇成功,卻引火燒身,重蹈北宋覆轍
再婚夫妻如何相處,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拳王梅威瑟不敢交日本女友原因被找到,不想重蹈泰森的覆轍
衛嬿婉落魄狠心表白凌雲徹,難道又要重蹈覆轍?
為避免重蹈覆轍,楊堅下定決心:收拾丞相制度
格策自信能為德國再贏冠軍,但他正重蹈里肯的覆轍
盤點那些曾因一部劇躥紅,卻又漸漸冷掉的小生,朱一龍會重蹈覆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