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儀式感的家庭更幸福——所有父母必看

有儀式感的家庭更幸福——所有父母必看

很多的家庭問題發現,家裡不但缺乏愛,更缺乏儀式感。沒有儀式感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似乎都沒有活著的目標,幾乎每天渾渾噩噩的過著,卻不知道家庭的去向與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心理治療師總結,儀式感能夠提醒家人使用新的反應方式,重新相處,有儀式感的家庭,幸福指數越高!

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儀式感到底是什麼?剛剛過去的端午節,馬上到來的六一兒童節等,就是國家的社會性的儀式感,讓人們活著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活著的意義,也是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而一個家庭的儀式感,就是要求全家人在一起共同做的事,感受在一起的快樂與意義。

比如:過生日的儀式,並不需要花大量的金錢去慶祝生日,而是一家人就這個有意義的一天圍坐在一起,由這個生日作為改變的節點,爸爸媽媽在這一天可以告訴孩子,從今天起,孩子的成長變化,孩子的心理狀態,爸爸媽媽的希望與祝福,讓孩子擁有一項新的權力,當然也可以安排新的任務。這種有儀式感的狀態,讓孩子可以很好的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期待著自己新的成長!

再比如:過年,中國人的春節,全民聯歡,所有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成了不可缺少的過年環節,還有吃餃子,拜年,貼對聯,打掃房子.......這樣的過年方式,就是儀式感的最佳體現方式,大家會感受到喜悅,幸福,這時候的家庭,所有成員都必須參與到每個環節,也可以圍坐在一起討論討論去年的成長,媽媽可以說去年學到了什麼,取得了什麼成績,覺得哪方面還可以加強......;爸爸可以說說駕照有沒有罰單,身材還要不要保持再好一點,明年想去哪裡度假........;孩子可以說說今年個子長高了多少,發現了自己的一項優勢,今年有什麼好的想法.......;當然,全家人還可以討論家庭新年的目標、全家人一起進行的項目等等,這樣的儀式感會讓孩子感受到成長的快樂,也會對這個家充滿期待,覺得家庭和自己都在成長,而作為父母,也更好的了解了孩子的想法,避免了平時追著問的迷惑。

還有就是每個節日的儀式感,每年有那麼多的節日,每個節日卻都有不同意義,有儀式感的家庭會在不同的節日里用不同的方式過節。

「三八婦女節」,家裡的男士們給女士們揉揉肩也是不錯的方式,如果孩子很小,可以告訴孩子這個節日的來歷。

「母親節」「父親節」,可以給自己的父母洗洗腳、問聲好,中年夫妻可以帶著小孩子給孩子的爺爺奶奶也就是自己的父母親去過節,感恩養育之恩,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孝順,孩子的孝順之心、感恩之心就可以慢慢培養起來了!

「六一兒童節」,孩子們最期盼的節日,學校一般會慶祝,家長一定要參加孩子們的表演,讓孩子的這個節日過得充滿意義,讓孩子在節日期間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就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最佳時刻哦。

「教師節」是學生與老師之間師生情的聯誼時刻,老師授業解道,傳播知識,學生可以用自己的進步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學生也可以做些手工,或者寫篇成長日記給老師表達一下自己學到了什麼,哪裡還不足,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學習這件事充滿樂趣!

.......

哪怕是一頓晚飯,哪怕是穿了一件新衣服,我們把每個有標誌性的時刻,用某種方式慶祝,都會成為孩子家長改變的新起點,諸如:駕車和零用錢、玩電腦的時間都可以在這些日子裡進行「儀式性」的討論,直至雙方達成一致。這樣的儀式感你是不是也覺得很美好!那就試試吧!

相信自己,努力讓自己的家庭成為有儀式感的家庭,你的家庭一定會越來越充滿樂趣,夫妻關係越來越和諧,孩子溝通越來越暢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聞心聲 的精彩文章:

TAG:金聞心聲 |

您可能感興趣

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家庭有儀式感,孩子會更幸福,做不到的父母趕快改正
有儀式感的家庭,才能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很難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精選
幸福家庭的父母都有哪些特點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這才是幸福家庭的真相:父親有格局,母親有好情緒
幸福家庭的真相:父親有格局,母親有好情緒
有了孩子後如何經營婚姻 這樣做才能讓你的家庭幸福
這樣做,你就能擁有幸福的家庭
我想擁有幸福的家庭
什麼樣的家庭更幸福,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更幸福嗎?
你知道獨生子女家庭更幸福還是有更多孩子的家庭更幸福?
這張家庭教育表,值得所有父母好好看!
家中有老人幫你帶孩子,這樣做不傷感情,還能促進家庭和諧美滿
跟上貝嫂,他們所有最好的家庭照片,真是婚姻美滿的幸福家庭
有女兒的父母有種莫名的底氣,但不包括這種家庭,無力感太強了
男人這樣做,能讓妻子和家庭更幸福
每一個幸福的家庭,儀式感不是必備,愛才是
如何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有歸屬感?培養孩子的儀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