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拗嶺古道:雖已越千年,然南屏紙香依舊!

九拗嶺古道:雖已越千年,然南屏紙香依舊!

九拗嶺古道起始於瑞安市湖嶺鎮芳庄社區侯垟村,終止於卓庄村上朱山與甌海交界處,古道自南向北順山脊延伸,全長3公里,路寬1.2米。

九拗嶺古道從侯垟沿山脊一路上行,至卓庄朱山自然村後,進入上朱山自然村的村間道路,出上朱山行約1公里,古道分叉,左側通往青田縣,右側主道跨山樑即為溫州澤雅境內。古道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有的路段築簡易駁坎和護牆,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古道沿途森林植被主要為松樹和杉樹,列入古樹名木保護的柏木,成片的竹林茂盛。由於地處金潮港支流三十二溪上游發源地,水源充沛,山間梯田多種植水稻,村頭巷尾和古道兩旁分布著百餘座竹料造土紙的紙槽和石屋,溪流邊多搗紙漿的水碓,是這條古道的獨特之處,保存著典型的小農經濟山鄉田園特色。

九拗嶺古道形成歷史未見記載,當地人稱這一段山嶺為「九拗嶺」。根據地方史志和居住芳庄一帶各姓氏宗族的宗譜記載,最早這一帶先人是在後晉天福二年(937)之後由閩赤岸和南屏等地遷徙而來,具體未詳,有姓氏可考的,大多為明代以來遷徙本地。因此可見,九拗嶺古道雛形有千年歷史,繁榮於明清以來。

九拗嶺古道地處山地,山南的瑞安芳庄和山北的溫州澤雅古時同屬一個移民聚居區域,古道為連接各村莊和散落民居交往,也為與澤雅人們的交往及遠至外地的行旅主要通道。同時,古時芳庄一帶小農經濟比較發達,來自福建南屏的移民帶來了「南屏紙」的製造技術,這裡又盛產毛竹,水資源充沛,因此成為溫州造紙的集中地,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九拗嶺古道上運輸、買賣土紙的人們和物流絡繹不絕,起到了促進山區經濟發展的交通要道的作用。

從侯垟、卓庄兩村的山樑上,成片的梯田帶著彎彎曲曲的田埂,美輪美奐地展現在人們眼前。春天,注滿水的梯田,散發著泥土和農家有機肥的芳香,蛙聲陣陣,農民驅趕著大水牛在耕耘著,插秧的人們三三兩兩點綴其中,雲霧之中,好一派山鄉春來早的景象;夏天,稻穗鬱鬱蔥蔥,隨風飄逸,人行其中,彷佛呢喃吳語,傾述大自然的詩情;秋天,滿山遍野黃燦燦,稻穗笑低了腰,豐收的喜悅充斥藍天白雲之下,是一處難得的梯田美景。

卓庄原名「朱山」,以姓名山,村從山名,據《朱氏宗譜》載,始祖明代由福建遷居到此。現村裡多卓姓,據《瑞安市志》卷四「姓氏」載:「卓氏:聚居芳庄鄉朱山,始遷祖於宋宣和間由福建遷此……」1981年,因地名重,更名「卓庄」。多民居房前屋後築有造紙的作坊,造紙是村民過去主要的副業。信步卓庄古村,間或雞鳴狗吠,村語咿呀,頗有回歸農耕時代悠然自得的清凈感。

水碓造紙作坊是九拗嶺古道的一大風景,為文物保護單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古道周邊分布著侯垟水碓造紙作坊群、東元水碓造紙作坊群、下瑤水碓造紙作坊群及周垟水碓造紙作坊群。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一項傑出的成就。瑞安芳庄一帶屏紙生產歷史悠久,是傳統手工紙的典型代表。

據民國《瑞安縣誌稿》「氏族門」記載,芳庄一帶先人於後晉天福二年避閩王曦之亂,由福建赤岸和南屏等地舉族遷徙到東甌 (今溫州)一帶。許多宗族步行或使用簡易水上交通工具,到達飛雲江支流源頭(現瑞安陶山、湖嶺),各自尋找安居點,及到今芳庄及溫州澤雅山區停下腳步,開始生息繁衍,發現此處可安居,卻無業可作,唯山前溪後水多竹茂,古時赤岸和南屏森林資源豐富,造紙業技術成熟,而這正是傳統造紙的兩大先決條件,於是重操舊業,建水碓、紙槽,利用水力資源將水竹搗成紙絨、紙漿、最後成紙,這種紙,舊時喚作「南屏紙」。

轉載於 瑞安發布 小淮先生探古道 吳小淮

版權歸吳小淮先生所有

中國楠溪江精品民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楠溪古道 的精彩文章:

筋竹澗古道,澗水碧秀,修篁翠林,古剎千年
活在水碓聲里的古村落
瑪瑙嶺古道:群山環抱,清流映帶,綠樹煙村!
「永嘉學派」的傳承地-永嘉書院
山皇寨古道:山不在高 舉目浩然

TAG:楠溪古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三種烤過之後也美味的水果,錫紙香蕉都不算啥,第一種吃了會上癮
淡淡宣紙香·瘦金往事
藏書樓主與宋元紙香
「韓紙香」駐上海韓國文化院第三屆韓中文化交流記者團 3 月啟動
「韓紙香」駐上海韓國文化院第二屆韓中文化交流記者團結業
小燈塔紙香水 x Jokka聯名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