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辨證的哲學思考矛盾論篇

中醫辨證的哲學思考矛盾論篇

原創

皇城國醫徐光福2017-05-29 15:03

原創 北中醫徐光福教授 皇城國醫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後

有人說,中醫是哲學,其實我感覺,只是哲學色彩比較明顯而已,對學習者和使用者的哲學素養要求比較高,須得有跨越式思維,聯想能力強,擅長於融會貫通,否則學起來就很痛苦了,甚至根本不可能學會。

我們在中學時代,都學過矛盾論吧,記得當時是一起學的認識論,矛盾論和實踐論。這三論所涉及到的人類認知能力培養和哲學思維方式,對於學習中醫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今天主要談矛盾論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如何被認定的。

要結合中醫學的臨床辯證思維過程,是不是會比較有趣呢?

我們知道,人體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有人說人體就是一個濃縮了的宇宙,就那個意思吧,人類認知過程,一般都是從局部著眼的,慢慢的積少成多,從「入海數沙」,到掌握了現代科學的化學知識,一下子知道沙子的化學成分不外乎二氧化硅,然而,在這個主要成分之外仍然可以伴生許多其他微量的成分,導致雖然都是沙子,但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多姿多彩,美不勝收,世界就是這樣的,西醫,中醫,其實不過是人體的不同側面,並非矛盾的,對立的,而是互補的。

那麼,人體正常生理過程有其特徵,西醫和中醫分別有不同的語言來描述。病理時期也是如此。

由於人體太複雜了,所以,其實在看病的時候,抓住主要的矛盾,實在是太重要了!這方面,西醫做的挺好的,通過對人體解剖生理病理的認識,總是一下子能抓住問題的本質,讓大夫不再感到迷惑。

同時,由於人體太複雜了,西醫雖然牛,但也有好多地方,還不是很到位的。這時候回頭看中醫,忽然發現中醫居然也很牛,甚至在好多地方比西醫還牛。

比如看病過程中,這種針對病人病情和體質採取的個體化的思維方式,從一開始就很牛的。

中醫看病和西醫不一樣,講究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這個證,什麼意思?

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其實是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組成的,也可以理解為綜合證。

那麼這裡邊,很複雜,一系列,到底哪個是主要矛盾,哪個是次要矛盾呢?

因為中醫看病,講究的是「理法方葯術」一氣貫通的,中間不能出現不協調,不銜接甚至矛盾的地方,那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關於理,基本的比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關於法,比如「開鬼門、潔凈腑、去菀陳莝」,大的基本的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關於方,那可就多了,從傷寒論奠定辨證論治的綱領和基礎開始,歷代先賢多有貢獻,總是要在理對頭了,法對頭了,然後才有方劑的。然後處方中,葯的選擇也很講究的,往往一類葯,還有差別,比如,當代新葯申報過程中,遇到一個滋陰葯,評委往往會問,既然滋陰葯那麼多,作者為何非要選擇這個,而不是那個呢?所以問的很好很有道理,其實臨床大夫開方也要講究到這個程度才合格的。關於術,可理解為針灸的具體操作技術,補瀉手法等,其實也是大有道道的。

舉例來說,比如慢性肝病的病人,最常見的癥狀是「疲勞」,國外資料統計也是一樣的,最為常見,這種疲勞感覺,和正常人勞動後的疲勞不一樣,是「特別疲勞」,嚴重的時候,有種「家裡油瓶倒了,都不想扶起來」的感覺,連想都不想,這得疲勞到什麼程度啊?我很難想像,但我遇到過這種病人,正常人走路不到十分鐘能到的路程,該病人走路四個小時還沒到,我當時聽到時感覺太誇張了,但這是事實。

假如病人這個疲勞是一個最為明顯最不舒服的癥狀,就是病歷中所謂的「主訴」吧,中醫辨證,就要看舌像,號脈,然後再結合中醫理論,和老師,書本記載的經驗等,綜合判斷了。

比如,原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主委錢英老教授主持編纂的當代中國慢性肝病患者臨床常見證型統計,大數據的結論表明,我國當代慢肝病人屬於「肝膽濕熱」證型的,佔到80%以上。按照中醫理論的解釋,慢性肝病,長期濕熱為患,將會導致病人疲勞,同時會傷陰,耗傷病人的陰液,加重疲勞癥狀,甚至可以說就是這種「特別疲勞」的原因,就是陰傷了,這時候看病人的舌像,往往是「濕熱未凈而陰液已傷」,臨床呈現出既有濕熱為患,邪實的一面,也有陰液已傷,正虛的一面,表現為舌苔黃膩厚,舌質紫紅如草莓色甚至紫暗,脈象弦滑甚至洪數,這時候,如果辯證醫師認為濕熱為主,當用茵陳蒿湯化裁治療,如果醫者認為是陰虛為主,當以一貫煎化裁治療。從中醫理論的法度來看,必須要這樣的,那麼到底是否正確,就要看病人吃藥後的感覺和化驗等的結果是否支持了。

那些說中醫理論無法證實或證偽的人,主要是不夠了解,又不願意學,加上思維方式很偏執學也學不了,但是膽子很大,無知無畏敢說話而造成的。

所以,在臨床實踐中,辯證過程十分講究哲學思維能力的,如果主要矛盾認定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病人吃藥後不對路,感覺不好,甚至難受,有人可能抱有僥倖心理,認為既然濕熱長期為患,且傷陰了,那我乾脆茵陳蒿湯和一貫煎一起用,豈不是保險係數很大了?這種思維方式在初學者很難避免,我剛學中醫時,我的啟蒙老師,成都中醫藥大學針灸系博導楊介賓教授就告訴我說,一些人將麻黃湯和桂枝湯一起用,甚是不合中醫法度,但是他也把病給治好了。告誡我,初學就要好好踏實下功夫,不要搞這種。後來我到北京後,我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恩師田德祿教授告訴我說,他老人家去韓國的徒弟那裡看看,結果看到處方很大很大,問怎麼這麼處方呢?韓國徒弟說,老師啊我們都沒怎麼學會,不這麼開心裡沒底,再說了也能多賣點葯不是?最後老師竟然無語了。恩師在北京講這個典故,其用意當然是告誡我們徒弟們,不得學這些。

就算同時用倆處方,那也要分清主次不是嗎?

要結合具體病人的體質病情斟酌,病人吃藥後感到舒服,化驗指標好轉,才算對頭。不知道我這麼說,大家是否同意呢?

所以,學習的人士,大概從小學一年級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任何學問,都對學習者有個要求,是需要天賦的。沒有本文剛開始我說的那些素質,無法學中醫,勉強學是對人生的摧殘。如果沒學好沒學會最後竟然從業了,那就不僅是對自己人生的摧殘,更是對病人的摧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皇城國醫 的精彩文章:

TAG:皇城國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對哲學的哲學思考的思考
中醫與科學的思考
論走路的哲學思考
思考中醫——證的別義
《傷寒論》臨證學習思考
關於書法哲學的概略思考
思考中醫——病釋
「人類」與「科學」的哲學思考
王前:從認識論視角思考人文學科理論創新
關於中國思想文化史方法論的思考
思考中醫——篇題講解
社會科學研究的哲學思考及三個基本原理
思考中醫——歷史的經驗
科技創新的哲學思考
培根告誡的哲學思考
原創論著:從一項科研思考中醫臨床研究方法
學習要善於思考
中華傳統文化的辯證思考
復旦哲學小王子郁喆雋的哲學課:讀懂人類思想經典,擁有深度思考力
哲學家謝林的神秘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