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MAX-Q設計方案詳解:輕薄與性能的結合新操作

MAX-Q設計方案詳解:輕薄與性能的結合新操作

昨天顯卡屆頭號男神黃仁勛先生,也就是玩家們昵稱的老黃借著Computex 2017的勢頭來到了台北發布了自家的MAX-Q設計方案。據聞由於本次Computex 2017上老黃的粉絲太過踴躍,漫長的簽到讓原計劃於11點開始的發布會一直順延到接近12點,由此可見老黃在DIY圈裡的魅力。

那麼問題來了,昨天發布的主角MAX-Q設計方案被老黃的風頭蓋過了!對此,為了讓廣大媒體朋友能進一步了解MAX-Q設計方案,英偉達邀請到筆電產品負責人以群訪的形式為廣大媒體講解MAX-Q。

本次英偉達發布的MAX-Q,首先是一種設計方案,而不僅僅是一個GPU,現在的筆電本身有著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高性能的很笨重,而輕薄的性能則不堪入目。英偉達的MAX-Q設計方案就是將兩者優點結合起來的筆電。

作為筆記本,它的便攜與輕薄是基本要求,哪怕遊戲本也不例外,而作為遊戲本,他不但要輕鬆應對3A大作,甚至能對付4K遊戲。而且作為一款筆電,靜音也是重要環節,理想的筆電應該是性能強大、便攜、安靜的。

過去這麼理想的筆電相信是不可想像的,但從現場展示的成品來看,這個理想已經不再遙遠了。

現場除了展示按照MAX-Q方案設計的筆電外,還加入了一部基於GTX880顯示卡的老款電腦,新款的筆電基於GTX1080顯卡,不但只有老款的三分之一體積,甚至性能得到了五倍的提升。

如果加入同行的XPS進入比較會更加直觀,這款按照MAX-Q方案設計的ROG筆電,其厚度與XPS13相當,然而卻內置了一枚GTX1080顯示核心。

需要注意的是,電路決定了GPU是否能完全發揮自身性能,換而言之電路設計不好的話就會浪費了GPU性能,而MAX-Q設計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理論上說,給GPU供的電越多,其性能也會越高,這能理解成一條曲線,但到了某種程度後,供電提升就不能帶來性能的提升,取而代之的是發熱量急劇增加,此時你需要一個更強的散熱器,這也因此給筆電帶來了嘈聲與厚度。

通過專門的電路定製MAX-Q可以節省40%的電量,而代價僅僅是10%的性能損失。通過圖表可以看到,一開始電量提升的確能夠提升性能,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性能就會下降。MAX Q的設計讓用戶在輕薄和性能散熱之間做了完美平衡。

對於靜音控制上,MAX-Q同樣會有所規範,在高性能模式下遊戲嘈聲也能控制在40分貝內,這才算是安靜。這就是耳語模式,即嘈聲跟說悄悄話一個水平。英偉達測試了全球最流行的400款遊戲,測試步驟是將遊戲畫質不停提升,這樣的測試得出了一條非線性曲線:在某個點之後才失去線性,當你的設置是耳語模式,軟體會自動為你將性能平衡到線性區域內。

上面提到的耳語模式將會在6月底與大家見面,屆時就算是非MAX-Q方案設計的筆電就將支持耳語模式。

現場還有媒體朋友發問到目前依照MAX-Q設計的筆電尺寸問題,比較可惜的是並沒有顯示器小於15寸的筆電產品,倒是微星推出了一款17英寸,當然尺寸主要是市場需求決定的,未來說不定能見到更多尺寸的MAX-Q設計筆電,甚至MAX-Q平板。

由於MAX-Q設計並不僅僅是軟體層面,其中還包含了硬體,因此如果有哪位小夥伴想通過軟體讓自己的卡支持MAX-Q,那還是建議你不要想得太多咯。

儘管上面提到MAX-Q會對硬體進行修改,但其GPU部分依舊不錯的可玩性,這枚GPU與常規的GPU並沒有區別,在散熱允許的條件下也支持超頻,當然這也意味著溫度過高的時候也會因為降頻而丟失部分性能。

最後,英偉達還提供了最新的4K HDR Gsync顯示技術,從效果來看的確非常驚艷,配備了這項技術的顯示器可以將遊戲中的暗部細節處理得更好,同時也帶來了更良好的遊戲體驗(上圖為HDR畫面對比,能看到暗部處理明顯更加細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硬斯坦 的精彩文章:

想挖比特幣的礦工們需要些做些什麼呢?
玩王者榮耀最好的手機 果粉大喊買S8不如買它
有人電腦用十年有人換機如吃菜,你又屬於哪一種?
520精選顯卡,送張GTX1080Ti紅龍給男友表心意吧

TAG:愛硬斯坦 |

您可能感興趣

PLCCFC編程語言詳解,選擇器與合成器的應用
詳解RDMA架構和技術原理
詳解NVMe SSD存儲性能影響因素
P、A、S、M模式詳解丨你了解這四種拍攝模式么?
詳解IPFS技術架構與應用
Excel小技巧-工作表操作界面詳解
MySQL中的存儲過程和函數使用詳解
關於NoSQL非關係型的資料庫詳解
詳解HTML與CSS代碼的規範
AMD逆襲的新武器:Zen 2核心詳解
CPU的製作過程詳解
光與影的圖形革新,NVIDIA圖靈核心架構詳解
戴嘉樂:詳解IPFS的本質、技術架構以及應用
處理器測試軟體CPU-Z詳解
Android Q新特性詳解:支持摺疊屏手機
工具原理:詳解PS漸變映射的使用技巧
TLC/QLC固態硬碟的死結,詳解SSD掉速和卡頓的原因
HTC VR手柄操作詳解
詳解亞馬遜全新促銷功能:Prime專享折扣與LD秒殺的區別
詳解GPU虛擬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