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受易經啟示有大成就的7個外國科學家,其中有5個獲得了諾貝爾獎

受易經啟示有大成就的7個外國科學家,其中有5個獲得了諾貝爾獎

《易經》是中國群經之首

人文始祖伏羲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發洪荒之力,超越時空的無窮障礙、突破人類的思維極限,以一擬太極、創立先天八卦。太極和先天八卦蘊含著元氣本體論的智慧,盡覽物性、窮極天理、洞悉人事。歷經神農、黃帝、文王、周公、孔子等先哲的傳承、發展和完善,《易經》成為中國文化的根源,被譽為「群經之首」。

《易經》

《易經》屬於天人之學,研究的是宇宙和生命的哲學本體論,即宇宙萬物生存演化的原理。孔子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哲學原本是萬學之學,科學之母,然而近現代中國唯科學主義思潮盛行,科學成了真理的代名詞,很多國人習慣用科學來點評《易經》這種文化亂倫行為。相反在國人都在鄙視中國本土文化的狀況下,在17世紀以後,《易經》的影響力通過文化傳播逐步擴展到西方,成為一些哲學家、科學家案頭必備之書。乃至於很多西方科學家因為受到了《易經》的啟示,進而在科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7與6.美籍物理學家李政道與楊振寧

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在深入細緻地研究了各種因素之後,大膽地斷言:γ和θ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種粒子(後來被稱為K介子),但在弱相互作用的環境中,它們的運動規律卻不一定完全相同,通俗地說,這兩個相同的粒子如果互相照鏡子的話,它們的衰變方式在鏡子里和鏡子外居然不一樣!用科學語言來說,「θ-γ」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宇稱不守恆的。

李政道與楊振寧

在最初,「θ-γ」粒子只是被作為一個特殊例外,人們還是不願意放棄整體微觀粒子世界的宇稱守恆。此後不久,同為華裔的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用一個巧妙的實驗驗證了「宇稱不守恆」,從此,「宇稱不守恆」才真正被承認為一條具有普遍意義的基礎科學原理。1957年,李政道與楊振寧因論文《不對等定律》提出的「宇稱不守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自稱是得之於《易經》之啟示是也。從反映陰陽律圖示的太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陰陽不守恆是常態,守恆是異態。

5.比利時物理化學家普利高津

伊利亞·普里高津(Llya Prigogine,1917~2003)被科學界譽為現代熱力學的奠基人、比利時布魯塞爾學派著名的統計物理學家,是比利時物理化學家,布魯塞爾學派的首領。普利高津以研究非平衡態的不可逆過程熱力學、提出「耗散結構」理論而聞名於世,並因而榮獲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是非平衡態統計物理與耗散結構理論奠基人。

普利高津

而普利高津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受到了中國《易經》的影響。普利高津認為:近代科學的起點確實是在17世紀,即伽利略、牛頓和萊布尼茨的時代,但這同時也是歐洲面對中國文明與之相爭的時代。中國文明具有了不起的技術實踐,中國文明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的關係有著深刻的理解……中國的思想對於那些想擴大西方科學的範圍和意義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來說,始終是個啟迪的源泉。

4.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

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量子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曾獲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金質獎章,192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最重要的學術論文為《相生相剋原理》,即著名的「互補原理」,即宏觀與微觀理論,以及不同領域相似問題之間的對應關係,對二十世紀量子物理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尼爾斯·玻爾

互補原理指出經典理論是量子理論的極限近似,而且按照互補原理指出的方向,可以由舊理論推導出新理論。這在後來量子力學的建立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玻爾的學生海森堡在互補原理的指導下,尋求與經典力學相對應的量子力學的各種具體對應關係和對應量,由此建立了矩陣力學。互補理論在狄拉克、薛定諤發展波動力學和量子力學的過程中起到了指導作用。

1947年,丹麥政府為了表彰玻爾的功績,封他為「騎象勛爵」。波爾自行設計的族徽樣式,居然採用中國的太極圖,紅黑二色。波爾為什麼要說「基本粒子、波粒二象性原理均可以用太極圖作為基本模式來闡釋」呢?波爾為什麼那麼重視太極圖,用太極圖做了其族徽的圖案呢?之所以波爾看到太極圖會有所感悟,是因為太極圖揭示了宇宙之奧!

3.英國化學胚胎學之父李約瑟

英國現代生物化學家、化學胚胎學之父李約瑟(1900~1995)在1937年,受來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三位中國留學生沈詩章、王應睞和魯桂珍的深刻影響,中國悠久的科學發明和醫藥學,對身處「西方中心論」環境之中的李約瑟的心靈產生了很大的震動。

李約瑟

作為胚胎學家的李約瑟由於在西方科學的機械論理想中無法找到適合於認識胚胎髮育的概念而感到失望時,他先是轉向唯物辨證法,然後也轉向了中國思想。他認為《易經》是「涵蘊萬有的概念之庫。」從那以後,李約瑟對中國古代文明發生濃厚的興趣,轉而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醫學。李約瑟窮其畢生精力去研究中國的科學和文明。他的有34分冊的巨著《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必讀書。

2.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

沃納·卡爾·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海森堡

量子力學是整個科學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海森堡受《易經》的影響,1925年發表論文《測不準定律》及《矩陣理論》。其專著《量子論的物理學基礎》是量子力學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鑒於他的重要影響,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海森堡名列第43位。

1.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

西方第一個從《易經》中受到啟示的是的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1646-1716),他是現代數學邏輯的創立者和製造計算機的先驅。1697年—1702年,萊布尼茨與一名中國的傳教士白晉接觸,當時白晉對中國的《易經》很感興趣,他認為《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如果以陽爻(—)代表一,以陰爻(- -)代表零的話,可解釋為數字的另一種寫法。受白晉的啟發,萊布尼茨悟出了二進位。1701年,白晉將伏羲六十四卦方圖和圓圖寄給萊布尼茨,萊布尼茨驚訝地發現他用二進位所編的由0到63的數字表與六十四卦陰陽爻轉換成零和一後排列的順序完全相同。

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率先系統提出了二進位的運演算法則,直到今天,二進位仍然左右著現代電腦的高速運算。在萊布尼茨的論文和書信中,經常提到伏羲氏和八卦,他曾明確表示:「創造中國帝國的伏羲氏在其推演的八卦中曾用二元算術(即二進位)。」他尊稱「伏羲為世界科學始祖。」認為中國文化是文化成就和知識成就的真正典範,因為中國人創造知識並不像西方人那樣要藉助於上帝。

以上7位外國科學家,是受《易經》影響比較大,公開承認其學術成就得益於《易經》者。今後由《易經》、《道德經》等中國哲學書籍而取得重大人文成果者,當更加會不乏其人。

中國人是繼續背負恥辱與憤懣,緊跟在西方人的屁股後面走未來的路,還是靜下心來,回到源頭處——宇宙原點和生命原點,理清自己的思緒,弄清楚宇宙萬物和生命原本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然後,重新以大國國民的自信和從容前行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易經》八字命理第二步,瞬間明白自己的命里缺什麼
不學易經沒什麼壞處,學不好易經有很大壞處,我看易經不如不學
易經中所體現的人生態度
今日情感:思維是一種規矩化的紋理文化!
《坤元齋》多積善因,必得善果!

TAG:易經 |

您可能感興趣

剛獲得 2018 年阿貝爾獎的加拿大數學家朗蘭茲有哪些學術成就?
成就了至少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它是現代遺傳學的大功臣
魔獸世界:瑞典玩家6年獲得全成就,國服玩家:5年前就達到了
中國這位科學家7年的成就 堪比國外近百年的發展
中國這位年輕專家了不得,28歲獲國家級重獎,成就可抵禦核彈
自1950年以來,哪個東亞國家取得的經濟成就最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古生物學家張瀰漫獲得2018年「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美國稱,中國在2018年即將取得更大的成就,這次連他也攔不住了
富不過三代?中國這個家族一人得道旺了8代,上百後人個個有成就
他是比霍金成就還高的中國人,82歲時娶了個28歲的妻子
這個女人身價僅90億,但卻成就了3個千億富翁,其中就有劉強東
歷史上死最慘的5大名人,個個成就卓越,第4個造成千古奇冤
戰國不出名的4位將士,各個有成就,值得點贊!
BBC訃告:76歲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霍金的成就到底有多大?
張學良5個子女結局:3個慘死,2個健在,最有成就的不說中國話
讓13億中國人覺得丟了面子的鄒市明 獲得最高成就榮譽獎
他15歲被選入宮,取得的成就,卻成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大人物
中國古代一共出了700多位狀元,為何卻沒幾個取得巨大文學成就?
美國在伊拉克打了15年仗成為敵人,俄專家:最後成就了中國
中國玩家有多能肝?3天拿下鬼泣5所有成就,全球第一個白金獎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