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的心理學效應:蔡格尼克效應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的心理學效應:蔡格尼克效應

為什麼初戀總是讓人念念不忘,而當我們真的和初戀再次相遇以後反而釋懷了?

為什麼玩網路遊戲時,在等級不是最高裝備不是最強的時候,會保持興奮的狀態專註的玩,而當等級最高裝備很好的時候反而沒有持續玩下去的動力了?

為什麼有的東西在沒得到之前心心念念的一直想得到,得到以後反而沒那麼在意了?

有一個心理學效應,正好可以用來解釋這些現象,我們稱之為蔡格尼克效應。

蔡格尼克效應是一種記憶效應,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蔡格尼克效應是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Β.Β.蔡格尼克通過一項記憶實驗得出的結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在事情尚未處理完的時候,潛意識會不斷的提醒我們去完成,這種提示逐漸變成一種動機,而且這種動機會讓這個事件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動機出現了驅動力也會隨之而來。

當事情處理完成後,潛意識就會告訴我們事情結束了,欲完成的動機得到了滿足,驅動力就消失了。

從記憶規律的角度來說,人的大腦總是會記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內容,將之放在已有的記憶中,就像是電腦的內存一樣,而對於已經完成或將要完成的內容,大腦則會有意地去遺忘。

對於蔡格尼克效應,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解讀:

一、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我們似乎天生就懂得要去追求自己想要卻尚未得到的東西,卻容易對已經擁有的東西視而不見,甚至棄之如敝履。

越是容易得到的越不會重視,越是難以得到的愈加珍惜。

越是得不到越是孜孜不倦的去追求,卻在被偏愛時肆意揮霍、有恃無恐。

對於這種現象,如何破局?

我給出的解答是:我們必須明白,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當我們不再有「理所當然」這種思維誤區的時候,我們就學會了珍惜。

去追求尚未得到的事物,這本身無可厚非,因為這是我們生存的意義之一。

但是對於已經擁有的事物,我們要學會「去習慣化」,不能把已經擁有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

一件東西如果只用不修會很快變舊然後壞掉,人心如果長久得不到愛的滋養和回應也會冷掉、死掉。

所以若要長長久久的擁有,需要持續的愛惜和養護,而愛惜和養護所需要付出的心力,並不比追求的時候付出的心力少,所以珍惜的意義並不比追求的意義小。

二、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終止之時,尋覓的過程亦即失去的過程。

當我們有了一個目標,跋涉之途便開啟了。

尋覓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選擇的過程,我們一邊尋覓一邊錯過,所以尋覓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失去的過程。

我們在追尋途中會不斷的付出,付出時間和心力,付出汗水和淚水。

當我們慢慢了解一些人或一些事,了解得越來越多,這些人或事慢慢的也會失去了對我們的吸引力。

終有一日我們實現了我們設立的目標,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其實也到了這個目標的終止之時了。

對於這種現象,如何破局?

我給出的解答是:換一個視角,看成「追求得到之日即其重新開始之時,尋覓的過程亦即收穫的過程」。

把追求得到之日視為一個新的起點,去追求更高的層次。

把尋覓的過程,視為收穫的過程,因為在追尋之旅我們固然會失去很多,但是不可否認我們同樣收穫很多,收穫成長和歡笑,收穫堅韌的品性,收穫執著的性格。

三、掌握好做事的節奏,避免走向過分強迫或者過分拖沓的極端。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蔡格尼克效應是推動我們努力完成目標的重要驅動力,但有一部分人會走向極端。

有的人驅動力過強,在完成目標前會一鼓作氣向前沖,根本停不下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這樣的人會讓自己的精神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TA根本無法享受追尋途中的樂趣,只感受到了緊迫的節奏和巨大的壓力,長此以往容易生病,身體生病,心理也會生病。

有的人驅動力過弱,有嚴重的拖延症,做事時非常拖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激勵不夠大,有可能是這個人意志力不夠堅定,也可能是TA害怕面對失敗(事情沒做完就不會有結果,但是事情做完了反而會有失敗的可能性)。

對於這種現象,如何破局?

我給出的解答是:掌握好做事的節奏。

我們不能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因為身心不允許。

我們不能長期處於懶散的狀態,因為現實不允許。

所以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讓自己保持奮進狀態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留出休息調整的時間。

張弛有度才能長久奮戰,不然因為緊張勞累而倒下,或者因為懶散拖沓而廢掉,那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對於蔡格尼克效應,不禁讓我想到張愛玲寫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我覺得不論是紅玫瑰還是白玫瑰,既然我們得到了如此嬌艷美麗的花,都應該視之如珍寶,呵護在心頭。

我是明月,每天堅持做原創,可愛勤勞的心理諮詢師一枚,既然有緣相遇,關注我可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月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說:不要把傷口揭開給別人看,世上多的不是醫師,是撒鹽的人

TAG:明月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學霸內心」vs「學渣內心」,果然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
女追男,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看完沉默很久的人性圖: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心裡有隻貓在亂撓
得不到的骨頭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法牛總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遇到愛你的女孩就娶吧
王思聰和楊超越吵架,兩人並無交集,網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沒出息的陰陽師一家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得不到的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談談貝內特烏炮轟費德勒
很現實的句子:瘦不了的永遠在騷動,胖不了的都有特無恐
搞笑GIF: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可以吃的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後卻不會珍惜的三大星座!
趙麗穎喜宣新戀情!放著闊太不要選擇他?網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分手挽回中,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失去才知道珍惜的星座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一場4比0扎了曼城的心,利物浦顛覆英超格局
為什麼動漫中病嬌那麼多人喜歡?得不到永遠在騷動,給你還真不要
看不見的永遠在騷動:這是「潔癖患者」最不能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