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處女座背鍋俠——C2 XPB模塊背包系統評測

處女座背鍋俠——C2 XPB模塊背包系統評測

作為軍迷來說,是否喜歡把裝備融入日常當中是我們與妖艷娘炮們的分水嶺。要說裝備的日常使用,無疑背包是最適合的切入點。 國產背包價格不貴量又足,是我們採購的主要目標。

作為國產裝備的領軍品牌之一,COMBAT2000,曾經推出過很多仿自老外設計的產品,也曾經取得過很好的市場反應。最近2年來,C2似乎開始有組織有預謀的研發自主設計的裝備系統,比如XPC背心系統。我手頭就有一套XPC,剛上市的時候買的,後期還陸陸續續配置了不少附件,長久的使用下來,感覺XPC系統的可玩性很好,在借鑒併兼容了國外主流戰術裝備的介面和設計思維之外,融入了他們自己的創新思維,具體可以看相關的測評了解。

最近C2又推出了一款XBP背包,全稱呼為X back pack,一看X,就想起元寶曾經在XPC介紹當中說過的,X代表著無限的可能。作為C2第一款被以X命名的包具,讓我們看看它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新概念。

XBP包版型有點像SOG的造型,又跟某些品牌一樣採用了大拉鏈全開式設計,完全有別於原有的36H,72H軍包的設計方式。鑒於越來越多產品採用了這種形式,可以預見這種快開,全開的模式會成為下一代新包具的設計潮流。包的外部開起來還是很老學校的,全都是MOLLE條,畢竟MOLLE系統目前還是主流介面。

翻過來就是這個背包最核心的特徵之一了----自主設計可調整背負。中型重型背包因為負載多,出行時間長,所以對使用感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背負的效果(重心和收納設計其實都可以在使用中優化,但背負不行)。從早先的3D光板後背設計,到C2大約三四年前的蜂巢開始帶海綿襯墊,再到如今的XBP,我們終於等到了一款國內自主設計的,帶有合格背負的軍包產品了。從國內的產業發展來說,這是一個里程碑!

背包的正面外側有上,中,左,右4個分隔倉,側面4個壓縮帶。版型很簡單。

版型簡潔

側面分隔

正視圖

後視圖

背面就是背包的背負系統。這個背負是XBP的第一亮點!結構上說是把肩帶固定在一個帶魔術貼的n字形骨架上,然後下移動骨架並通過魔術貼來固定以實現背長調節。骨架的內核是鋁合金衝壓的鋁板,骨架的兩條腿被用魔術貼固定在背包背面。為了加強固定的強度,還用襯墊和拉鏈結構把骨架壓在下面,這個襯墊也正好成為了背包背面的襯墊,形成了後背部分的透氣通道。

背負示意 (因為試用時,反覆多次拆裝,所以拍照時背負板裝反了,向大家致歉)

彈性材料的內側

包的提手位於背負頂端和背包主體之間,尺寸並不大,所以拎提手比較費力,使用中需要拎包的時候我一般直接拎背負的頂部。

頂部的把手尺寸比較小

也可以直接拎背負

這個設計非常值得一提,整個骨架,背帶內側和襯墊都是用Cordura的彈性材料包裹,目前一般稱之為彈力紗。以前的軍包更常用低D數的尼龍布和尼龍絲支撐的網布來實現親膚和透氣,但是有個缺陷就是容易磨破衣服,尤其是速乾衣這種很柔軟的化纖面料更容易被磨破。現在新採用的彈性材料在透氣性上可能略有不如,但是在對衣服的友好程度上來說,絕對是更好的選擇。低D數尼龍布在汗濕之後很難乾燥,網布在戶外又存在進沙子和枝葉碎片的問題。而且網布尼龍絲為了確保立體化結構,尼龍的D數很高,材質很硬,碰衣服就磨衣服,碰皮膚,連皮膚都會磨破。彈力紗面料目前感受下來除了透氣性略弱於網布尼龍絲結構之外,在親膚性和汗濕後的感受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而且汗濕後乾燥速度比較快。

彈性材料的背帶

背負內側

背負的骨架魔術貼和背包內側貼滿的魔術貼都是Velcro的,品質過硬,長時間使用也不會有性能損失。其他的細節比如背包承重帶都借鑒了戶外背包的設計,但是實際使用中,這個承重帶的使用效果取決於背負的背長狀態,背長短的時候效果好,如果 背負被調整到背長很長的狀態,這個承重帶的就不能有效的把背包拉向身體,也不能把肩膀頂部的負重分散到鎖骨附近。我想這個現象主要是因為C2這個背負的骨架在背包和用戶後背之間的襯墊里,而不在背包內。常見的背包會把骨架設置在背包內,拉緊承重帶的時候,承重帶會拉動骨架、帶動背包靠近身體,起到重心靠近身體的作用。但是 C2這個背負的骨架直接在襯墊里,拉動承重帶的時候只能讓背包頂部更靠近身體,卻不能有效移動背包整體的重心。我仔細感受過這個背負的使用後,認為C2的背負基本不具備重心調節能力,這個承重帶更多是為了加強背包頂部和背帶的連接。

常規背負結構

背負骨架一般與背包主體連接

通過承重帶拉動背包主體和背架主體靠近身體,注意承重帶與背包主體連接點應當位於肩帶上方才能形成三角形

操作方式,注意承重帶與背包主體連接點應當位於肩帶上方

XBP的承重帶,調整起來並不想 戶外包那麼輕鬆,但是體積上來說要比戶外包緊湊了很多

操作示意

注意,這裡承重帶和肩帶位置不能形成三角形。不過要注意,基於背包的尺寸和容積等級,背包的高度不如50L級別的戶外包,所以這個 問題是沒法解決的,除非採用背架或者額外加長背包高度,都要以犧牲緊湊性為代價實現這個功能。

背負的腰封部分是比較簡單的寬織帶配插扣來實現的。但是在底部中間有2條MOLLE織帶,可以用來連接Molle系統的腰封。如果改用帶襯墊的重型腰封,舒適度會有很大提高。但是這個腰封的連接點位於背包底部中間,底部兩側是缺乏連接的,所以背包底部可能會略有左右搖晃。

腰封連接點

換裝Molle腰封后

正面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警展中,戰甲和C2共同嘗試了對腰封的更多用法,比如下面這種方式,就兼顧了作戰腰封厚重和舒適性和原有腰封的穩定性。原貼見http://www.junpin360.com/html/2017-05-22/5822.html

XBP自帶簡易腰封(織帶),可以連接作戰外腰封一併使用

相比常見的具有重心調節能力的戶外背負,C2背負具有如下的優缺點

優點:

1. 固定穩固,調整到位後不會跑偏,戶外包為了調整重心,所以背包和後背之間基本都不能固定死,長時間運動後大都存在鬆動或者塑料件損壞的風險。

2. 背長可調

3. 後背中間有透氣通道

4. 調整邏輯簡單,操作簡單,很多戶外包的調整還得好好研究下才能明白怎麼調,操作也不見得方便。

不足:

1. 重心不可調,相應的獲得了背長調節後更穩定的表現。

2. 承重帶 (實為連接帶)調整力度較大,而且調整力受背長狀態影響較大,背長調整到越短越容易操作,背長越長越難以操作。

這個背負的肩帶上下部分採用插扣連接,有別於戶外包常見的日字扣連接方式,所以具備快速下肩的能力。快速上下肩方式跟常見的軍包相似。操作方式如下圖所示。

解脫腰封和胸扣

解脫肩帶扣

左手舉起,右膝跪地背包下肩

背包就位

GIF/1742K

對這個背負的優缺點做個評價,我覺得作為軍包的話,重心調整這種涉及舒適度的功能還是要向穩定性讓位的。只要具備最重要的腰封承重和背長調節,就是個不錯的軍用包了。不服的兄弟們背上90背囊上個山咱們再回來辯論這個取捨吧。雖然這個背負有如上述的遺憾,在我眼裡仍然是國產包具在背負研發之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再詳細說說背包本身的分隔,由於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所以包具本體的分隔其實非常簡潔。正面上部有一個分隔,打開後有常用的EDC分隔。適合放置取用頻率最高的EDC小裝備和電子數碼附件以及旅行用的證件卡照。正面中部有一個比較深的隔艙佔據了背包整個中部正面,用來放三腳架,破拆鉗,之類細長的裝備非常合適。左側和右側的隔艙基本貫穿了整個背包的高度和厚度,尺寸很可觀。

正面中間有個分隔,放三腳架很合適

正面頂部的EDC分隔

頂部帶有一個語言和圖片都無法描述的洞,這個洞可以同時聯通背包外部和側面分隔以及背包內側。這可以說非常的腦洞了,至於怎麼用就看諸位發揮了,你可以在左右分隔里放充電寶或者水袋或者手台等等東西,我一般會給所有的背包側面分隔里塞上3-5個比較結實的塑料袋和一卷拍扁的打包膠帶,可以用於SM和止血,束縛等諸多用途,這兩樣東西用途比傑士邦還廣泛,其他的還諸君自行開發吧。

能聯通多個分隔的開口,可以穿線纜和水袋管等

終於到戲肉了,XBP的第二亮點。但是這肉其實你一口還吃不著,因為背包打開以後內部上下左右全部都是Velcro的毛面魔術貼,略有點綴的是在正面翻蓋的內側加了彈力繩和 一個網布兜。這裡就要說到XBP這個名字中的X了,其實眼前空無一物反而是包容萬象。

翻蓋內側的網布兜和大面積魔術貼

有請我們的常規附包套裝,此外還有醫療,技偵,彈藥套裝,可惜元寶捨不得拿出來測評,要不然看怎麼吐槽到他懷疑人生!XBP的內部分隔指導思想就是通過多重附包的立體式固定來實現更好的空間利用和重心分布,同時能確保所有的裝備井井有條,再者打開背包後所有裝備都可以直接觸及。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實現快速,準確,整理,整潔,最大程度的自定義我們的背包和裝備。對於醫療兵來說,快一秒就可能是一條生命,對技偵來說,裝備的整理整潔可能就是破案的關鍵線索,對靶場包來說,彈藥和裝備的準確整潔能保障訓練的精力不被分散。當然對我們處女座收納狂普通客戶來說,這樣的分割系統意味著內心不再糾結和更成功的裝逼。

分隔附包的系統性讓我不得不另起一章節來專門說一說這個分隔附包設計。

首先是綱領性概覽,我把這個附包系統按設計的安放位置分為了

1. 外部附包:固定於背包外部(編號1)

2. 正面附包:主要用於固定於背包內側正面(靠近用戶後背一側)的附包(編號2、3、4)

3. 側面附包:主要用於固定於內側側面的附包(編號5、6、7、8、9號)

4. 機動附包:位置比較多樣化,可以固定於內側反面(翻蓋內側)或正面側面甚至脫離XBP獨立使用的背包(10、11、12號)

共4種大分類。

外部附包:

目前只有一個外掛的方形附包,反面有介面如圖,XBP的4個壓縮帶配套母扣是可拆卸式的,從翻蓋上拆到1號附包上即可把1號附包固定在XBP上。此外也可以通過更多的可拆卸插扣連接在翻蓋上,或者用仇恨條連在MOLLE織帶上。

這裡的插扣是可拆卸的

外部附包反面,可以用多種方式固定

最簡單的就是利用原有的可拆卸插扣

正面附包:

2號附包正面是尼龍MOLLE板,反面是網布,整體不帶魔術貼。可以用來裝水袋等物品。通過頂部掛鉤鏈接在背包內側頂部。

3號附包是15寸電腦包,通吃我手頭的ASUS,THINKPAD,HP,蘋果等不同品牌不同厚度的筆電。電腦倉有彈力帶固定電腦,前面有7寸的網布兜可 以放置電腦附件。背面帶鉤面,頂部帶掛鉤。鉤面可以讓筆記本固定得更加穩定,有助於提高整個包的重心穩定性。

4號包放衣服非常方便,主艙是是比較薄的尼龍材質,大約也是15寸,外側還有一個8寸的拉繩收口的副艙,最外側還有2個 4寸的網布拉鏈口袋。我在出行時會把襯衫和褲子疊好放在主艙中,這樣正裝就不會皺。把皮膚風衣放在副艙里,因為取放方便。網布口袋裡放內衣或者襪子。4號包的背面也有鉤面。

正面附包可以疊加使用,增加空間利用率,比如我商務出差的時候會用3號包裝好電腦和筆記本。4號包放正裝,一起通過頂部掛鉤連接在背包上,然後通過內部壓縮帶壓住它們。身上穿著寬鬆的休閑屌絲裝以備在飛機或者火車上睡到七歪八扭也不會違和。到了目的地之後換正裝去處理工作。

這樣做我發現有個問題就是3號和4號的背面都是鉤面,正面都是網布,掛在外側的附包鉤面會一直摩擦內側附包的網面部分,長此以往可能導致破損。

側面附包:

5、6、7、8、9號附包都是側面附包,背面尼龍布帶魔術貼鉤面,正面都是網布,總體尺寸比較接近,其中6號和9號包沒有中間分隔,適合裝尺寸較大的物品。5、7、8號都是容積被分隔為2半的附包,適合裝讀卡器,濾鏡,內褲或襪子之類體積小容易混淆的小東西。

機動附包:

10號附包是唯一一個魔術貼封口的附包,大約2-4包煙的容量。我一般用來放廣角鏡頭

11號是一個打開程度很高的網布口袋,拉鏈差不多覆蓋了3條邊長的程度。我一般用來放相機遙控器等附件

12號包是個相機包,背面帶鉤面,側面有D環,可以配合背帶單獨攜行。內部分隔如下圖所示,但是這裡我覺得有3個可以提高的地方,第一相機分隔的底部魔術貼方嚮應該反過來,否則正面有2CM寬的空間很難利用上。我找裁縫改過以後效果如圖,空間利用率更高。第二是背面的鉤面魔術貼應該配一個毛面把它蓋起來,否則在用背帶單獨攜行的時候,鉤面會刮破衣服。第三是尺寸略尷尬。我一般帶2個鏡頭出門,這個相機包塞2個鏡頭的話不是很方便,如果長寬高能再加大1-2CM的話情況會好很多。

相機包反面是鉤面魔術貼

原裝的分隔,鉤面折彎方向向外

所以這裡有一個筆記本大小的空間是無法利用的

由於空間的浪費加上本身尺寸稍微小了點,所以相機放進去會比較緊張

裡面放一個變焦頭之後,相機基本上就放不進去了

把分隔的泡沫板找裁縫改一下魔術貼的方向成如圖所示的模式可以加大空間利用率

小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基本上是作為差旅包和攝影包來使用XBP。如果這篇文章能被廠家看到,針對上述的問題作出改進,XBP將會更加完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附包的定價和銷售問題,不知道C2是打算成套賣還是單個賣,如果成套賣的話可能有的附包利用率會比較低。一個人的常見背包配置大概90%的時間裡是相對固定的,所以註定有的附包會很少用到,如果成套賣 的話可能會花冤枉錢。而且在XBP自帶的附包產品之外,任何具備molle介面的附包都可以用於外部擴展,任何背面光滑的附包也都可以輕鬆的通過加魔術貼兼容XBP的內部,所以XBP很對得起它名稱里的這個X,有無限的可能。

基於我的使用體驗所有的缺點在上文中已經著重提出,優點的話實在是太多,多得無從說起,比如背負舒適,設計科學,使用效率高等等,這些特點極大改善了軍包產品的背負匱乏的現狀,造型低調又有鋒芒,哪怕是出入高級酒店,侍應生眼神里透露出的也絕對是看不透深淺的疑惑,而不會覺得我是個軍宅屌絲。作為一個真正具備里程碑意義的軍包產品,XBP基本滿足了一個處女座強迫症收納狂對背包複雜又特別的期待,有了它,再難背的黑鍋都不怕。

銷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處女座 的精彩文章:

星座漫畫:是時候為處女座講8句公道話了!
爆最讓人心碎的星座排行 處女座排行第一
你看到的並非真相,作為一個被黑成碳的星座,處女座有話要說
處女座6月份愛情運勢如何?

TAG:處女座 |

您可能感興趣

摩豹CK89 BOX軸RGB機械鍵盤評測
XF廠V3升級版啟承系列藍銅花腕錶對比評測
LG E8PUA系列評測
不光有鍵盤 滑鼠同樣出色 海盜船M65 RGB ELITE遊戲滑鼠評測
酷威WINBOX P1 APEX主機鍵鼠轉換器評測
富勒G900s RGB機械鍵盤評測:背光系統升級
三星Q8FN/Q8F系列4K HDR液晶電視評測,全陣列LED背光咋樣?
旗測評/秀色可餐—NITECORE Q4果凍系列充電器評測
小米MIX 2S外媒評測匯總 頂級硬體+AI雙攝 依舊不防水
ICO項目評測之ABYSS:打造新一代的數字遊戲平台
ORBI RBK50 分散式路由器系統 KOS固件 詳細體驗評測
一點也不像插座的插座 公牛智立方USB插座(WiFi版)評測
SSS歐米茄星座系列27毫米石英腕錶評測
ORICO USB3.0版四口集線器評測
HECATE G7000電競音箱評測:出色的桌面音響解決方案
千米戰術遠射NITECORE MH40GTR,開箱評測
酷冷CS100RGB鍵鼠套裝評測
黃軒同款,GS廠卡地亞DRIVE DE CARTIER系列WSNM0004腕錶對比評測
CHERRY MX BOARD 1.0 TKL RGB遊戲機械鍵盤評測
紅色閃電 威剛XPG SX950U SSD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