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東一個縣因與河南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也是抗日英雄謝晉元故里

廣東一個縣因與河南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也是抗日英雄謝晉元故里


蕉嶺縣,舊稱鎮平縣,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蕉嶺是客家民系聚居的地方,是廣東的重點台鄉之一,約有「三胞」56萬人,其中祖籍在蕉嶺的台胞46萬人。先後湧現出梅州宋代的第一位進士藍奎,晚清抗日保台愛國志士、詩人、教育家丘逢甲,以及羅福星、林修明、謝晉元、丘成桐、丘應楠等傑出人物。

廣東一個縣因與河南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也是抗日英雄謝晉元故里

蕉嶺縣

蕉嶺 中華民國成立後,於民國3年(1914)將鎮平縣改名蕉嶺縣,因河南省先有同名縣, 為避免縣名雷同而改。據《辭源》蕉嶺條記:「城跨蕉嶺之上,縣以嶺名。」這就是說,蕉嶺縣名的由來,是因城北那座小山崗稱為「蕉嶺」。那座小山崗為何稱蕉嶺?相傳古時這一帶多植蕉樹,蕉林密布而得名。

蕉嶺縣舊稱鎮平縣。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發兵平南越,設南海郡,蕉嶺地屬南海郡龍川縣。漢高後呂雉五年(前183年),分龍川縣為龍川、揭陽兩縣,蕉嶺地屬揭陽縣。

三國吳(222~280),蕉嶺地屬東官郡,仍屬揭陽縣。晉太康元年(280),改東官郡為義安郡,仍屬揭陽縣。東晉咸和六年(331),蕉嶺地屬義安郡之海陽縣。

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分海陽縣為海陽、程鄉兩縣,蕉嶺地屬程鄉縣。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557),設潮州,以程鄉、海陽、潮陽屬之。五代南漢乾和三年,置敬州,領程鄉縣。

宋太祖開寶四年(970),改敬州為梅州,蕉嶺地屬梅州。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升梅州為梅州路。

廣東一個縣因與河南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也是抗日英雄謝晉元故里

蕉嶺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路,復稱程鄉縣,隸屬潮州府。明崇禎六年(1633),本縣鄉賢賴其肖上書明朝當局,請置鎮平縣。兩廣總督熊文燦採納呈文,作《建城疏》,奏准析平遠之石窟都和程鄉之松源、龜漿二都,設置鎮平縣,隸屬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程鄉為嘉應州(今梅州),領平遠、鎮平、興寧、長樂四縣,一州領四縣之嘉應五屬始告產生。

清嘉慶十二年(1807),大吏奏申嘉應州為嘉應府。十七年〈1812〉,仍改為州,是為嘉應州鎮平縣。

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嘉應州,鎮平縣隸屬廣東省直轄。

民國3年(1914),因河南省已先有「鎮平縣」,更名蕉嶺縣,因縣北有蕉嶺而得名。

廣東一個縣因與河南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也是抗日英雄謝晉元故里

蕉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太史 的精彩文章:

福建一個市歷史上由兩個鄉合并而來 如今成為地級市人口超三百萬
四川竟有5個鎮同名 全國實屬少見
廣東一個縣因與青海省會西寧同名而改名 人口超50萬
江蘇一個縣因與河南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人口超百萬
浙江一個人口超百萬縣級市榮獲中國最幸福城市第七 經濟全省最強

TAG:長安街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