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都不敢惹的老種經略相公有多牛?他的家族有多強?
原著道:「母親說得是。兒子尋思,也是這般計較。只有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他手下軍官,多有曾到京師,愛兒子使槍棒的極多。何不逃去投奔他們?那裡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
王進被高俅迫害,母親說「走為上」,他想到了延安府鎮守邊庭的老種經略相公。
可見,高俅對老種經略相公也要敬三分,否則王進也不會去。
老種經略相公,不止在這裡提到。後來,魯智深出場,也提到了老種經略相公,魯智深是在小種經略相公處當差。
能降住魯智深,可見老種經略相公不一般。縱觀《水滸傳》,魯智深只服兩個人,一個是這老種經略相公,另一個是那鄆城縣及時雨宋江宋押司。
宋江,朋友們都很熟悉了。這老種經略相公,朋友們未必熟悉。他是誰,如何讓魯智深佩服。
說起老種經略相公,先要弄清楚這6個字代表了什麼。
「老種」,「種」是姓,「老」形容年紀大,用以區分小種;
「經略相公」,「經略」指宋仁宗寶元年間,為防西夏騷擾,於沿邊諸路設置的經略使,常兼安撫使,稱經略安撫使,掌一路兵民大政。「相公」,對官長的尊稱。
「老種」、「小種」,指兩個人,不是父子兩個,而是兄弟兩個。
誰呢?种師道和种師中。
种師道,京兆府人。原名建中,因避宋徽宗建中靖國的年號,改名為師極,後被徽宗御賜名為師道。
初任文職,因有謀略,後改武職,抵禦西夏有功,被尊稱為「老種」,是北宋末年的名將之一。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出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京師解圍後,被解除兵權,不久病逝,後京師失守。
种師道曾抗擊西夏、出征遼國、抗擊金兵,立下赫赫戰功。
种師中,京兆府人,北宋名將,种師道的弟弟。
种師中長期戍守西北邊疆,金兵入侵,率兵進入京勤王,後奉命救援太原,因姚古和張灝未能及時趕到,陷入重圍,力戰而亡。
這兩位,別說高俅,就算宋徽宗也要給他們面子。
他們立下赫赫戰功,為宋代名將,得皇帝賞識,朝中大臣都敬他們。這還不算牛的地方,最牛的是他們的家族。
朋友們對楊家將很熟悉,而种師道和种師中屬「種家軍」。
「種家軍」的在北宋的影響力、號召力等,都超過楊家將,只是沒被歷代文人等渲染。
「種家軍」,由種世衡創建。
種世衡,字仲平,京兆府人,祖籍山西。
他是宋朝吏部令史種詡之子种放之侄,官至東染院使、環慶路兵馬鈐。
朋友們對他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對他的恩人一定不陌生。
誰呢?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
范仲淹戍邊西北時,發現和提拔了種世衡。
種世衡曾招撫羌人,築城安邊,施離間計,除去西夏皇帝的心腹大將野利剛浪棱、野利遇乞。
他與兒子們創建的「種家軍」,作戰勇猛,無往不勝,西夏聞風喪膽。
據歷史記載,種世衡有八個兒子,分別是:種詁、種診、種諮、種詠、種諤、種所、種記、種誼。
種詁、種診、種諤被關中百姓稱為「三種」。
他的孫輩中,以种師道最為有名(種記之子)。
種家五代,數十位家族成員戰死沙場,不比戰死沙場的楊家將子孫少。
以上就是北宋種家,強。難怪魯智深肯在老種經略相公和小種經略相公門下當差。
王進雖然下落不明,但他唯一能安身的地方,也只能是老種經略相公處了。改名換姓,在邊疆從軍,誰也找不到他。


※《水滸傳》惡頭陀對孫二娘做過什麼?以致惹來殺身之禍
※揭陽三霸等人想救宋江?說笑而已
※《水滸傳》最倒霉的小人物,做了好事,卻成了替罪羊
※魯智深做過的最無恥的一件事是什麼?一世英名就這樣毀了
TAG:評閱歷史 |
※江湖好漢朝廷軍官都想投靠的老種經略相公,原型是誰?有多厲害?
※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比高俅還厲害?為啥很多梁山好漢都想投奔他?
※老種經略相公到底是誰,為何魯智深對能在他手下當差為榮
※翡翠原石老坑就一定老種么?很多人都混淆了!飄花憑什麼這麼貴?
※《水滸傳》中的老種經略相公究竟有多牛?此人死後,北宋滅亡
※看看「老種經略相公」是誰,就明白魯智深和楊志,為何以他為榮!
※老種狗無力在起身,反應緩慢遲鈍,皮肉拖地讓人心疼不已
※魯達打死鄭屠後,為何不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他註定要成佛
※楊志想建功立業,為什麼不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
※常聽的「老坑」「老種」翡翠到底是啥?
※難得的老種!220元剛入手,是不是太便宜了?
※養豬場里的老種豬,最後的「豬運」如何?答案萬萬想不到!
※明明是老種經略相公麾下軍官,魯智深為什麼後來反對招安?
※怎麼樣去區分翡翠是老種還是新種
※養豬場里的老種豬,最後的「豬運」如何呢?
※如何延長老種鴿的繁殖年限?
※怎麼看翡翠毛料的新老?老種、新種、嫩種、變種怎麼區分
※翡翠的種類一——老種
※經典的老種大富貴、汪字開品
※天然翡翠老坑冰種龍牌…老種冰透、水頭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