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FaceBook狂想曲:腦電波輸入像說話那麼快!

FaceBook狂想曲:腦電波輸入像說話那麼快!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海中天

導語:Facebook要開發腦輸入技術,每分鐘能閱讀100個單詞,用的還是非入侵性技術。當今最先進的系統將電極植入大腦,每分鐘讀取8個單詞。Facebook的狂野目標招來一些懷疑,而且懷疑的都是專家。如果Facebook真的達成目標,那將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

當Facebook的Mark Chevillet介紹「腦輸入」項目時,他儘力讓項目顯得不那麼瘋狂。

Chevillet是一名神經科學博士,他並不是設計「霧件」的高管,對腦科學的現狀有著深刻的理解。最近,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他在會議上發言,介紹了腦-計算機界面,界面可以從用戶大腦的語音中心閱讀單詞,每分鐘有可能閱讀100個,聽眾一邊聽一邊點頭,這是一門非入侵性技術。

講話結束之後,一個事實浮出水面:現在還沒有類似的技術存在。看看當今最先進的腦輸入技術,每分鐘只能閱讀8個單詞,而且它還是用植入式電極閱讀的。到底語音寄存於大腦的哪個區域?沒有人真正知道。

Chevillet知道事實的確如此,他承認Facebook的目標有些遠大。他說:「當中有許多的技術和研究風險,我們尋找的不是下一個增量式進步,而是革命性的進步。」

在硬體方面,Facebook成立了一個名叫 Building 8的團隊,該團隊正是由Chevillet領導。團隊如何解決問題的?Chevillet給出了一些線索。IEEE Spectrum隨後諮詢了一些專家,Chevillet對技術的介紹相當模糊,無法解釋專家的困惑。

在Facebook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公司高管Regina Dugan首次談到了「腦輸入」項目,在隨後的6周里,許多神經系統科學家對項目的時間表表示懷疑:在接下來2年里,Dugan說團隊會讓技術變得可以使用。

Chevillet澄清說,Facebook並不認為2年內會有商用產品出現,高管們只是希望能在這段時間內研究完成,證明產品是可行的。

為了達到目標,Chevillet團隊雙管齊下。一方面,他們開發非入侵性技術,可以讀取高質量神經數據。另一方面,他們專註於腦科學,尤其關注人類對語言、語音機制的理解。Chevillet說他們正在為一個問題尋找答案:「假設你擁有技術,可以獲得高質量神經數據,你如何以每分鐘100個單詞的速度解碼呢?」

每分鐘100個單詞到底是什麼概念?Chevillet說他們給出的數字是以人類自然說話速度作為標準的。如果技術可以跟上人類自然說話的速度,就可以讓用戶發出語音命令,現在我們在iPhone Siri、亞馬遜Alexa上已經使用這樣的命令,只是用腦輸入下命令時沒有聲音。Chevillet說:「我們對靜默語音界面很感興趣,它可以擁有語音識別一樣的功能,但是保護隱私的力度和文本一樣。」

Facebook正在開發腦掃描技術,到底是怎樣的技術?Chevillet拒絕透露細節,Facebook只是說它涉及到光成像。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授Paul Sajda說,聽起來Facebook想發明一些全新的東西。Paul Sajda是腦研究先進技術方面的專家。

要用非入侵性技術閱讀腦信號,神經系統科學家和醫生一般使用EEG,也就是用頭皮電極記錄無數神經元發出的信號,將它們集合在一起。不過Sajda解釋說,用EEG技術無法從細小的腦部區域收集精準信息。他解釋稱:「每個人都在說EEG無法提供足夠好的信號,我們不會使用它。」

瑞士日內瓦Wyss生物和神經工程中心主管John Donoghue也對非入侵性腦掃描技術表示懷疑。他曾花了幾十年時間開發BrainGate系統,該系統使用了植入式電極,使用這門實驗性技術之後,癱瘓的人可以控制機械臂、計算機感測器。Donoghue說:「如果能夠幫到癱瘓者,不在他的大腦上植入電極,我肯定會第一個去做的。」他認為EEG難以獲得巨大的改進,也不認為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用非入侵方式從大腦提取信息。Donoghue說:「我認為我們已經接近極限了,如果我錯了,那將是巨大的變革。」

BrainGate創造了當前的腦輸入速度紀錄,每分鐘8個單詞。在研究過程中,植入物植入癱瘓者的運動皮質,引導遊標在屏幕上移動,挑選輸入的字元。植入物收集與電機指令有關的數據,並不是收集與字元、單詞有關的信息。

Facebook的方法似乎完全不同。Chevillet說過,他們的技術會閱讀大腦中「準備說的語音」。 Chevillet指出:「沒有人開發出偵測、解碼思想本身的演算法,思想是抽象的。」怎麼辦?研究人員必須搞清一個問題,當人想著要向自己說話時,哪些腦部區域會參與,然後研究人員會開發模型,將腦部活動的模式與單詞聯繫起來。

為了研究基本腦科學,Facebook與學術機構合作,比如Johns Hopkin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一些研究人員已經從癲癇病人身上收集了初步數據,這些病人在醫院做手術,研究人員將臨時電極植入他們的大腦,花短短几天觀察反應。

在Johns Hopkins,研究人員Michael Wolmetz和Nathan Crone為大腦繪製了「語義圖」,以此為依據做實驗,試圖搞清處理高級概念時大腦的哪些部分會參與進去。

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他們展示了癲癇病人畫的一些簡單線條畫,病人畫了60個不同的東西。針對每一個物件,研究人員都列出了一些語義屬性,用它們描述物件,例如,如果是一架飛機,就會包括「人造」「大」等語義屬性,如果是蝴蝶,就會包括「活生生」「小」的屬性。當病人說出物件的名字時,研究人員會觀察大腦哪個部分被激活。

218個語義屬性分別對應腦部哪個區域,搞清之後研究人員將它繪成圖,就可以確立一個模型,深入分析腦部活動,確定病人正在觀察哪個對象,只是精準度有限。

Facebook想讀取腦部思想的意義,語義圖可以提供幫助,但是Hopkins的研究者指出,語義圖基本上就是對具體對象進行視覺識別。如果Facebook想讀取整個句子(當中會涉及到抽象概念和複雜語法),它需要完全不同的腦數據。

Wyss中心的Donoghue認為,神經系統科學家還不知道哪些數據對某個機能(比如語音)最重要,這才是最大的問題。Donoghue說:「你從大腦中獲得所有信號,工程師跑過來說:『這是一個信號處理問題,我來解決它。』但在大腦領域我們缺少一套底層理論,無法解釋這些信號到底是什麼。如果你不能透徹理解,就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很好的模型。」

在神經科學領域有許多問題是開放的,資金雄厚的企業有興趣研究,對於神經系統科學家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哥倫比亞大學的Sajda說:「如果Facebook投資研究基礎科學,像貝爾電話公司的貝爾實驗室一樣,對於社會是有利的。」

如果2年之內Building 8團隊沒有什麼成果拿來展示,到時又怎麼辦?Sajda很好奇。Sajda說研究基礎科學是需要時間的,突破的到來往往並沒有時間表。他說:「研究風險很高,並不一定能獲得回報,如果是股東,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接受公司這樣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3天逛遍CES Asia 這20家智能家居公司最值得說
蘋果的新王朝與舊時代:十三位頂級開發者說WWDC17
2個半小時 11款硬體 蘋果展示新帝國!
移動電信聯通搶食,華為高通競賽,解密NB-IoT背後推手
大玩AI拍照+AI應用優化 努比亞推出年度旗艦Z17

TAG:智東西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在 Mac、iPad 和 iPhone 上輸入蘋果 Logo 標誌?
傳新iPhone將支持Apple Pencil手寫輸入
VR機甲遊戲《Vox Machinae》回來了,運動輸入讓玩家更「入戲」
護膚界響噹噹的Skinceuticals修麗可/杜克,輸入獨家碼有好禮!
新iPhone細節再曝光:支持Apple Pencil手寫筆輸入
Google Assistant 將可以在 KaiOS 手機中進行語音輸入
在 Fedora 28 Workstation 使用 emoji 加速輸入
活久見!谷歌輸入法 GBoard for Android 終於支持中文輸入了
Android和iOS版Gboard 均已加入莫爾斯電碼輸入法
Magic Leap Mobile Companion應用將作為控制器替代輸入方式
Facebook詳談腦機介面成果:全天候可穿戴AR眼鏡強大輸入方式
微軟為SwiftKey輸入法帶來類AR Emoji功能
jQuery之監聽input、textarea輸入框值變化
Modbox 表示Valve的骨骼輸入非常有用
微軟Windows 10 Your Phone應用預覽更新:支持觸控輸入
告別繁瑣輸入,Android版Excel 支持「拍照錄入數據」
Bash-Insulter:一個在輸入錯誤命令時嘲諷用戶的腳本
微軟SwiftKey輸入法加入AR Emoji功能
iPhone XS Max 下載應用總是要輸入密碼,如何設置?
Tim Apple 的「Apple」該怎麼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