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枚之妹才女袁機悲慘一生孤葬陽山

袁枚之妹才女袁機悲慘一生孤葬陽山

才女袁機(1720-1759),字素文,是袁枚(1716-1797)的三妹。

提起袁枚,大家都熟悉,清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但四十歲即告老還鄉。此「鄉」不是祖籍浙江錢塘(今杭州),而是在江寧(南京)小倉山下隨家倉築隨園,吟詠其中。據說後來曹雪芹《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就是以隨園為原型;而袁枚所著《隨園食單》更是家喻戶曉的美食菜譜。

袁機和哥哥袁枚一樣有才華,但一生命運卻很悲慘,讓人噓唏不已。

  指腹為婚 註定一生「杯具」

袁機,字素文。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生在讀書人的家庭。父親是一位幕賓,在湖南、雲南、廣東、福建等地為地方官做幕僚,沒有機會和子女在一起生活。母親是知識女性,閑暇愛讀唐詩,但大部分時間忙於家務,做針線補貼家用。哥哥袁枚比她大四歲,家裡雖窮,但還是請教師指導袁枚讀書。袁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自幼喜好讀書,有時隨袁枚聽老師講課,學到很多歷史知識,練習寫詩。她皮膚白皙,身材高挑,端莊秀麗,是才貌雙全的姑娘。

袁機周歲時,袁父給她定了親。原來袁父在如皋人、衡陽令高清處做幕賓,1723年高清死,有虧空,妻兒下獄,其弟高八解救不成。已離開衡陽的袁父趕去救出原東家家屬。高八為感謝他的情義,說你三女兒沒定親,我妻現有身孕,若生男兒,願結為親家,袁父答應。高家果然生了男孩,送來下定的金鎖,親事正式確定。

高家的兒子叫繹祖,相貌不揚,矮小弓背,斜眼,性情暴躁狠毒,不走正道,高八常氣得把他打得死去活來,感到對不住袁家,於是偽稱孩子有治不好的病,商量退親。

袁機認為,女子只能從一而終,並表示:夫婿有「疾,我字(侍)之;死,我守之」,後來,高家又來人說明高繹祖不成材的實情,希望袁機不要往苦海里跳,但她「聞如不聞」,堅持不退親。1744年,袁機到如皋成了親。

  賢淑持家 換來拳打腳踢

袁枚聽說小妹執意要嫁,就苦心告誡小妹要盡子媳、妻室的責任,要學會婆家的生活習慣。袁機早知高繹祖人品不端,便想到如何恪盡婦道。所以,她孝敬婆母,深得婆婆的喜愛。

高繹祖則殘酷地虐待她,袁機則逆來順受。高不願意見她做針線,她就停止女紅;高不要她寫詩詞,並把她的作品毀掉,她則不再吟哦;高愛賭博,拿她的嫁奩做賭資,輸光了,拿棍子打她,拿火灼她,對她手打足踢,婆母來阻止,高竟把自己母親牙齒打折。

更嚴重的是,高繹祖還要把袁機賣了抵賬。袁機被逼無奈,一面逃到尼姑庵,一面請人報告娘家。她的父親趕到如皋打官司,判決離異,把袁機領回杭州老家,這大約是1748年的事。


  寓居南京 詩歌抒發悲傷

袁枚於1752年定居南京隨園,舉家遷徙,袁機隨同到達。她因沒有丈夫,幾乎按照寡婦的生活規範來生活,穿素色衣服,不化妝,不聽音樂,遇到時令節日偷偷地哭泣。她不吃葷腥,吃齋,她取別號「青琳居士」,表示在家修行。

袁母章太夫人健在,袁機以侍養母親為職責;寄居在哥哥家裡,有時幫著料理家務。每當章太夫人、袁枚生病時,袁機精心照料,講各種故事,為他們解悶消煩。因為她才識高,有許多掌故袁枚聽著都很新鮮,受到教益。家裡人讀書識字也常請教她,因此袁枚以「問字舉家師」形容她(《小倉山房詩集》卷十五)。袁機有一個啞女阿印,帶在身邊,想方設法教她識字、繪畫,以便她能表達自己的意思,與他人交流,生活下去。袁機為女兒耗費了大量心血。

袁機把她的凄涼之苦,一一用詩歌抒發出來。如《聞雁》透露出自身如同孤雁哀號的心情:秋高霜氣重,孤雁最先鳴。響遇碧雲冷,燈含永夜清。自從憐隻影,幾度作離聲。飛到湘簾下,寒夜尚未成。

《偶作四絕句》之一:歸夢隔揚州,空庭雨不休。女嬌頻乞果,婢小懶梳頭。之二:難分千日酒,且煮六班茶。怕引游蜂至,不載香色花。

袁機在這段孤獨的日子裡,創作了幾十首寄託傷感的詩歌,後來由袁枚將她的數十首詩歌編輯刊刻,題名《素文女子遺稿》,收到《小倉山房全集》中,為「袁家三妹合稿」之一,有1891年印本,又被收到《隨園全集》中,有1918年上海文明書局刻本。袁機的詩在意境中蘊含著哲理,表現出她的思維和文字才能。


  悲苦歷史 凄涼葬於陽山

袁機雖然在形式上離異了,身子走出高家,心卻沒有完全離開。她惦記婆母,有時託人給婆婆帶去食品衣物,並寫出《寄姑》表示感念的心情:欲寄姑恩曲,盈盈一水長。江流到門口,中有淚雙行。

離異後的袁機,對於丈夫多少有一點恨意,如在《感懷》中所說:「回首夕陽芳草路,那堪重憶恨悠悠。」但還是把他當作丈夫看待,所以1758年高繹祖死訊傳到南京,袁機還寫出《追悼》詩,這才明白他們的婚姻是真正的結束了,所謂「死別今方覺」、「合三生幻,雙飛一夢終」。由此可見,袁機是封建時代女子「三從四德」的犧牲品。

次年,袁機也得病亡故,終年40歲。數年後的乾隆三十三年,袁枚葬三妹於陽山,並寫下凄楚動人的《祭妹文》。評論家將該文與韓愈《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瀧岡阡表》同稱我國古代三大祭文。


 謝如璧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到騰訊微博

喜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晚報 的精彩文章:

父親節農行帶你游大報恩寺2人僅需88元
選廚衛家電來服務網看看
滑板南京再戰 劍指全運決賽
電腦總是死機
6月12日 南京兒童福利院將搬遷

TAG:金陵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