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度黃海滸苔綠潮發展態勢」研討會:確認漂浮滸苔源頭,警惕馬尾藻形成新災害……

「2017年度黃海滸苔綠潮發展態勢」研討會:確認漂浮滸苔源頭,警惕馬尾藻形成新災害……

黃海滸苔綠潮發展態勢研討會現場

2017年6月12日,「2017年度黃海滸苔綠潮發展態勢」研討會在青島召開,通報了黃海綠潮的最新研究進展。專家預測,2017年黃海海域綠潮規模總體上將會顯著低於往年;而另一種大型藻-馬尾藻的規模顯著增加,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災害現象確認蘇北淺灘海域為漂浮滸苔源頭……

「近海生態災害發生機理與防控策略」項目首席科學家孫松研究員接收媒體採訪

2016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部署鰲山科技創新計劃項目「近海生態災害發生機理與防控策略」,重點針對黃海綠潮連續多年暴發的關鍵科學問題,以及我國近海其他生態災害現象,開展災害成因和防控策略研究。

項目負責人、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項目負責人中國海洋大學於志剛教授、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喬方利研究員,組織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淮海工學院、中國科學院煙台海岸帶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青島海大生物集團等多家單位協作攻關,對綠潮成因、預測預警和今年的發展態勢等方面形成了系統的科學認識。

「科學三號」科考船執行滸苔聯合航次調查任務

黃海綠潮有望提前30-40天預測預警

項目組通過對黃海海域和蘇北淺灘區綠潮發生髮展過程的多學科綜合研究,提出了應用「綠潮綜合指數」預測黃海海域綠潮總體規模的思路。「綠潮綜合指數」包含了淺灘區滸苔微觀繁殖體數量、筏架上滸苔生物量,以及淺灘區漂浮綠藻生物量等要素,在後續還將把海域營養鹽、溫度和風力、風向等環境參數納入指數,不斷進行改進完善,有望提前30-40天預測黃海海域的綠潮規模,為黃海綠潮的預測預警及綜合防控提供科學支撐。

自2016年3月以來,項目組在南黃海和蘇北淺灘海域先後組織了14個調查航次,由山東和江蘇兩地科學家共同採集樣品,共同開展海上多船同步聯合調查,應用遙感衛星、無人機與現場調查實時同步的觀測方案,配合現場取樣、現場實驗和分子生物學等手段開展綜合研究。據分析,2017年度黃海海域綠潮已經初步形成,但其總體規模將會顯著低於往年,漂浮綠藻生物量與往年相比將降低一半以上。

蘇北淺灘紫菜養殖筏架

確認蘇北淺灘海域為漂浮滸苔源頭

項目團隊基於現場多學科綜合調查和高解析度衛星遙感資料分析結果,進一步確認了黃海綠潮期間大量漂浮綠藻主要來自蘇北淺灘海域,與其獨特的環境特徵和存在的大量養殖筏架有關。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對滸苔的研究表明,在黃海海域形成大規模綠潮的滸苔在遺傳特徵上有別於我國近海其他海域的滸苔種群,是一種相對獨特的「漂浮生態型」。項目團隊在蘇北淺灘區海水中檢出了「漂浮生態型」的滸苔微觀繁殖體;發現淺灘區筏架材料有「漂浮生態型」的滸苔附著生長;在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下,筏架上綠藻脫落後成為漂浮綠藻的主要來源。在淺灘區筏架上大量生長的滸苔等綠藻不僅是黃海綠潮的主要來源,也是影響淺灘區紫菜養殖產業的主要災害之一。紫菜生產方式的改變對滸苔數量的減少具有重要作用。

滸苔入海後迅速生長成為優勢種

研究結果表明,從4月份開始,淺灘區開始出現零星漂浮綠藻,漂浮綠藻主體並非源自外海,也不是來自微觀繁殖體在泥沙上的附著萌發。在風和海流的驅動下,漂浮綠藻沿相對穩定的漂移通道逐漸輸送出蘇北淺灘,向北進入南黃海海域,在此期間,滸苔快速生長,迅速成為優勢種,優勢度不斷增加,生物量在一個月內可達數百倍,最終發展成為大規模的黃海綠潮,對黃海沿岸旅遊、海水養殖等產業造成巨大影響。

基於滸苔生長模式,提出滸苔防控策略

通過對黃海綠潮發生髮展過程的綜合研究分析,項目團隊提出提前防控、前置打撈的防控策略,需要區域聯動、共同努力。黃海漂浮綠藻主體來自蘇北淺灘海域,淺灘區是綠潮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通過控制淺灘區微觀繁殖體數量及其在筏架上的附著過程,調整筏架回收時段,減少附著滸苔的入海量,有望顯著降低蘇北淺灘漂浮綠藻量。由於處於蘇北淺灘區的漂浮綠藻前期生物量低、分布範圍相對也小,如能將綠潮打撈區前置,在蘇北淺灘區開展漂浮綠藻的打撈工作,控制淺灘區綠藻入黃海的數量,從而有效降低黃海綠潮規模。在滸苔離開蘇北淺灘初期開展打撈活動將顯著提高效率,也是滸苔防控的第二道防線,目前的岸邊防控只能是第三道防線。

漂浮的馬尾藻

警惕馬尾藻形成新災害

2017年度的現場調查與遙感分析發現,蘇北淺灘附近南黃海、東海海域有大規模的漂浮馬尾藻存在,並已有大量馬尾藻入侵蘇北淺灘區,在養殖筏架上堆積,對淺灘筏架養殖構成嚴重危害。漂浮到達南黃海的馬尾藻數量巨大,它們對養殖業、環境與生態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

專家表示,今年有多少漂浮綠藻會到達特定的沿海局部地區仍難以預測,需要應用數值模型,結合氣象條件和監測結果作出實時預報。目前,黃海綠潮已在南黃海海域形成,逼近山東沿海一線,項目研究團隊正針對黃海海域的漂浮綠藻和馬尾藻組織現場調查,密切跟蹤其發展態勢,為綠潮應對和防控提供進一步的科學支撐。

帶狀漂浮綠藻

背景鏈接:

自2007年以來,由大型綠藻滸苔形成的綠潮在南黃海連年暴發,長達10年之久,對山東、江蘇沿岸的旅遊業和海水養殖業造成了巨大危害,社會關注度極高。每年夏季,受綠潮影響地區的政府部門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沿海一線綠藻進行收集、打撈和處理,如何應對綠潮問題已經成為地方政府部門每年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任務。針對黃海綠潮問題,在國家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國內學者圍繞綠潮問題,在綠潮原因種鑒定、綠潮早期發展過程和綠潮監控技術方法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為政府部門應對綠潮問題提供了重要支撐,但綠潮預測和防控難題仍未得到全面解決。

END

章來源:中科院海洋所:綜合處。

原題:專家預測今年黃海綠潮規模將顯著低於往年。

海洋知圈

知曉海洋;探知海洋

拓展海洋知識視拓展海洋知識視野;

引領海洋科研前沿;

與您分享海洋知識圈,

打造海洋知識服務平台!與您分享海洋知識圈;

打造海洋知識服務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洋知圈 的精彩文章:

2016年度海洋人物
海洋公益聯盟成立
我國「唯一」一個展示大洋科學考察的窗口——中國大洋樣品館
2017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公示
詳解「深海沉積」:古環境研究的檔案館

TAG:海洋知圈 |

您可能感興趣

理解純粹,2019國際花藝設計趨勢大師研討會圓滿落幕
山東社科論壇——改革開放40周年與山東發展研討會徵文啟事
2018「一帶一路」與澳門發展國際研討會閉幕
知遠防務論壇2019——海外作戰環境下的低烈度衝突研討會簡報
2018年綠色鑄造及3D列印砂型技術研討會,與您相約蘇州
2005年,慈禧身世之謎研討會在山西召開,1個結論轟動歷史學界!
一路走來,久經考驗!深秋邀您共聚北京2018幹細胞國際研討會!
清朗網路空間 伴你健康成長 2019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研討會在京召開
六大亮點,錯過等明年-2018 腸道微生態國際研討會
2018幹細胞國際研討會在京圓滿閉幕
2018綠色金融研討會召開 藍海銀行榮獲「普惠金融卓越貢獻獎」殊榮
2019微流控晶元前沿研討會
紀念北京猿人第1頭蓋骨發現90周年國際古人類學術研討會會議通知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敬亭寶地,文化靈魂 ——2015年中國宣城韓愈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快看2018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暨高峰論壇
大咖雲集!第二屆現代臨床分子診斷研討會(2018.10.26-28,上海)等你來!(內附分論壇專題介紹)
2018幹細胞國際研討會在京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