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說狀元,他也說狀元,狀元稱謂究竟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進士及第後殿試合格者分為三甲,一甲第一人就是人們常說的狀元郎了。有幸狀元及第的舉子很快就會名揚天下,仕途通暢、授官之優渥非尋常進士及第者可比。狀元郎在民間享譽已久,即便是科舉制度成為歷史陳跡的今天依然家喻戶曉,但關於狀元的稱謂來歷,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明白。
李唐立國後的科舉取士,科目除秀才、明經、俊士、進士等幾項之外尚有制舉。當時進士科制度還不完善,士子應舉只試策、凡考試合格者除按成績高低分為甲乙兩科外,對名列前茅的進士既無特殊優待,也沒有專門稱謂。唐初的科舉,與從前的舉秀才、孝廉並無兩樣。盛唐時期,俊、秀兩科廢棄不用,明經也因以背誦為能事而遭人輕視,只有進士科眾望所歸、一枝獨秀。但高中榜首者仍無特殊待遇和稱號,進士及第第一人並不為時所重。
改變發生在中唐,隨著政治的黑暗,科舉主要以詩賦取士。雕蟲小技佔得上風,使得進士科日趨浮薄,士人一旦登第便名噪一時,獲得第一名者尤為士林所重。狀元、榜眼、探花的稱呼即濫觴於此時。但當時沒有正式的殿試製度,省試合格後即列名放榜於尚書省,奪魁者的姓名榜於前列,「榜元」、「榜首」之稱蓋源於此。舉人赴試,按例都要向貢院吳繳填寫了三代、鄉貫、年甲等內容的家保狀,國子監和州縣也須向尚書省投遞舉狀,舉人考取進士第一名後,他在貢院中放的家保狀和舉狀就會放在其他舉子的前面,故有「狀頭」之稱。
顧名思義,狀元之意與狀頭毫無二致,但狀元一詞出現略晚,新舊《唐書》《唐會要》中不見有這兩個字,出現在唐宋典籍中的「狀元」,基本上是五代之後的追稱。這種古今稱謂互用造成的混亂,令今人誤以為唐代就有了狀元之稱。唐末五代偶然出現的狀元這稱,也並不一定是指進士及第第一人。狀元可以是第一人,也可以是第二、第三,甚至是所有進士及第的士子。中唐之後,進士科奪魁者雖然有了狀頭、榜首之類的稱號,但只是一時榮譽,時過境遷則泯然眾人矣。有唐一代登進士甲科而官至要津者少的可憐,更不用說官至極品、位極人臣了。
趙匡胤在位之時,進士及第就可以作官,不過官職卑微,開寶八年(975)進士第一人王嗣宗只是授予了從九品的司寇參軍之職,其他人可想而知。王嗣宗在地方得罪了上司,居然被械繫入獄,斯文掃地。趙光義即位後第一次開科取士,就錄取進士109人,諸科270人。不但人數遠超趙匡胤一朝,而且進士第一人呂蒙正直接授官為將作監丞(從八品),其餘人授大理評事(正九品)。趙光義取士之多、授官之優渥對以後的科舉制度產生了巨大影響,宋代中進士甲等者不僅升遷快,而且還可以就試館職,這是唐代考取甲科的人想也不敢想的美事。
從唐初至宋初的三百餘年間,除戰亂、饑饉等特殊年份,基本上每年開科取士,因此考取前三名的人數著實不少。從宋太祖開始的科舉每兩年、三年才舉行一次,直到宋英宗時每三年一次開科取士才成為規定。雖然錄取的進士多了,但中狀元的士子卻比從前少了許多。宋代統治者刻意網羅天下讀書人,參加科舉的士子爆棚,在競爭激烈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者當然會被視為莫大榮耀了。故宋人云「每殿庭臚傳第一,則公卿以下莫不聳觀,雖至尊亦注視焉。自崇政殿出東華門,傳呼甚寵,觀者擁塞通衢,人摩肩不可過,錦韉綉轂角逐爭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士庶傾慕,歡動都邑。洛陽人尹洙意氣橫躒,好辯人也,嘗曰:『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逐強虜於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也不可及也。』」
在宋太宗、宋真宗兩代統治者不遺餘力的忽悠之下,到了宋仁宗在位時,朝野間開始形成共識——狀元及第的風頭完全可以蓋過為國開疆拓土、光復幽薊,科舉的魅力開始登峰造極。需要額外說明的是,無殿試這一環節的狀元都是省試第一人,開寶六上在增加了殿試後,狀元才是殿試第一人。此前的省試第一人只能稱為榜首,以後的省試第一人為省元。
點擊展開全文


※大唐剩女為何嫁不出去?有窮有丑有的文化高,還有人竟然因為這個
※那麼多瓦崗英雄投奔王世充,為何王世充只留住單雄信一個?
※北宋最聰明的皇帝,不是趙匡胤不是趙光義,而是被看走眼的他
※生在大宋,千軍萬馬過獨木的狀元,光芒遠超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大將
※李清照身陷囹圄為何不求秦檜老婆幫忙,原來王氏跟她八竿子打不著
TAG:唐風宋月 |
※你知道那些狀元們的故事嗎?
※「窮人家都能出狀元,你看看你」逼孩子的話,父母還在說嗎?
※女狀元你有聽說過么?
※古代狀元為啥都不肯娶公主,看完才知道,是我我也不同意!
※狀元+狀元,怎麼就玩不過狀元+探花了呢?
※新科狀元已有人選,皇帝看到一段話,說狀元就他了就他了
※什麼是狀元,看看清朝最後一位狀元的書法,現在誰敢不服?
※狀元基本都是內線,憑什麼艾弗森能成為狀元?看看報告你就知道了
※他罵狀元愛睡懶覺,狀元:有本事你也中個狀元?次年,他便中狀元
※他本是狀元,卻因長相奇醜被拒,狀元:你會後悔的。後直接稱帝!
※狀元是怎麼來的
※秦檜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怎麼說的?
※女狀元就是這樣被「糟蹋」的!讓人髮指!
※慈禧指定他為狀元,還說是大清的吉兆,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古代狀元相當現在什麼?含金量又如何?說出來你可能不太相信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張謇是如何當上狀元的?憑一副對聯一句話,就讓慈禧御賜為狀元
※如果鄧肯在96年參加選秀,會是狀元嗎?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以前,狀元書法都是這麼拽嗎?
※在古代,為什麼狀元都不是很願意娶公主?不說你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