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吳鞠通的故事

吳鞠通的故事

在治療1793年的瘟疫以後,吳鞠通的醫名就開始被人們所知了,前來求診的人日益增加,吳鞠通開始大展拳腳。

我們來看看吳鞠通在第二年(甲寅年,公元1794年)治療的兩個醫案吧,都夠引人入勝的。

二月初四日,有位陳同志的家屬來請吳鞠通,說這位三十二歲的陳同志病得很重,吳鞠通一聽,趕快和來人就出發了。

這個時候北京的天兒還冷著呢,剛剛刮過的風沙使得滿城都籠罩上了一層塵土,吳鞠通裹著棉袍,來到了患者的家裡。

這位陳同志病得果然不輕,躺在床上,全身浮腫,肚子脹得老高的。吳鞠通一看,的確嚴重,於是趕快診脈,脈是沉弦而細,仔細詢問後得知,水腫是從頭部開始腫起的,現在口中經常有血塊出現,耳朵已經聽不到聲音了,眼睛也似乎看不見東西(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尤其駭人的是,只見患者鼓脹的肚子上,滿都是暴起的青筋(滿腹青筋暴起如蟲紋)。

吳鞠通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是一個脾陽衰敗,肝氣鬱勃的證候啊。

順便說一句,在中醫裡面,認為脾屬土,具有統攝津液的作用,如果脾陽不足,那麼體內的水濕就會泛濫,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癥狀就會是水腫,比如有的人經常感到四肢腫脹,大便溏瀉,這都是水濕泛濫的表現,服用一些補脾的藥物後,這種情況就會明顯的改善。

這個時候吳鞠通倒是沒有想到先補脾,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病情已經很危急了,患者聽力、視力都出現了問題,此時使用緩慢的補脾策略恐怕就來不及了,好在人家吳鞠通看過的書多,方法也多,略微沉思,立刻想到了一個好的方法。

什麼方法呢?原來是孫思邈用過的一個奇方,叫鯉魚湯。

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家屬去買條大個的活鯉魚,不去鱗甲,不開刀去內臟,直接扔鍋里(夠生猛的),加蔥一斤,姜一斤,等到煮熟的時候,再加入醋一斤,然後給患者隨意服用。

患者家屬一聽,什麼?喝魚湯也能治病?那好啊,立刻迅速行動,買來了一條六斤的大鯉魚,如法炮製,就給陳同志喝起了鯉魚湯。

這鯉魚湯也不知道是什麼味道,估計是又酸又辣,總之是喝足了一晝夜,結果您別說,逐漸的陳同志就能夠看見東西了,耳朵也好使了,「神氣清爽」,只是全身的腫脹還沒有消除。

全家一看,嘿,這位吳鞠通先生敢情是真有本事,果然是請對了人啊。於是再請吳鞠通到家裡來,進了屋子一看,高朋滿座,怎麼回事兒呢?原來,聽說吳鞠通用鯉魚湯見了效果,原來給陳同志治病的那些醫生都跑回來,想看個究竟。

吳鞠通說:「《內經》裡面說這種病,如果是從身體的上部先開始腫,最後是下面腫得厲害的,別管下面腫得多厲害,也要先治療上部,我們陳同志這個病,顯然是從頭開始腫的,那我就要用發汗之法,去掉上部的水腫啊。」於是就開了《傷寒雜病論》中的麻黃附子甘草湯,這方特簡單,就三味葯:麻黃、熟附子、炙甘草。

這個方子剛剛寫完,還沒有加上份量呢,旁邊一位叫陳頌帚的醫生就撇起了嘴,說:「這個方子絕對沒有效果!」

吳鞠通很納悶,就問:「您怎麼就知道沒有效果呢?」

陳頌帚醫生說:「我當然知道,因為我使用過這個方子,沒有效果嘛。」吳鞠通笑了:「陳先生您用這個方子沒有效果,但是我吳鞠通用它可能就有效果!」(此方在先生用誠然不效,予用或可效耳)。

這個時候,大家聽了無不感到十分的好奇,在座的有一位叫王謨的醫生就忍不住問了:「這我們可就納悶了,同樣一個方子,葯也就那麼三味葯,也沒有什麼加減,怎麼陳先生用就不靈,你吳鞠通用就靈?難道是這些沒有靈性的草木,就只聽你吳先生的號令嗎(豈無知之草木,獨聽吾兄使令哉)?同樣是做醫生,怎麼用藥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甭說在座的奇怪了,這事兒連我們都奇怪,這吳鞠通難道會什麼法術?吳鞠通看到大家如此奇怪,就解釋到:「這是有原因的啊,我們陳先生為人性情忠厚,『其膽最小』,他當時一定是怕麻黃髮汗的力道大,就少少地用了八分,附子保護陽氣,就用了一錢(才三克),用附子來監製麻黃,然後又怕麻黃、附子兩味葯的藥力大,又重用了藥性和緩的甘草,用到最多,一錢二分,來監製麻黃和附子,等到這個方子用了一付,沒有效果後,一定用了陰柔葯較多的八味丸(金匱腎氣丸)了,八味丸平穩,這才敢加大份量使用,這麼個治法,怎麼能取得效果呢?」

啊?有這回事兒嗎?在座的有手特快的,一位叫陳蔭山的家屬趕快進入內室,拿出了陳頌帚醫生二十八日開的方子,一看,份量與吳鞠通所猜測的一點兒都不差,大家當時差點都笑噴了,說:「老吳同志你太神了,連這個都能猜出來?」(何吳先生之神也)

吳鞠通說:「嗨,我和老陳太熟悉了,這些日子我們倆總一起去看病,我對他可是太了解了,說多少次了,他膽兒還那麼小,這人,整個一沒辦法兒了。」

大家於是就催著吳鞠通把方子的份量添上,看看吳鞠通膽子能大到什麼地步。

吳鞠通提起筆,在每味葯的後面加上了份量:麻黃二兩、附子一兩六錢、炙甘草一兩二錢。

大家一看全暈了,有手快的就要捂住吳鞠通的方子了:打住!打住!我們說你膽子大,也沒讓你玩兒命啊,好嘛,麻黃二兩,這不要了命了嗎?!順便加上一句,現在如果藥店看到這個方子,能直接把持方者打出去,後面我們會看到,清朝時候的藥店看見這個方子也暈菜了。

吳鞠通倒是感覺到沒有什麼:「怎麼了,就是這個份量啊,沒有寫錯,我附子用得少麻黃四錢,是為了讓麻黃出頭;炙甘草少附子四錢,是為了讓麻黃和附子出頭,炙甘草只是坐鎮中州就可以了,這有什麼啊?」

大家都急了:「這,這麻黃有這麼用的嗎?」(麻黃可如是用乎)

這個時候,倒是陳頌帚醫生說話了,他說:「沒事兒,我敢擔保沒有問題。」

啊?大家一想,你別不是剛才被氣糊塗了吧,於是紛紛說:「你趕快靠邊站著,別亂說話,還你擔保,你麻黃才敢用八分,連一錢都沒到,還敢擔保這麻黃用到二兩的?」

這位陳頌帚醫生還真沒被氣糊塗,他說:「我前兩天在菊溪先生那裡治療產後郁冒,用了當歸二錢,被我們老吳同志看到了,痛責了我一頓,說當歸是血中的氣葯,氣燥,最能竄陽,產後陰虛,陽氣本來就要上越,這個時候能夠用當歸嗎?現在麻黃比當歸的藥力大的不止百倍,我用當歸他都那麼訓斥我,如果心中沒有把握,還敢用這麼多的麻黃嗎?」

嘿,大家一聽,也有道理啊,敢情糊塗人也有明白的時候啊。

吳鞠通這時向大家解釋說:「各位也別擔心,各位無非是怕麻黃量大,發太多的汗亡陽了,我雖然開的份量重,但也不一定非要喝那麼多,我們是一小杯一小杯地喝,等要一出汗,後面的葯就不用再喝了,所以各位也不用擔心,反而我倒是覺得這個患者陰寒太重,這麼多的葯恐怕還發不出汗來呢。」於是患者家裡這才放心,就讓僕人去藥店抓藥,這個藥店叫仙芝堂,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了,反正店家一看這個方子,當時腦袋就嗡的一下,差點氣爆了:「這是什麼醫生,把麻黃二錢給寫成麻黃二兩了,拿回去改!」

僕人說:「就是這個方子,份量沒寫錯。」

店家:「沒寫錯?得,那您愛哪兒買哪兒買去,我們可不敢賣,好傢夥,我打學徒到現在也在藥行混了幾十年了,也沒見過這麼開方子的。」

最後,還是陳同志的家裡人親自來藥店,算是買回來了葯。

結果吳鞠通判斷得還真準確,我們陳同志把整個這些葯都喝了,愣是沒有出汗!

看來這陰寒的確是太重了,要知道,這麻黃可是發汗的重劑啊,後世一般的醫生都不敢用呢,有的發了汗以後汗出不止都有虛脫的,敢情這位陳同志居然什麼反應都沒有。

第二天,眾人又都來了,一看,什麼?愣是沒有汗?得,汗不出者死啊,這病我們看是沒救了。

只有吳鞠通沒有搖頭,他坐在那裡,仍舊目光炯炯,他說:「大家先別放棄,如果是死症,那前面服用的鯉魚湯就應該沒有效果啊,這樣吧,我模仿仲景先師用桂枝湯後服粥助汗的法子來試試吧。」

各位,這桂枝湯又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張仲景在桂枝湯的方子後面強調說明了服用的方法,就是在喝了桂枝湯後,這還不算完,要再喝上熱稀粥一碗,以助胃氣,這樣才能使得身上微微地出一層汗,很多人都不注意這個服法,結果沒有出汗,病也沒好,就責怪說桂枝湯沒有效果。

吳鞠通這次獨出心裁,沒有用熱稀粥助胃氣,而是選擇了鯉魚湯,他讓又買來了一條四斤重的大鯉魚,熬成湯,然後喝一小碗葯,緊接著就喝一小碗鯉魚湯。

結果,奇蹟發生了,在患者服用了第一輪以後,家裡人就發現,咦,怎麼眉毛以上出汗了?!(汗至眉上)

於是,休息一下,再喝第二碗葯,然後接著服用一碗鯉魚湯,這回,上眼皮以上開始出汗了。(汗至上眼皮)

再服一輪,汗就出到了下眼皮(汗至下眼皮);再服一輪,鼻子以上開始出汗(汗至鼻);再服一輪,上嘴唇以上開始出汗(汗至上唇),就這麼著,每次出汗的部位向下移動大約一寸左右,結果一晝夜以後,正好服完了一付湯藥,也把鯉魚湯都給喝光了,到這個時候,汗已經出到了膝蓋以上,肚臍以上的腫已經消了,但是肚子仍然脹大。

到了初六這天,吳鞠通再次出診,患者的家屬已經很高興啊,覺得這個病這麼治下去該很快痊癒了。

吳鞠通卻皺起了眉,他說:「《內經》說過,汗出如果沒有到腳,那麼患者仍然會死的啊,大家不要太樂觀了,現在是身體下部水腫了,讓我們開始利小便,讓水從小便而去吧。」

於是,就開了五苓散這個方子(五苓散,《傷寒論》中的方劑,用來治療水蓄膀胱,氣化不利之證),這個方子也是特簡單,就五味葯,有豬苓、茯苓、澤瀉,再加上桂枝和白朮,有溫陽利水之功。

結果是這個方子連著服用了十五天,一點效果也沒有,病情也沒有任何的加重,這下陳同志的家屬有點沉不住氣了,那位陳蔭山同志把吳鞠通拉到一邊,客氣地說:「吳先生,您前面用的麻黃那麼的出神入化,這次卻小便一點都不出來,怎麼辦?要不換個方子試試?」

吳鞠通嘆了口氣,說:「這次的葯之所以沒有見效,是買的葯的質量不好啊,今天你一定去想辦法買到上好的肉桂,如果仍然是前面買的那種,我明天就不來開方了,開了也沒有用啊。」

各位,吳鞠通的這句話可透露了大玄機了,這說明吳鞠通對五苓散中的桂枝理解的是肉桂的,對於這個問題,歷代一直在爭論,核心是張仲景使用的桂枝,到底是細細的樹枝還是厚厚的肉桂,這是一棵樹上不同的部位,有很多人認為是肉桂,因為張仲景總在桂枝後面標註要「去皮」,現在桂枝那麼細細的,還哪兒有地方去皮啊?總之兩種觀點都有,現在臨床中基本用的是細細的桂枝。

吳鞠通吩咐了以後,患者家屬不敢怠慢,趕快到處購買,結果第二天就買來了新鮮的紫油安邊青花桂,各位,這個肉桂也有說道,過去好的肉桂叫「官桂」,那是要進貢給官家用的,是上好的肉桂,所以方子里總開「官桂」多少克的,但是您現在可別按照這個古書抄,現在的「官桂」是品級最差的,油最少,很辣,用了很燥,容易在口鼻引起上火,現在品級好的是企邊桂。

吳鞠通看到這個上好的肉桂,說:「好!得此桂,一定會有小便的,只是怕小便出來後人會虛脫,因為他氣虛啊。」

於是把五苓散的份量加到二兩,又多用了肉桂四錢,然後用了東北的人蔘三錢(順便說句,以前中醫使用的人蔘不是現在的東北參,使用東北參是從明代北京的鶴年堂開始的),同時吳鞠通告訴患者家屬,各位別大意,多準備幾個盆,放在床下,就讓他在床上尿,等明天再換床。

您該問了,沒這麼誇張吧,能尿那麼多嗎?

結果是,從半夜子時開始,尿就通了(此時一陽始生,陽氣開始借藥力漸旺),然後就開始了沒完沒了的尿,家裡人就在床下面換盆,到了卯時(早5點至7點),一共尿了三盆半,吳鞠通在辰時(7點至9點)來到患者的家,一看患者,自己都不認識了,只見患者身上空得象個空的布袋(視其周身如空布袋,又如腐皮)。

於是,吳鞠通開始給陳同志調理脾胃,等到一百來天以後,這個患者就痊癒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任何疾病,本質上都是心病
52個成語,洞見《道德經》的智慧
揭秘歷史上著名的十則古代膏方

TAG:仰望岐黃 |

您可能感興趣

【趣味中醫】吳鞠通的故事
與醫聖相羽翼的吳鞠通傳
葉天士、吳鞠通推崇的養胃陰,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