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正在形成的恆星,怎樣保證不把自己轉散架?

正在形成的恆星,怎樣保證不把自己轉散架?

本周《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A rotating protostellar jet launched from theinnermost disk of HH 212為破解氣體和塵埃盤如何吸積形成恆星和行星之謎提供了一條關鍵線索。研究人員在一顆形成中的恆星周圍的吸積盤深處觀察到了旋轉的物質噴流。

年輕恆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吸積盤的角動量遠比其中心區域的恆星大。為了使吸積盤物質能夠落向中心,為形成中的恆星提供「養分」,角動量必須被消除,否則恆星就將會撕裂自己(這被稱為角動量問題)。大部分角動量以盤風形式(一種大規模廣角低速外流)離開系統,讓物質得以向內移動。

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iO J=8-7)觀察到的空間解析度為~24au (0.06″)的噴流內部圖像(綠色),以及處於352GHz(ref.19)吸積盤的塵埃連續體圖(橙色)。

Leeet al.

中國台灣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李景輝及同事觀察到,一束狹窄的高速噴流從非常靠近恆星的位置射出,消除了所有的殘餘角動量,讓吸積盤物質得以向恆星本身積聚。

HH 212是一顆以大量雙極噴流為人們所知的恆星,作者使用了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觀察最靠近HH 212的區域,結果在旋轉的噴流束內發現了多團物質。此前雖然有過類似觀測,但無一能探測到最接近恆星的物質噴流的旋轉。作者發現,噴流消除了系統質量,並帶走了多餘的角動量。

噴流中心的放大圖,中心物質解析度為~120au (0.03″,塵埃盤角解析度為~8au (0.02″)。N1–N3和S1–S3為觀測到的多團物質。

Leeet 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ture自然科研 的精彩文章:

鳴禽辨音,全靠遺傳
《自然》子刊17年5月封面集
力學細胞學:論細胞如何通過擠來擠去影響彼此的生命歷程
20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可能與這種小腦袋的古人類同時存在
往前推了10萬年!摩洛哥發現30萬年前早期智人化石

TAG:Nature自然科研 |

您可能感興趣

恆星是如何形成的,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我們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死去的恆星嗎?
不斷死而復生的恆星,它是怎麼做到的?
宇宙天體都是咋形成的?大都是撞出來的,這種撞擊可形成寄生恆星
恆星是怎麼形成的呢?你知道嗎
組成你我身體的各種元素到底怎麼形成的?源於恆星悲壯的死亡!
恆星邊緣存在環形結構,專家稱這可能是形成行星的必備條件?
為什麼黑洞可以讓光無法逃脫,而同等質量的恆星不能做到呢?
行星、恆星和星系都有自轉,宇宙是否也在旋轉?這意味著什麼呢?
黑洞的形成過程始終沒有捕捉到,其真的是恆星死亡後形成的嗎?
什麼?大恆星形成方式可能與小恆星截然不同?
再也不要輕視自己,你本是宇宙的創造,無數恆星才成就了如今的你
恆星行星等天體都是旋轉的,那麼宇宙是否也是做著這種運動嗎
木星若成為恆星,我們就能看到倆太陽了?你會很失望,後果更嚴重
恆星死亡後,環繞它的行星會是什麼樣的命運?似乎沒有善終的
恆星內部不在進行氫融合反應就變成白矮星,那能否逆向激活它們?
后羿需要怎樣射箭,並射出什麼材質的箭才能毀掉一顆像太陽一樣大的恆星?
宇宙中的恆星,最後都會「死亡」,但它們離開的方式卻不一樣
氣體在宇宙中為什麼不是散開的,而是聚在一起形成恆星行星?
恆星也會死亡,然而死亡並不意味著一切終結也可能是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