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菊色盡染秋—此花開盡更無花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傑。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古人多愛菊,不僅是百花開盡更無花,更因菊的忍隱,從不與百花爭艷於燦爛春夏季,也正因如此,秋季,菊花盡展芬芳。在中國古典的文化中,菊有重要的地位,與梅,蘭,竹稱為四君子。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巢《不第後賦菊》
開封古都不僅名勝古迹引世人矚目,天下菊花數開封,開封菊展在龍亭。龍亭景區作為開封市第34屆菊花文化節的主會場,不負眾望,以菊造景,花開傳奇,各種新品種小菊,切花菊等,皆是前所末見。因此更增進此次菊展的氣氛。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茶馬古道成為傳說,而今菊開盛世,笑迎天下客。菊不僅可以用來觀賞,更可入葯,亦有食用價值,據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 用.對口乾、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主治感冒風熱,頭痛病等。 對眩暈、頭痛、耳鳴有防治作用。一些菊花品種更可入茶,且價值不菲。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寒花開已盡,
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
輕香酒暫隨。
——唐·杜甫《雲安九日》
菊花,全國各地幾乎隨處可見,菊花的品種多姿。而此次開封菊展令人耳目一新的不僅是在步局上,創意也是新穎別至。花開傳奇,菊香似海,八朝古都開封宿來有中國菊花名城之稱,因其獨特的歷史風韻,更顯菊展的別緻與不同。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一夜新霜著瓦輕,
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白居易《詠菊》
龍亭景區是一處集皇家園林,歷史文物和秀美風光於一體的4A級旅遊區,宏偉的古建築群再配以花中君子,更具古典文化韻律,章顯別樣風情。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粲粲黃金裙,
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
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
抱技寧自枯。
——唐·吳履壘《菊花》
「菊茶怡情」是此次會展的主題,展線總長二千餘米,三十多個景點,三個展廊,全園菊花二十萬盆,各種陪襯花朵十萬餘盆。菊文化在此展示得淋漓盡致。
最吸引人的更有特色活動,如中華菊王爭霸賽,菊花評比,菊花文化節筆會等,更有大宋鬥茶,宋文化節目表演等。當然,吃貨的天堂也在這裡,開封特小吃品嘗活動也有喲。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龍亭展區的菊花景點名字也很有文化內涵,茶香四海,以海上茶路與茶馬古道為造型,展現宋代貨船貿易等文化傳播。菊開盛世,菊柱迎賓,菊會會徽,金猴慶菊,傲菊秋影,輕歌漫舞,茶情天下菊等各種以菊為造型的景點另人大開眼界。開封菊展,秋季不容錯過的佳景。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輕肌弱骨散幽葩,
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葯,
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蘇軾《趙昌寒菊》
開封,這座八朝古都,韻律深遠,菊展在秋季錦上添花,金躍龍海,平安盛世,茗戰圖,文會圖等展點,時刻在展示著開封古都文化源源流長。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有美三人,清揚婉兮。菊展更有古典美女時隱時現出現會場中,令人在恍惚中以為穿越到多年前的古都,正值菊花滿街發,正值美人賞菊時……
圖文/閆曉蘋
圖文/閆曉蘋
開封菊展不僅僅在展點上令人眼界大開,在文化傳承上更是獨具匠心。一個轉身,一個回望都可看到菊花描繪故事,龍亭訴說傳奇。


※閱盡人間億萬世——初心不改自嫵媚
※原景房車,與風景約會
※冰雪季——風景這邊獨好
※龍舟沖雪浪——春意鬧圍場
※溪山奪盡丹青巧——瀑水繚雲舞瑤林
TAG:閆曉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