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邂逅徽州老時光

邂逅徽州老時光

文字〡虔州青年 攝影〡楊帆

從來沒想到今年還有機會趕赴徽州,也從來沒想到能趕在陽曆三月去往徽州。南方的三月,春雨隨風而至,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微雨過後,風晴日朗。在前一夜的雨水喧鬧枕邊後,又燃起了縈繞多年的徽州夢,在百思之下,毅然決定再次尋夢徽州。換一個環境釋放疲憊的身心,從這一刻,遠離城市的喧囂。

2017.03.02 寫在前面

最早知道徽州,是在十二年前,在一本書里,在一篇小文中,知道了它是宋代程朱理學的發祥地,也是徽商故里,還是中國宣紙、徽墨之鄉,又有別具一格的白牆、黑瓦、馬頭牆式的徽派建築。一切只黑白兩種色調。黑、白兩色是徽州民宅質樸的靈魂,那一片片民居古宅不施粉黛,黑的堅決,白的透徹,就像一張黑白色的老照片。古樸的白牆、黑瓦把人的思緒帶回了遙遠的年代,成為一生的回憶。

後來有聽父輩說起徽州,彷彿徽州如夢境一般,充滿著詩情畫意,始終縈繞著心中的嚮往。也因此,嚮往徽州六縣,成了我多年的心愿。徽州的迷人之處,大多都在那些山水秀美、與世無爭的古村落之中。在年少時便曾渴望,背一背包,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帶一支筆,書一紙沿途風景,怎奈,時間太短,距離太遠,而車馬又太慢。很多盛大的憧憬,和籌備的計劃,一次次退回到了初夏的遐想中。

直到去年六月底,在煙雨蒙蒙的雨天,生平第一次趕赴徽州,去往了嚮往已久的黟縣。對黟縣的印象,最早源於一首名為《小桃源》的詩,「黟縣小桃源,煙霞百裡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小桃源》讚美了徽州黟縣鄉村的獨特意境。山水風物幽美,白牆黑瓦的古村落隱於山水之間,古老文化醞釀出淳樸厚道的風土人情。而西遞和宏村是徽州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到處可見集美學、藝術於一身的民居、祠堂、古巷,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它們以桃源般的田園風光,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濃厚多彩的歷史文化而聞名天下。

去年從宏村出來,本想直奔西遞,但由於時間的關係,而未能成行。那時起,便成了我心中的一個遺憾。直到今年三月,終於才實現我的西遞之行。三月初的南方,還是春寒料峭的時節,略顯陰冷,而此時也正是最好的季節,油菜花和桃花都開始開了。人們都說婺源的油菜花最美,其實油菜花處處都一樣,主要在於觀者心,詩者意。西遞就是有那種意境,意與心的結合,造就了西遞的美。帶著各種期待,開始了我的西遞之行。

1

出 發

這次去西遞,大概經過了半年多的準備。考慮了各方面的天氣因素,帶了三套衣服,一件襖子,兩雙鞋。坐著和去年同一條線路的火車。比起上次的那趟輕裝簡行,這次無疑準備的充足多了。最怕的就是皖南多雨的天氣,每當春秋遠足郊遊,最怕的就是陰雨天。雖說江南的雨,似煙似霧,婉約含蓄,但出行多有不便。不過該慶幸,這次是晴空萬里,連老天爺都作美了。

帶著愉快心情便出發了,列車緩慢地行駛在鐵道上,伴著窗外的陽光,與鄰座的乘客歡快地聊著天,路途上也不覺得疲勞。每一次旅行都會因為即將到達的目的地,而忘卻了所有的疲憊。天氣越晚,越發覺得冷,到了南昌境內,好多人都已經開始換上棉襖。列車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開進了徽州境內,依舊是濃郁的徽州元素,青磚黛瓦白面牆,迴廊掛落花格窗,高低錯落的馬頭牆,都帶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特有的古建築魅力。

開往黃山站的路上,透著車窗看到外面的草地上凝著白霜,好像一塊無盡鋪展的白色畫布,民房的屋頂上也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白霜,田野里結起了冰。好像一夜之間就把這裡帶回了冬季。下了黃山站後,頓感刺骨的感覺,出站後迅速找到了去往黟縣的班車,坐在車上身體才感覺暖和許多。不一會兒,班車開始出發了,同樣的地方,不一樣的時節;同樣的路程,不一樣的人。想起去年的徽州之行,腦海里仍歷歷在目。班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後,就進入了黟縣境內,這時,溫度上升了不少,在車上與鄰座的一對來自南京的情侶熱聊了起來,我給他們講起了徽州古村落的一些特色,並相約一道遊玩西遞景區。

2

青石桃舍客棧

在西遞下榻的客棧,叫青石桃舍客棧。選擇這間客棧的初衷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其次是因為與客棧掌柜是微博好友,感覺她是一位心靈手巧、熱情大方的女子。到了西遞鎮後,她的媽媽極具熱情地接待了我。看到我凍得發抖,立馬給我倒上了一杯熱騰騰的茶,然後噓寒問暖起來。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句關懷的話語,一杯熱騰騰的茶,無不讓我感到滿滿的人情味。我喝著熱茶,四處觀望了客棧的內景。

她家是座兩層的徽式民居,小院不大,但花木繁茂,一棵秀麗的桃樹位於中央。桃花,大俗大雅,亦至柔至剛,而桃舍則常用來表達閑居和隱逸的生活。院子布置的很有特色,幾套木製桌椅擺放在庭院中,座落在亭台高處,屋檐下掛著舊式的燈籠,遠處是起起伏伏的灰色屋頂。院子里還有青石做的石桌、石凳,很清新雅緻。聽叔叔說,當地就是盛產這種青黑石,在晴日里是青色,下雨天遇水就變成黑色。越磨越亮,越磨越光滑。屋後是一片菜園,園子里栽種了滿園的油菜。

客棧的客房都是木製構造,均出自掌柜的巧手,房間內的布置非常用心。它家的整個院子,都正對著遠處的山。藍天、白雲、庭院,慵懶地坐著,捧著剛沏的茶,眺望著遠方,天氣那麼的清爽,這個時候最適合走走逛逛。記得我去年在宏村遊記的結尾里說,待到來年春回舊地,如果還能有機會,就再趕赴一趟徽州,去一個幽靜的古村落,在一處庭院,飲上一壺自己沏的茶。沒想到,這次真的實現了。

3

西遞古村

『入村』

在客棧坐了近一個小時,此時已近正午,陽光照得十分暖和,開始準備去往西遞古村。客棧離景區有兩公里的距離,吃了些東西後,便漫步啟程了。西遞村四處都是連綿起伏、山巒重疊,公路兩側分布著一排排的徽派建築,布局規整,建築典雅,起伏交錯。屋子兩旁,有青蔥茂盛的樹木和草地。馬路上的車很少,顯得非常清靜祥和。

不一會兒,走到了西遞古村,驗票後開始進入村裡。由於不是第一次來徽州,對於西遞,反而不急於了解,只想行走於其間,慢慢的感受,這份徽州人每天生活中的詩意和遠方。

『凌雲閣』

進入村口,有一座單孔石橋,名為梧賡古橋,橋上方一側是凌雲閣,俗稱走馬樓,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走馬樓是南方特有的民居建築,西遞的走馬樓分上下兩層,粉牆墨瓦,飛檐翹角。在此遠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走馬樓東邊有一院子,空間廣闊,每逢重大節日,村民的文化娛樂活動也在這裡開展。走馬樓的門前是西溪,流水長年不息,由單孔石拱古橋交通村裡村外。

『胡文光牌坊』

走出凌雲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崢嶸宏偉、結構精巧,高十多米的樓閣式青石牌坊——胡文光牌坊。這座高大的膠州刺史牌坊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為明朝西遞進士胡文光所立。牌坊是古人功成名就,榮歸故里以及旌表孝子和貞節的標誌,象徵著社會地位。在牌坊上面刻有「恩榮」二字,還雕刻了文官、武官、各種動物等題材的圖案,充滿了豐富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莊重、典雅,石刻技藝出眾,可堪稱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很多人來到西遞村的時候都會在這座高大的牌坊下合影留念。這是西遞十三座牌坊中僅存的一座,也是西遞標誌性的建築。它佇立在群山環繞之間,懷抱秀水,一葉小舟,左右蕩漾,與牌坊一道構成了一副山輝水映的風景畫。牌坊邊是一排排的老屋,守候在村頭,記錄著西遞曾經的歲月滄桑。民居、店鋪、廳屋、樓台,古樸典雅,默然相守。站在青磚黛瓦下,禁不住想探究這深深庭院里的光陰故事。

都說宏村看水鄉,西遞主要看建築。很多人把宏村比作小家碧玉,把西遞比作大家閨秀。的確,西遞要比宏村大好多,村中的建築也比宏村高出許多。如果說宏村的氣質是商人造就的,那麼西遞則完全是官家造就的了。一個自然舒朗、靈氣逼人,一個人文厚重、穩重踏實。西遞村最鼎盛時,有封建官僚、富裕徽商以及讀書士子近600餘座宅院、兩條大街和數不清的曲折小巷,有人說:「西遞,是一位從歲月深處走出來的風塵滿面的高貴婦人。」

『曠古齋』

從村口的拱門進去,是村裡的一條主幹道,全部由青石板鋪成。由於是早春的緣故,遊客非常稀少,在這裡的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沒走多遠,來到了曠古齋。它西遞村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是一座由庭院、花園和客房組成的官家宅院,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還是西遞第一家對外開放的參觀景點。

曠古齋的整體裝飾以木、磚材質為主,一進門大廳是木雕花門隔扇,古樸、典雅、別緻。再往裡走是一個休閑的酒吧,吧台、酒桌、吊燈均採用古徽州民間生活用品和農具製成,坐在那裡飲酒能親身體驗到原汁原味的古徽州生活。

西遞的弄堂,狹窄幽長,踏著一塊塊青石板,走過一間間白牆黛瓦的徽派民舍,一股寧靜祥和的氣派。偶爾走進某個宅子,便是深深的天井,四周是層層瓦片堆疊的屋檐、木製的柱子和欄杆,雕飾精美中透著歲月的痕迹,高牆上有石雕和磚雕點綴其中。行走在古巷中,沒有具體的路線,跟著感覺,漫步穿梭著。

『瑞玉庭』

不一會兒,來到了追慕堂,西遞追慕堂是當地胡氏祭拜先人的祠堂,可能是正值年初遊客稀少的緣故,我到那裡時正逢祠堂維修,所以無緣一窺。走到這時,才想起同車的兩位小夥伴,他們就住在這附近的客棧,聯絡他們後,去往了他們住的地方,由於舟車勞頓太過辛苦,他們想先行睡一覺再游西遞,閑聊一會後,告別了他們,繼續行走我的路線。

在順路走過迪吉堂和枕石小筑後,緊接著,我來到了瑞玉庭。瑞玉庭位於街口,建於清咸豐三年,為前後三間兩樓建築,是一座徽商風格的住宅。正廳有小庭院,裡面有石桌、石凳和假山等物。瑞玉庭里有一副最能體現徽商理念的對聯,「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非常有哲理,又耐人尋味,來西遞的遊客通常都會來看一看。

『桃李園』

從瑞玉庭來到了桃李園。它同樣是建於咸豐年間,也是西遞徽商的舊宅。進入廳堂,只見裡面的兩側有12塊雕花屏風,上面依次鑲刻著西遞風景圖和漆雕的《醉翁亭記》,全文出自康熙年間的黟縣書法家之手,非常珍貴,這次真難得能見到如此絕妙的古迹。

桃李園由正屋和庭院組成,正屋為三間三樓結構,正門上方有一個常見的天井,二樓還有獨特的「樓上井」,使整棟房屋光線充足,空氣暢通。門廳的小門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園」三字,寓意「桃李滿天下。」

這裡的徽州宅院,歷經了數百年的動蕩,風雨的侵襲,半數以上的古民居、祠堂、牌坊都已毀,如今只剩約120幢明清民居,但這些仍保留下來的數百幢古民居,從整體上保留下了明清村落的面貌和特徵,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和幸運。

『大夫第』

從桃李園出來來到了綉樓和大夫第,這是來西遞觀光必看的一個地方。大夫第建於清康熙年間,而綉樓是大夫第主人利用屋前空地建起的一座閣樓。飛檐翹角的綉樓,建築典雅、別緻,樓閣上有兩塊木刻牌匾,匾額上分別刻有「山市」和「桃花源里人家」。徽州的宅院深深,從外面幾乎望不見裡面的模樣,在裡面,也是四面高牆,只能透過窄小的天井望望天空。而它,卻像是戲台般,開放的對著外面的世界。聽導遊說,它原來是單純的用於觀景,後來戲劇性的,被近人當成小姐擇婿「拋繡球」的綉樓,以訛傳訛,大家也都這麼相信了。這裡,現已成為西遞村舉辦此項民俗活動的場所。

來到大夫第樓下,看到它的小門戶比正屋牆體縮進了一大步,門庭上有主人自書石刻門額「作退一步想」,其字與小門相映照,耐人尋味。進入正廳裡面,看到兩側裙板隔扇均精雕了冰梅圖案,據說是取「十年寒窗」、「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刻的。廳內的布局與其他的徽州官宅大相徑庭。從正屋廳堂右側有樓梯可登臨綉樓,憑欄觀景,遠山近街,盡收眼底。綉樓後來漸漸被當作小姐拋繡球選擇佳婿的綉樓。

古時。待守閨中的小姐,或者因求婚者多,如何抉擇左右為難;或者是因待守少女擇婚與父意見不合,難定終身,於是便出現了拋綵球選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求婚者集於樓下,誰接著便定誰為婿。少女也許能在其中得見意中人,但也不排除偶然性。現在,作為一種民俗活動極為有趣。

慢慢的,西遞開始熱鬧起來,陽光越來越暖,來這裡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很多緊閉的大門也開始開啟。沒有具體的路線,跟著感覺,在弄堂巷裡穿梭,在一個個緊閉的大門口徘徊。一不注意,就會走到剛剛經過的地方,卻又發現了不一樣的風景。相對於宏村的商業化氣息較低,在村內閑逛,村邊的老人、沿著小巷的各種特色店鋪,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敬愛堂』

輾轉幾個來回,來到了敬愛堂。敬愛堂是西遞胡氏的宗祠,祠堂是徽州三絕之一,與牌坊一樣,古徽州的祠堂也是數不勝數。祠堂中供奉著祖先的牌位,而進入祠堂的祖宗必須是生前享有功名,有突出表現的人物。西遞是胡姓聚居地,據說胡氏始祖是唐昭宗之子,因避戰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後在西遞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而西遞自古文風盛行。這是我在門前簡介里看的,亦不知是否有考究。

敬愛堂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一座大型磚木建構的祠堂,敬愛堂門前飛檐翹角,氣勢恢宏。在「敬愛堂」門頭上方,懸掛著一個「孝」字匾,據說是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手書。經過講解員的介紹,了解了這個孝字所含的文化底蘊知識。第一次進入裡面,著實嚇了我一跳,去過這麼多地方,從未見過有如此氣勢恢宏的祠堂,其氣勢甚難用文字來言表。敬愛堂是西遞村現存最大的祠堂。內堂里,迎面是兩側六米多高的整塊的圓形柱子。步入中門為祭祠大廳,大廳分上下庭,中間有大型天井。敬愛堂是祀拜祖先、教育後代、凝聚宗族和舉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於1992年重新修復,現被闢為「西遞民俗展覽館。」

敬愛堂前後三廳,最裡面的叫享廳,供奉祖宗牌位。內廳上方掛著「百世蒸嘗」 四個大字,導遊說,這是告示後人,每年臘月二十四和七月下旬都要來祭祖,代代流傳。祠堂中間是祭祀廳,胡氏家族重大事項都在這裡。祠堂里有一位老婦坐在廳堂里,據說她是胡氏三十代傳人,她說起敬愛堂如數家珍。敬愛堂是西遞胡氏家族當年地位顯赫的象徵,其精神和道德典範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現在敬愛堂正在展出黟縣四季的攝影作品。來到西遞的遊記,一定不要忘了來這裡看看。

『履福堂』

從敬愛堂出來後,來到了履福堂。履福堂建於康熙年間,是當地收藏家胡積堂的故居。前廳掛有一副很大的「松鶴」圖,中堂上懸有「履福堂」三字。它的內部陳設典雅,充滿著書香氣息。在徽州文化的濃郁氛圍里,艱難創業的西遞人最崇尚的還是讀書。包括後來的徽商,也是商學並重的儒商,這也是我最欣賞徽商的一點。履福堂廳堂內有兩副對聯,一副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另一副是:「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為報本」的對聯,這些,都顯示了徽州儒學文化的建樹。

古宅里很多物件的擺設都依著傳統文化的內涵。在徽州,見到的最多的,莫過於內廳正堂的擺放形式了。長條案桌上,東側放著花瓶,西側放著一面鏡子,中間放一時鳴鐘,這就是「東瓶西鏡」的擺放形式,是古代民居客廳的擺放傳統。東邊擺瓶,西邊設鏡,中放一時鳴鐘,即「東平西靜」的諧音,意指出入平安,光耀門庭。象徵:終(鍾)生(聲)平(瓶)靜(鏡)。東瓶西鏡」的設計,是徽州人一種心態的反映,希望家人外出經商為官平平安安,風平浪靜。

在西遞,幾乎每家每戶的都有自己宅院、和精美的木雕、黑色大理石製作的門框、漏窗,石雕的奇花異草、磚雕的樓台亭閣,這些磚雕、木雕、石雕匯就成了徽州歷史聞名的「三雕」,它精美的雕刻,精湛的工藝,無不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

『青雲軒』

走出履福堂,繼續漫步在西遞的深深小巷,從容與平和的心情如清風蕩漾。西遞很像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舊夢,漫步古老的青石巷裡,讓你聞到歷史的氣息。每條巷、每片瓦、每隻馬頭,彷彿都在爭著向你訴說著過去。

青雲軒建於清朝同治年間,是西遞村整體民居的一個書房至今有130年的歷史。整棟樓也不算太大,二樓結構,兩側平房,環繞一個小庭院,有點類似四合院的感覺。庭院里有假山、盆景,分布的錯落有致。

青雲軒看似很普通,但最讓人稱奇的,莫過於它那個傳說中冬暖夏涼的天然空調。只見它廳堂正中地面上有一個小洞,上面放著石蓋,冬天掀開,暖氣上升,夏天掀開,冷氣隨至,如同一個空調,具體原理就不得而知了,只嘆是神奇。

4

西遞田園

走出青雲軒,這時遊人已經越來越多,由於不願意跟著人擠景點,也害怕在人群中將這種意境磨滅殆盡,便捨棄了沒進去的那些地方,直接離開弄堂巷子,走向田園。

沿著弄堂盡頭,在村子的南側一直走,右手邊的村外就是當地村民的菜地,有各種時令菜和油菜,有些許田地的油菜花已開的金黃,在明媚陽光的映照下,畫風非常的唯美。走在路邊,還能時不時看到地里幹活的村民。有母雞在田野里跑來跑去,鴨鵝在溪水裡不停地叫喚。

走在田野里,一眼望去,白牆黛瓦、高低錯落的馬頭牆在綠色田野里,組成了一副秀美的田園風光。溪流、小徑,蜿蜒相伴,的確是個攝像的好地方。這裡的田地很少,西遞人經商、從仕,明清時期,徽商發跡,他們回到故里,將村落建得氣派堂皇;徽商沒落,在偏遠的山區,他們漸漸沉默,時間彷彿在此悄悄流過,只在白牆黑瓦間留下印記,卻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原始。

我順著田野的路,來到了山坡上,登上了村邊山坡上的觀景台。這裡視線更好,景色更美,看,這才是田園西遞。站在山頂,可以看到西遞古村處於一片狹長的山谷之下,四周都是低矮的山嶺,是個典型的小盆地。村子裡的這座觀景台,可以俯瞰整個村莊,由於是在南面,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都有利於觀光和拍攝。

從觀景台下來後,沿著小溪一直走,又走回到了村口。這時看見溪邊一排寫生的男生女生,再一抬頭,湖對岸也是一大排寫生的男生女生。半道上路過的空地,或多或少都有他們的身影,人雖不少,卻安靜的很。誰也不曾想到,幾百年前聞名徽州乃至整個江左的西遞,如今成了遊客的目的地和學生們寫生紙上的風景。今天,西遞人仍生活在這裡,吃飯、睡覺、做點小生意,白天客人來的時候,偶爾做些招攬,夜晚來臨後,便徹底回歸寧靜。

5

後 記

回到村口,我等到了來時的兩位小夥伴李新和蘭小艷,陪著他們,又一起逛了大半圈。然後,同他們一道去了一家老式的餐廳,在餐廳「四水歸堂」的天井旁,一起喝茶,一起吃著當地的小吃,諸如一品香、毛豆腐、「蟹殼黃」燒餅等等,一起談論著各自的經歷、聊著各自的生活,氛圍非常的融洽。很慶幸,去年在宏村和今年在西遞,都遇上了這麼趣味相投的旅友,使我這場旅途,不曾感到太孤單。良久,一道走出了餐廳,告別他們,結束了這場盼了許久的西遞之行。

都說,旅行最大的意義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這麼多年來,一直偏居嶺南一隅,每天過著三點一線、一成不變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並不太壞,也不太好,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苟且」吧!漸漸的,總覺得生活在苟且中,不可自拔了。於是乎,就開始相信那句很火熱的話:「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之所以嚮往遠方,更多是厭倦了日常。後來,我開始主動去旅行,從周邊到遠途,越走越遠。

旅途中從不選擇跟團,也只有這樣,才能多給自己留些自由和思考空間。有趣才有詩意,有眼界才是遠方。縱然生活有苟且的一面,我也會努力讓生活多一些趣味和快樂。走走停停,隨意拍照,把路過的美景和遇到友人記錄下來,在工作之餘,欣賞精彩的瞬間,樂亦無窮。多年來一直尋夢徽州,也是為了用旅途的孤單去收穫更多風景,同時,也為記錄一些美好的,淳樸的,珍貴的畫面和記憶。

每每行走在徽州,踏著青石板鋪成的古道,尋訪著曲徑通幽的小巷和歷經滄桑的內堂,這些古老的遺迹,彷彿都在述說著這裡厚重的歷史。這裡的老房子總是很有故事,數著百年的光陰佇立在這裡,陪著幾代人一起慢慢變老,總是給人一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婉約模樣。忽而人生已過去三分之一年,現世安穩,依然是我追求的生活,渴望將來也能陪著父母一起過一段歲月靜好的日子,雖然這非常不易。

為了尋覓一份遺世的古樸,於是乎來到宛如山水墨畫的徽州。在西遞古村,享受白日里徽州大院的優美震撼,也迷戀黃昏後窄巷內的寂靜無聲,清晨起時,看著炊煙裊裊。青山、綠水、徽派建築,這些都是西遞的景,有山水,有人文,有歷史。若他日再游徽州,希望是踏著三月的小雨走進皖南,漫步穿過白牆黑瓦的農家,穿過油菜花盛開的田園,在一家民俗客棧,儘可能地花上一周在這裡小住。帶著悠閑的心情,探尋這裡一宅一院的深遠故事。把這片積澱了數百年古風的地域,裝進記憶的行囊,如此,也不枉邂逅這段徽州時光。只是不知,多年後故地重遊,徽州是否水墨依舊?一切,靜靜期待吧!

2017.05.25記於惠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皖南派 的精彩文章:

黃山歸來不看岳 蓬萊歸來不看洞

TAG:皖南派 |

您可能感興趣

邂逅西溪濕地洪園東關荷塘,共舞盛夏
邂逅西藏江南「十里桃林」
繁華東京市內也能邂逅美麗櫻花 夜晚河邊更加醉人
秀美川西南,邂逅花城最美的冬日暖陽
韓曉燕 邂逅江南
北方「菜鳥」與龍州菜鳥之美麗邂逅
到黔西南這些田園村莊,邂逅一段春日裡的「慢」時光……
江南早春一場美麗的邂逅
柬埔寨,與古老時光的預謀邂逅
杭州——西塘三日游:行走江南,邂逅水鄉的柔情與溫婉
陽春三月,來金山嶺長城邂逅最美春天!
當徽州文化邂逅紹興文化
倩女手游古風音樂會南京站落幕 金陵古城邂逅科舉狀元
桂林山水遇龍河,江畔邊20家陽朔民宿,讓您感受世外桃源,邂逅山水盛宴
在北京故宮邂逅印度女星艾西瓦婭·雷
邂逅西塘,江南水鄉風情
冰川孫藝文:邂逅前衛「貓樣」年華
清末民初高清照片:在晚清的南京路邂逅龍華丐幫幫主
馬路明:在北京一家小書店邂逅大師波德萊爾
四月,到中華紅楓園邂逅醉美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