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竟是濮陽人的兒子?金堤原來是秦始皇所修

秦始皇竟是濮陽人的兒子?金堤原來是秦始皇所修

濮陽早報《文創周刊》出品——

秦始皇是濮陽人的私生子?

近日聽一講座,主講人在講到濮陽歷史時,稱秦始皇是濮陽人呂不韋的兒子。下來後,我趕緊去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種說法果然不是空穴來風。

這種說法,還在於司馬遷的《史記·呂不韋列傳》。秦國丞相呂不韋本為河南濮陽的巨富,是遠近聞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滿足這種擁有萬貫家私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對王權垂涎三尺。 於是,呂不韋打點行裝,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精心策劃一個大陰謀,將正在趙國當人質的秦王的孫子異人,想法過繼給正受寵幸的華陽夫人,轉瞬之間,異人被立為嫡嗣,更名為子楚。 不久,國事生變。秦昭王、孝文王相繼去世,子楚堂而皇之地登上王位,呂不韋被封為丞相。之後,呂不韋將自己的愛姬趙姬獻給子楚,生下嬴政,被封為皇后,不料子楚僅在位三年就死掉了,於是他的兒子嬴政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這就是後來的秦始皇。 呂不韋認為嬴政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讓嬴政喊自己為「仲父」,自己則掌管全國政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一手遮天的大人物。

那麼,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在業界也是眾說紛紜。認定呂不韋和秦始皇有父子關係的說法,其原因是: 其一,這樣可以說明秦始皇不是秦王室的嫡傳,反對秦始皇的人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 其二,是呂不韋採取的一種戰勝長信侯的政治鬥爭的策略,企圖以父子親情,取得秦始皇的支持,增強自己的鬥爭力量。 其三,解秦滅六國之恨。「六國」之人呂不韋不動一兵一卒,運用計謀,將自己的兒子推上秦國的王位,奪其江山,因此,滅國之憤就可消除。 其四,漢代以後的資料多認為嬴政是呂不韋之子,這為漢取代秦尋求歷史依據,他們的邏輯是,秦王內宮如此污穢,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因此秦亡甚速是很自然的。

後世人也有認為上述傳說並不能成立的。 其一,從子楚方面看,既使有呂不韋的陰謀,但其實現的可能性也很渺茫。因為秦昭王在位時,未必一定將王位傳於子楚,更不能設想到子楚未來的兒子身上。 其二,從秦始皇的出生日期考慮,假若趙姬在進宮前已經懷孕,秦始皇一定會不及期而生,子楚對此不會不知道。可見,秦始皇的生父應該是子楚,而非呂不韋。 其三,從趙姬的出身看,也大有文章。《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滅趙之後,秦王親臨邯鄲,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盡行坑殺。既然趙姬出身豪門,她怎麼能先做呂不韋之姬妾,再被獻做異人之妻呢?這樣,就不會存在趙姬肚子里懷上呂不韋的孩子再嫁到異人那裡的故事了。

秦始皇的身世之謎也只有留於後人去推測了,很多濮陽人傾向於認為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也是因為熱愛濮陽之心使然。但說實話,秦始皇還的確與濮陽有關係,那就是他與濮陽的緣分。不信你看下面這篇文章——

秦皇千里跑金堤

謝秋雲 田聚常/文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創立者,一生功過,褒貶不一,但多數人認為,其功大於過。

提起秦始皇的功績,人們經常提到的有:他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促進了各地的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了統一;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等等。但在豫北濮陽一帶,還流傳著秦始皇治理洪水方面的功績。

今濮陽縣城南有一條人工夯制的土堤,宛如一條見身不見尾的神龍,繞著古黃河,橫卧在中原大地上,這條大堤被人們稱為「金堤」。金堤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它修築始於何時,沒確切的文獻記載。但是,濮陽民間認為金堤修築於秦代,故稱「秦堤」,民間有「秦始皇走馬修金堤」的傳說。

據說,古黃河常常決口泛濫,滔滔黃水一瀉千里,沖毀房屋,淹沒農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他北築長城,防止匈奴進犯;南筑金堤,防黃河水北泛。民間相傳,築堤時工地上被徵發來的民工,個個光背赤腳,挑土打夯,揮汗大幹。「咱們打起來呦!嗨呦里嗨呦!」的打夯號子震蕩四野。監工頭揮舞著皮鞭,橫衝直闖,抽打著累倒的民工。民工們日夜奮戰,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可是大堤修好了這段,黃水又沖毀了那段總是不合攏。

秦始皇聽說後,大惱。他來到選馬場喝道:「哪匹馬願跟我到築堤工地上走一趟?」這時選馬場大門前的一匹石馬「嘶-」地一聲長鳴,四蹄騰起,飛奔到他身旁。秦始皇心想:「石馬顯靈,這是上天助我。」於是騎上石神馬,身後跟著文官武將浩浩蕩蕩來到修堤工地。說來也怪,凡秦始皇走過的工地,大堤就會合攏。地方官見狀,立即跑到秦始皇面前討好的吹噓說:「皇上打堤,走馬成功。」這一吹不要緊,石馬不走了。秦始皇覺得馬可能餓了,就派人喂馬。喂馬人不管喂多好的草料,石馬就是不吃。喂馬人又不敢撒謊,怕犯欺君之罪,只好實話實說。秦始皇一聽說馬不吃草,就下令把喂馬人推出去斬首。又找一個喂馬人喂馬,馬還是不吃,秦始皇又把這個喂馬人殺掉了。這樣,殺了再找,找來再殺,秦始皇也不知殺死了多少喂馬人。

濮陽城東有個孩子,才十四歲。他的父親因喂馬被殺。他趴在父親的墳上,哭得死去活來,從下午一直哭到日落西山。夜幕降臨,他還鼻子一把淚一把的哭個不停。忽然從正北走來了一位白鬍子老人,拍了一下小孩的肩膀說:「孩子,眼淚是救不活你的父親的,石馬若不吃草,今後還要有好多窮人被殺。我送給你兩根筷子,別住馬嘴和馬鼻子,那馬肯定會吃草。你明天就用這兩件寶去救這裡的苦窮人吧!」老人說完,飄然升天,翩翩離去。小孩方知有神仙來救這方的百姓,急忙跪倒在地,朝天而拜。第二天,小孩來到養馬場,自薦喂馬。許多人都為小孩捏一把汗。秦始皇問:「馬吃草了嗎?」「吃過了。」小孩爽快地回答。秦始皇不相信,叫他當面試試。只見小孩用筷子一別馬的嘴和鼻子,那馬就「咔噠,咔噠」地吃起草來。秦始皇又說:「你手中的筷子讓我看看。」他接過筷子一看,上面還刻著金字呢,一根上刻著「趕山鞭」,另一根上刻著「喝海令。」 秦始皇大喜,便說:「這兩根筷子就交給我吧,你可以回去了。」

秦始皇得了「趕山鞭」「喝海令」後,趕山山動,喝海海移,力大無窮。石馬不停地走,大堤不斷地向前延伸,從滑縣向東穿過濮陽,進入山東。黃河的水無處發泄只好乖乖的向東流入大海。秦始皇想把我國西部的山都趕到東部將大海填平。河神把此事報給了東海龍王。龍王大惱,可是對秦始皇又沒有任何辦法,於是就派他的三女兒下凡,變成俏麗的少女,混進皇宮,嫁給了秦始皇。一日,她趁秦始皇不在宮內,盜走逃往東海去了。

丟失了「趕山鞭」和「喝海令」,秦始皇趕山填海的計劃成了泡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濮陽說 的精彩文章:

TAG:濮陽說 |

您可能感興趣

秦始皇是為了講風水才修了長城和金堤?拾遺記中說他還見過外星人
中國畫-道法自然,徐金堤山水畫!
六口大刀鎮金堤:程咬金兩斧劈一個,秦瓊一照面挑一個,剩下全跑
河長制讓河道變樣了——陽谷金堤河環境改善見聞
興唐71:程咬金又幹了一件露臉的事,包打金堤關頭一陣,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