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胖了,都胖入骨髓了!
GIF/442K
一項新研究表明,運動不僅僅能減去腹部贅肉,還能夠增加骨骼厚度,提升骨骼質量,清除骨骼中的脂肪。
該研究對於正在與肥胖作鬥爭的人是個好消息。運動(也就是跑步)能夠促進無論是肥胖還是苗條的小鼠骨髓中的脂肪細胞體積收縮。但是,只有肥胖小鼠骨髓中的脂肪細胞數量會大幅減少。
該研究負責人,北卡羅來納大學內分泌和代謝學助理教授Maya Styner博士說:「運動能夠增強骨骼,大家都知道這點。然而,這種作用對於肥胖小鼠來說更加明顯。」
她補充說,她和同事們非常驚訝於「無論是肥胖還是瘦的小鼠,運動增強骨骼質量的作用都非常顯著」。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確定該發現是否也適用於人類,因為小鼠研究的條件無法直接應用於人類。
然而,Styner也指出,在小鼠體內生成骨骼和脂肪的幹細胞與人類體內相同。
直到現在,人們一直認為骨髓中的脂肪與身體其他部分的脂肪不同,在運動期間不被用作能量來源。但是這項新研究表明這種觀點並不正確。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使用了兩種小鼠:14隻飲食正常的瘦小鼠,和14隻飲食中脂肪含量高的肥胖小鼠。
在這些小鼠4個月大的時候,每組中有一半的小鼠開始使用「跑步機」運動。六周之後,骨骼測量表明,參加運動的瘦小鼠和肥胖小鼠的骨骼密度增加了20%,而且脂肪細胞的體積也顯著縮小。
但是瘦小鼠骨骼中的脂肪細胞數量並沒有變化,而運動的肥胖小鼠骨骼中的脂肪細胞數量比沒有運動的對照組中的肥胖小鼠減少了超過一半。而且跑步似乎還使肥胖小鼠的骨骼厚度增加。
然而,Styner說,脂肪存儲背後的潛在生理機制仍然不明確。所以運動對骨骼脂肪成分產生影響的原因和方式也不明確。
她說自己目前的關注點還在動物研究上。但是研究團隊稱,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保持並改進很多患者的骨骼健康狀況,比如糖尿病、關節炎、厭食症和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
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前主席Robert Recker博士認為這項研究非常有趣。
Creighton大學醫學院骨質疏鬆研究中心的Recker說:「然而,嚙齒動物的骨骼與人類骨骼不同。按照事物自然發生的過程,小鼠的骨骼生長(也叫做骨骼代謝)與人類非常不同。」但是,Recker補充說,應該對人類骨骼中的脂肪的動態狀況進行研究。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點擊展開全文


※研究發現:周末睡懶覺有礙健康
※DNA不打結的秘密
※腦電刺激可提升人的創造力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