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繪畫的寧靜
【習畫】享受繪畫的寧靜
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和我一樣,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一種莫名的焦慮感。比如:沒有什麼著急的事卻走路急促;洗澡的時候總急著趕快洗好,但心裡其實並不知道這麼急著洗完是為了要去幹嘛;朋友一起吃飯總會急著第一個站起來去買單(這是什麼鬼心理?)連和男士吃飯也不放過。。。
我一直相信,情緒與身體是密切相關的,習慣性的焦慮,身體便長期處於著急上火的狀態,比如長痘,多夢,心煩。。。「慢一點,會比較快」。當內心的焦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就拿這句話來提醒自己。但效果並不持久,幾分鐘後,我又不自覺地回到焦慮的狀態中了。這種狀態只有在習畫中,才會得到比較持久的改善。我稱這種改善為自己焦慮情緒更為持久的心理治癒。
對我來說,畫什麼,畫得好不好並不重要,我要的是整個身心都沉浸在繪畫當中獲得的寧靜感。不回憶(沉湎)過去,不暢想(擔憂)未來,工作上的壓力和煩惱也暫時放下,焦慮的情緒也會在這時候消失殆盡。這種感覺對我來說是最好的休息,我似乎獲得了傳說中《神秘花園》帶來的禪定感。
主題音樂欣賞《蓮花》
繪畫紀錄進行中————
整潔的環境是「情懷控」的必備。開畫前無論如何得先把環境整理一下才能好好開始:
再泡一壺普洱茶,用一個漂亮的菊盞細品。然後畫架支起,水彩,畫筆一一就緒,似乎一切都很優雅。不過,白羊座的就是這樣虎頭蛇尾,一切的美好,最後,最後。。。兒童餐椅和洗筆瓶子暴露了粗糙的本性。
去年8月,天氣火熱,心情和境遇都不是太好,焦慮的情緒就像討厭的惡魔揮之不去!無它法,靜下心來畫畫吧。鬱悶焦慮的情緒下,竟然畫了兩幅花:一幅水仙,飄逸靈動,水淋淋如凌波仙子;一幅盆花,陽光下色彩明亮。自我欣賞,覺得心情也像花兒一樣綻放了(突然想起不知在哪裡看到的一句話:內心黯淡的人,總是畫出色彩明亮濃重的畫。嗯,這絕對有心理學上的解釋)。
7月,《一個人的朝聖》月,深深沉浸在這個樸素又令人感動的故事中。書中的插圖尤其令我喜歡,下面3張是我臨摹的作品。那個背對著我的哈羅德,獨自坐在廣場的木椅上,在希望和迷惘中思索的感覺,讓我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個手持玫瑰的哈羅德,也讓我心生感動。
畫畫這東西,在我看來,最大的好處就是你一旦全身心地投入,你的原來那顆焦慮的心立馬就寧靜了下來。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周圍的一切喧囂煩惱似乎都離你遠去,你只在享受繪畫帶給你的寧靜的愉悅中。於是,我把學習繪畫當作自己業餘的一種愛好,也把它當作焦慮急躁情緒心理治癒的一種好方法。
我一直規劃著,要在家裡進門的牆壁上掛一幅畫。這幅畫是不能買的,應該是自己畫的。不管畫得好壞,下班一回家,看到自己的作品,心裡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歡喜。這幅畫,我想畫自己身邊的親人。
我的寫生基礎差,況且讓家裡人認真坐在那裡當模特似乎也不現實。於是,我想了一個自認為比較討巧的方式。我先用手機上的美圖秀秀把照片「特效」成蠟筆畫,這樣就好畫多了。很多照片上複雜的邊界和光效都被簡化了,我就可以照著這張「蠟筆」照片臨摹了。
第一幅人物作品是《樂高小可》:
第二幅人物作品是《老爸在普吉島》。本來勾完輪廓還覺得挺滿意的,see:
可是一上色,就變成這樣了(實在有點對不起觀眾,遠遠拍一張圖片,大家知道我就那水平就ok了):
有時候看一些閑書,書上的插圖特別讓我喜歡。比如也是八零後寧遠的《遙遠的村莊》,那一幅幅插圖會讓我回想起我的童年。於是,看書看得乏了,就把臨摹書中的插圖當做一種休息的方式,心情立刻進入一個純情的童年時代,心也會靜下來,沉靜在繪畫的美好過程中。
我不知道焦慮的情緒是不是跟性格有關,或許更多的只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比如要趕時間上班,工作上的事情太多,上班的路上太堵等等。但既然繪畫能這麼有效地緩解焦慮,我何不專註於繪畫的感覺,盡情享受它帶給我的寧靜和美好呢?
作者簡介:小帆愛吃辣,江西南昌人,八零後。就職外企。工作之餘喜愛繪畫,彈琴,看書等,是一枚努力工作,又樂享閑情生活的文藝愛好者。
點贊是對我的鼓勵,轉發是對我的激勵


TAG:我有閑情 |
※繪畫:靜謐與遐想
※談繪畫,無用的繪畫
※繪畫
※英國繪畫:彷彿伸手可觸的靜物
※畫靜心明,畫美流香|鍾安教授的繪畫藝術
※于慧虹:享受音樂與繪畫的美好
※欣賞:梅里西的繪畫藝術作品,一種美的享受
※繪畫 錦鯉 水靜
※「繪畫」鬆動耐看的畫面
※否已繪畫 繪畫工具的介紹
※荷蘭繪畫:細膩的靜物描寫
※美國繪畫:可愛的動物繪畫
※繪畫-何處不畫畫
※繪畫興趣小組感受水彩畫的藝術魅力
※繪畫欣賞·珺方繪畫作品展示
※繪畫欣賞:國王精美扇子繪畫的榮耀
※繪畫的本質就是繪畫
※西班牙繪畫:有質感的靜物
※丹麥繪畫:讓人感動的靜物花卉
※手繪插畫竟也這麼驚艷!頂級的繪畫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