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玉文化——喜上眉梢,金承宋

玉文化——喜上眉梢,金承宋

歷史上,宋遼金元常被作為一組時間單位。其中軍事上以宋最為「積貧積弱」,但文化上,宋卻是絕對的主導。這件金代竹節喜上眉梢玉佩就是很好的見證。

根據文獻,金在滅遼和北宋的過程中,擄得大批北宋工匠,從而將中原玉雕技術帶到轄區內。按照《金史》,女真族除保留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外,大量吸收了宋、 遼典章制度,在祭祀、寶冊、車騎及服飾等方面廣泛使用起玉器。

金代玉器以花鳥禽獸玉佩最為發達,反映出高超的藝術洞察力。而文質彬彬的花鳥題材,正是宋代玉器強項。

受花鳥畫影響,唐宋時期花鳥題材玉器開始增多,尤其在宋代得到長足發展,出現專琢花鳥題材的玉作。不僅紋樣繁多,且大多帶有文人審美情趣,如松竹等。

宋代花鳥玉器注重寫實風格,藝術與生活密切相連,高度統一。既有單一花卉,也有花鳥組合呼應,以達到穩重對稱的效果。這點上,金代玉器承襲得甚為精彩,並進一步發揮創新。

玉雕工藝上,金代基本承襲北宋,同時又具有本民族特點。像這件就體現了他們精湛的鏤雕技藝,層次分明,以浮雕突出重點,以陰線刻畫細部。花瓣向外斜出,花瓣、 葉心翻轉交搭,顯得飽滿華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殊勝和善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玉雕趣聞——招財鼻,狀元郎
夏日-艷杏-蒸栗-螢石
祭祖的高古玉,同氣而異息
玉俑,可不可以貌相?
一隻紅山文化的小Q鳥,展現古人千百年不泯的童心

TAG:殊勝和善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