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破解意識之謎,人腦或在11個維度上運行

科學家破解意識之謎,人腦或在11個維度上運行

人的意識可能是宇宙中的最大謎題,雖然我們已可觸及到時間和空間的最初起源,但對人的意識如何產生,有著怎樣一種運行機制,幾乎還一無所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神經科學家亨利·馬克姆主持的藍腦計劃研究發現,雖然我們已習慣於從三維角度來看待世界,但我們的大腦卻充滿了多維的幾何結構,甚至可能是在11個維度上運行。

人的大腦估計有驚人的860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在每個可能的方向互相連接,形成廣泛的蜂窩網路,以某種方式使我們有了思想和意識。為了破解意識從何而來,研究人員利用瑞士的超級計算機,用代數拓撲的方法,構建了大腦皮層的詳細模型。通過數學模型對虛擬刺激的反應測試,以及對老鼠大腦的實際測試,研究人員可以在單個神經元細胞及整個大腦結構上來辨識神經網路的細節,發現在大腦中存在著不同種類和巨大數量的高維幾何結構,由緊密連接的神經元團塊和它們之間的空白區域(空洞)組成。

這些團塊或空洞似乎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當研究人員給他們的虛擬大腦組織施加刺激時,他們發現神經元以一種高度有組織性的方式對刺激作出了反應。這意味著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神經元的團塊會逐漸組合成更高維的結構,形成高維的孔隙或空洞,團塊中的神經元越多,空洞的維度就越高,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11個維度。而整個過程總是遵循從低維到高維,結構越來越複雜的順序,到最後轟然崩解。就像在沙灘上建一座城堡,從無到有,城堡越來越高,最後又歸於平靜的沙灘。

看起來很熟悉不是?這和宇宙的大尺度纖維結構如出一轍,星系和星系團組成巨大的纖維狀結構,中間是巨大的空洞。不久前的一項研究中,就發現我們的銀河系處於一個十億光年的巨大空洞里,我們是在宇宙寂寞的邊緣地帶,而不是熱鬧的群星廣場。

這項研究提供了大腦如何處理信息的新發現,科學家們猜測神經元結構中的高維空洞可能是大腦存儲記憶的地方,但目前並不清楚這些團塊和空洞是以怎樣的機制形成的,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還需進行更多的研究來確定神經元的多維結構與複雜的意識之間的聯繫。

這項研究發表在《計算神經科學前沿》上。

論文: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ncom.2017.00048/ful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把光變成一種液體,可以彎曲,速度接近於零
彈孔去哪兒了?數學家一句回答讓美國成為二戰勝利者
我們生活在虛擬宇宙中?不,我們虛擬了一個宇宙!
防止異星生物在地球覺醒悲劇,NASA將在月球軌道建深空站
為什麼NASA從火星取回土壤要先放到月球軌道?

TAG:徐德文 |

您可能感興趣

意識科學50年
突破!80年代的幻覺效應最終幫助科學家理解人類意識的奧秘
科學家:破解人類大腦之謎 了解意識的形成與運作成關鍵一步!
科學家無法解釋的5大悖論,第3涉及時空穿越,第1關係人類意識
科學家在人類大腦中發現了新東西,人類的意識之謎正在逐步破解
量子科學家:意識決定物質3600個當下就是1秒就是永恆!
科學家認為人類在死亡之後意識會進入平行世界,開始新生活
世界未解之謎:量子力學解釋,人死之後意識將在另一個宇宙中繼續
人的意識即靈魂?科學家:人在去世之後,意識會去往另外一個世界
人類最終去處是哪裡?科學家:死後意識逃出軀體,或去往平行宇宙
日運05.18|金牛拓展人脈,雙子自我意識過強
奧特曼中5個不常見的人間體,1個已失憶,1個沒有自己的意識
部分科學家相信AI15年內可具備意識 進而反抗人類
宇宙結構與人腦極其一致,科學家:人類屬於宇宙意識的一部分
「蘇門4學士」里,3個詞風與他截然不同,最後1個有意識學蘇軾
死亡後意識去了哪裡?科學家:或許會到一個多維世界
動物意識活動已被破解,科學家:意識是由許多較小成員共振造成
科學家:宇宙可能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它隨時在「監視」人類
「蘇門4學士」里,3個詞風與他截然不同,最後1個有意識學蘇軾!
英科學家:外星人或為人類意識與機器人的結合體,會千變萬化,我們難以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