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遠廟堂之清高 中國歷史上18位隱士的飄逸書法

遠廟堂之清高 中國歷史上18位隱士的飄逸書法

「隱士」一詞則由來已久,較早的提法見於《莊子·繕性篇》:「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後來,荀子又說:「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再後來《後漢書》等史書也均有關於「隱士」的記載,唐代以後的文學作品中這個名稱的應用就更普遍了,如「潛書周隱士,白雲今有期」(元稹《寄隱客》),「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白居易《中隱》)。其實,「隱士」的語義產生的要更早一些,只不過稱呼不同,如《論語·微子》:「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這裡的「逸民」實際上就是「隱士」。

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從孔子這句話我們就大概可以確定「隱士」是指那些憑品行、學識和才能本來可以進入仕途卻主動放棄而退居「江湖」的人。「無道則隱」是產生「隱士」的一個重要政治原因,此外因逃避戰亂、異族入主、仕途不順、厭怠塵俗等而「隱」的也不在少數。但無論「隱」的緣由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留名青史的「隱士」,都非等閑之輩。《南史·隱逸》雲,「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不爾,則與夫樵者在山,何殊異也」,可見,「隱士」群體普遍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品格高潔,並多在文學藝術上有所造詣,也就是說「隱士」多為文人墨客。說到「隱士」,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東晉大文學家陶淵明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寥寥數字其高逸拔俗之致就已表露無疑。

隱士書法家的出現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隱士書家的書風與傳統文人書家有較大的差異,但這正是他們表達自己內心和藝術感受的一種語言,理應得到書法史的尊重。本文選錄歷代隱士書家18人精品力作,以饗書友…

林逋(北宋)

字君復。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詩人。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不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初遊歷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源之孤山,十二年足不及城市。不娶無子,種梅養鶴,自謂「梅妻鶴子」。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逋嘗自為墓於其廬側。年六十二卒,州為上聞,仕宗嗟悼,賜謚「和靖先生」。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並詩跋其書:「詩如東野(孟郊)不言寒,書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黃庭堅云:「君復書法高勝絕人,予每見之,方病不藥而癒,方飢不食而飽。」明沈周詩云:「我愛翁書得瘦硬,雲腴濯盡西湖綠。西台少肉是真評,數行清瑩含冰玉。宛然風節溢其間,此字此翁俱絕俗。」

林逋作品《松扇五詩卷》

倪瓚(元)

元代畫家、詩人。原名珽,後改瓚,字元鎮,又字玄瑛,號雲林,字幻霞子、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滄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等,又曾署名東海倪瓚、懶瓚,變姓名曰奚玄郎,題名詩畫時常用雲林。元大德五年(1301)倪瓚生於無錫梅里祇陀村。祖父為本鄉大地主,富甲一方,資雄鄉里。父早喪.弟兄三人,同父異母。倪瓚從小得長兄撫養,生活極為舒適,無憂無慮,倪昭奎又為他請來同鄉「真人」王仁輔為家庭教師。倪瓚受到這樣的家庭影響和教育,養成了他不同尋常的生活態度,清高孤傲,潔身自好,不問政治,浸習於詩文詩畫之中,和儒家的人世理想迥異其趣。故而一生未仕。

倪瓚作品:題陳惟允《孟郊詩意圖》

黃公望(元)

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原姓名陸堅,又名靜堅,因過繼浙江永嘉黃氏,遂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西老人和凈墅等。關於他名與字的來歷,頗有趣味。因黃公望父親得子後,友人來賀,說:「黃公望子久矣!」,因而黃父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江蘇常熟人。一說浙江平陽人,因他的《山居圖》自題落款為「大痴道人平陽黃公望」。曾做過小吏,因受累入獄,出獄後隱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

黃公望的山水畫,很多創作於70歲以後,在富春江畔創作的《富春山居圖》,用水墨技法描繪中國南方富春江一帶的秋天景色。在構思時,他跑遍了春江兩岸,用六、七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他在創作風格上主張學習前人,並提出見到好山好水就隨時寫生,不被動繪畫創作。作為地位顯赫的富貴文人畫家,王原祁更關注純真的繪畫語言,他"為藝術而藝術"的迷狂心態,值得後人學習。

黃公望作品:《題富春山居圖》

吳鎮(元)

吳鎮,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魏塘人。晚年亦號「梅沙彌」。早年與兄從毗陵柳天驥學習《易經》,相傳他曾賣卜於魏塘。博學多才,為人孤潔清高。一生隱居不仕,所交多為文士或僧道,很少與達官顯貴來往。曾遊歷杭州、吳興等地,晚居嘉興春波門外,隱居養拙,清貧潦倒終身。工詩文,擅畫山水、梅竹、樹石。山水師董巨,墨竹宗法文同,在元代畫壇上獨具風貌,成就卓然,與黃公望、王蒙、倪瓚並稱元四家。其畫風對明清山水畫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書法善草書,筆法古秀蒼勁,風神瀟洒。

吳鎮作品:草書《心經》部分

楊維禎(元)

楊維禎,字廉夫,號鐵崖,別號東維子、抱遺老人、鐵笛道人,老鐵貞、梅花道人等,諸暨楓橋人(今浙江紹興)。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楊維楨出身宦門,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年時代勵學苦讀,32歲(1327年)中進士,任天台縣尹。後調任江西儒學提舉,因交通受阻,未成行。適逢反元兵亂,遂避居富春山,後徙錢塘(今浙江杭州)。張士誠據浙西,屢召不赴。後以冒犯丞相達識帖木兒而徙居松江(今屬上海市)。在松江時與張堰楊謙、廊下陸居仁、呂巷呂良佐等交往甚深,吟詠唱和,詩賦相樂。呂良佐倡設「應奎文會」,他為主評,與天下文人墨客切磋詩文,一時天下學士慕名前來赴會者,不可勝計。明太祖召征他纂修《禮樂》及《元史》,他以年邁為辭,作《老客婦謠》一首,表其不仕兩朝之志。明太祖強之再三,賜安車進京,僅留京百餘日,待修纂敘例方定,即請歸,抵家不久即逝。為官勤政愛民,狷直忤物,多才藝,詩風奇詭,號「鐵崖體」,為元代詩壇巨匠,與陸居仁、錢惟善被稱為「元末三高士」。

楊維禎作品:《城南唱和詩冊》局部

陸居仁(元)

陸居仁:字宅之,號巢松翁,又號雲松野褐,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元泰定三年(1326年)舉鄉試,隱居不仕,教授以終。工詩,與楊維楨、錢維善相唱和,死後與楊、錢同葬千山東麓,人稱「三高士墓」。善書法。有《雲松野褐集》傳世。

陸居仁作品:《跋鮮於詩讚紙本手卷》

張雨(元)

張雨,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名澤之,字伯雨,一字天雨,號句曲外史。年二十餘棄家為道士,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博學多聞,善談名理。詩文、書法、繪畫皆工,皇慶元年(1312),30歲登茅山(江蘇句容縣句曲山),受《大洞經》,豁然有悟,並從王壽衍真人入杭州開元宮。在杭州,張雨得以拜見回吳興為先人立碑的趙孟頫,並侍趙孟頫學書。次年,張雨又隨王真人入覲大都,以詩風清麗名震京華,與在京的趙孟頫、楊載、虞集、范槨等友善,並拜在虞集門下。不久,張雨父卒,在回杭州守廬三年後,辭去杭州福真觀主持,隨茅山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至茅山學道,曾主修《茅山志》。六十歲時他脫去道袍,埋葬冠劍,還其儒身,隱居杭州,時往來於三吳,與楊維楨、黃公望、倪瓚、俞和等文士交遊酬唱。其中受楊維楨影響,思想與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貪圖「一刻春無價」,耽溺酒色,尋歡作樂,晚年的詩風、書風都有朝放縱、恣肆發展的傾向。存世書跡有《山居即事詩帖》、《登南峰詩》、《雜詩卷》等。

張雨作品:《題張彥輔畫詩卷》

王蒙(元)

王蒙,字叔明,一字叔銘,號香光居士、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王蒙是趙孟頫的外孫,趙孟頫的女婿王國器(德璉)之子。自幼受到外祖父趙孟頫、管道昇及母舅趙雍、趙奕等人的熏陶,詩文書畫皆有家傳。曾一度任官,後來棄官隱居於臨平(今浙江餘杭)的黃鶴山。元朝滅亡後,王蒙山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廳事,與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案發被捕,王蒙也受到牽連下獄,死於獄中。

王蒙博學強記,詩文書畫都有很好的功底。其繪畫主要師法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畫面構圖繁複周密,縱逸多姿,筆墨繁密松秀,自成一家。他的畫從各種手法表現江南林木的蒼鬱茂盛和濕潤感,是元代具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大師,明清及近代畫家幾乎都學過他的畫。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同稱為「元四家」。

王蒙於書法造詣極深,一是家學所傳,二是天賦超人。他主攻山水,但他自小十分重視書與畫的關係,這是他刻苦攻書的潛在因素。流傳至今的書作,風格大多似趙孟頫。倪瓚曾有詩讚其:「筆墨精妙王右軍,澄懷臥遊宗少文。王侯絕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蒙作品:《愛厚帖》

陳繼儒(明)

陳繼儒,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人。諸生,年二十九,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著有《妮古錄》、《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

陳繼儒作品:《張子房留侯贊軸》

傅山(清)

傅山:字青主、僑山、公它等,名號甚多,入清後又名真山,號朱衣道人、觀化翁,山西陽曲(今太原市)人。崇禎年間曾以一介布衣,發動諸生數十人上書為山西提學袁氏訟冤,勇挫閹宦權奸,後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後,又與顧炎武等人秘密從事反清活動,並曾被捕。在獄中「抗詞不屈,絕食數日,幾死」。康熙年間,朝廷開設博學鴻詞科,傅山時已七十二歲,地方官逼其進京應試,他稱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門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試,特封「中書舍人」放還,他既不謝恩,亦不接受,出京時,送行者途為之塞,其性情志節可見一斑。

傅山通曉經史、諸子、釋老之學,著有《霜紅龕集》四十卷。長於書畫,精鑒賞,並開清代金石學之源。同時他又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學家,在文學藝術上他更是一位富有批判和創造精神的思想啟蒙先驅。「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的藝術主張,三百多年來一直備受推崇。

傅山作品:《行草足夢中句七言詩》

八大山人(清)

朱耷: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為明朝皇族江寧獻王朱權的後裔,是第九世孫。明亡後,遭國毀家亡之難,心情悲憤,便裝啞扮傻,在門上貼個大啞字,不與人語。23歲削髮為僧,取法名傳綮。由於長期積憂抑鬱,遂患顛狂之疾,顛態百出。清代著名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號之一。

朱耷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簡筆寫意花鳥畫,以獨特的面貌,開一代新風。他的書法亦與他的繪畫風格相似,極為簡練,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變成渾圓朴茂的風格。

近人研究八大書法,追其師承淵源眾說紛紜。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寵等等,終如尋其書畫師承,至今無一定論一樣。據王方宇先生考證,最初,八大山人受歐陽詢的影響很深,稍後學董其昌的行草,又轉入黃庭堅的誇張開闊等,多方探索,再追尋魏晉人書法的氣質,終於參用篆書筆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

八大山人作品:《行草斗方

歸庄(清)

歸庄,一名祚明,字玄恭,號恆軒、鏊鉅山人等,崑山縣人,流寓常熟。系歸有光曾孫,歸昌世之子。十四歲時補諸生,博涉群書,善書,工畫墨竹,嗜酒,放浪不覊。與顧炎武齊名,時稱「歸奇顧怪」。終年六十歲。《崑山新志》稱他工諸體書,壯年所作行草直追兩晉。

歸庄作品:《七絕題畫詩》

金農(清)

金農,杭州人,久居揚州,揚州八怪之一。號冬心先生、江湖聽雨翁、金牛湖詩老、老丁、古泉居士、竹泉、曲江外史、稽留山民、蓮身居士等。早年讀書於何焯家,並與丁敬相交。他嗜奇好學,工於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鑒別,他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至千卷,性好遊歷,「足跡半天下」。乾隆元年(1735年)薦舉博學鴻詞落選,入京未試而返。後以賣畫長期居住揚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衰老窮困而死,終身布衣,生活清苦。

他創造的「漆書」,橫畫寬厚,豎畫瘦削,渴筆時見,形同刷字,別具特色,至今仍有較大影響。

金農作品:《楷書扇面》

龔賢(清)

龔賢:字半千、半畝、清涼山人等,祖籍江蘇崑山,流寓金陵(南京),為清初著名山水畫家,「金陵八家之首。他隱居在清涼山半畝園「栽花種竹,足不履市井」,每天早晨,他看見樹葉上的露珠,濕潤的樹林和中午的樹林不同。江南煙雨,六朝的氣息,夢幻一樣美麗的山巒,長江沿岸的淺灘疏林、孤帆遠影,都成了他追求的美好的象徵。龔賢的山水畫,特淡遠蒼秀,如不食煙火人長嘯千仞之岡,濯足於萬里之流;山林氤氳,草林華滋,氣韻生動。書法為畫名所掩,作品多興緻所至,用筆變化豐富,氣勢奪人。

龔賢作品:《題山水冊頁》局部

査士標(清)

査士標,字二瞻,一號梅壑散人,懶老。安徽休寧人,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畫家,書法家和詩人。他是明諸生,入清便不應舉,專心書畫。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跡皆有,遂精鑒賞,他的山水畫,筆墨疏簡,風神嫩散,氣韻荒寒,晚年畫風突變。是明末清初新安派「海陽四家」(江韜、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之一。他的書法以行書、草書見長,書出米、董,上追顏真卿,頗得精要。時稱米、董再生,名重天下。行筆俊逸豪放、神韻深邃。

査士標作品:《行草書詩冊》局部

汪士慎(清)

汪士慎:字近人,號巢林,溪東外史等。排行第六,人稱「汪六先生」。嗜茶如命,號稱「汪茶仙」。安徽歙縣人。久居揚州。為揚州八怪之一。工繪畫書法,金石篆刻,善隸。六十七歲時雙目失明,乃作狂草,自號「心觀道人」,金農稱其「盲其目不盲其心」,清貧一生。行書《七古一章》為汪氏四十歲時書,清勁爽朗,生動有致,透出剛介自在之精神。

汪士慎作品:《隸書七言聯》

鄭燮(清)

鄭燮: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江蘇興化人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他創造的「六分半書」,篆隸楷行草雜糅,如「亂石鋪街」,別具特色。

鄭板橋作品:《行書金農詩》

黃易(清)

黃易: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樹穀子,監生,官濟寧同知。嘗有聲幕府,以詩筒畫筆,與簿書迭進,不廢風雅。工書,嫻熟隸法。隸書摹《校官碑額》,小隸有似《武梁祠題字》。精於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廣搜碑刻,繪有《訪碑圖》,並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故隸法中參以鐘鼎,愈見古雅。撫印為丁敬高弟,有出藍之譽,與丁敬並稱「丁黃」,為「西泠八家」之一。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雋,以澹墨簡筆寫取神韻,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惲壽平。官濟寧時,一花片葉皆能於質庫易錢。間作墨梅亦饒逸致。

黃易作品:《臨郭有道碑》

隱士書家群體的出現為書壇增添了勃勃生機,或反叛,或糾結,或癲狂,或放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與當下的世界對話,既是合「自然之冥契」,也為一味迎合、不思突破的傳統書風敲響了警鐘。他們的書風或高逸,或放逸,或冷逸,在當時的社會很難被人理解,但在今天卻愈顯彌足珍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王雪濤 花鳥畫創作技巧
絕不敢相信這麼工整的楷書出自他之手
清初四僧 弘仁山水畫作品欣賞 一

TAG:藝術luo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18位著名隱士的書法,這才是中國書法精華
中國歷史上十大隱士高人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十大隱士
千古隱士-陶淵明
中國繪畫里的十大隱士
中國歷史中最為神秘的十大隱士,鬼谷子僅排第九位第一為上古神人
《歸園田居》-高潔隱士陶淵明
中國最負盛名的隱士名山
昭陽書院:隱士
笑傲江湖有三位隱士,小隱居于山林,中隱游於市井,大隱立於朝堂
中國古代隱士背後的文化內涵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天下隱士之歌
終南山隱士茶法
金庸筆下四大隱士高人:兩位是少林和尚,兩位絕世劍客
王維《竹里館》——隱士的寂寞
後漢初的三位隱士—嚴光、王霸、周黨
《飲酒》-隱士陶淵明
日本「現代魯濱遜」結束29年孤島生活 成世界上獨居時間最長「隱士」
快樂的隱士之歌
鶴鳴九皋:1000多年前有位隱士下象棋竟然贏得了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