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常出現這些現象,多為疾病的信號,媽媽要注意!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漫畫育兒知識,媒體轉載請聯繫本作者,歡迎轉發分享。
寶寶睡眠時,一般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水,呼吸均勻而無聲。有時,寶寶臉上呈現出各種喜怒哀樂的表情(尤其愛笑),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如出現下列情況,寶寶可能得了不同的疾病,媽媽們要多加留意哦。
1.夜驚
寶寶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目坐起,煩躁不安,面呈恐怖狀。有時喊叫。夜驚並不一定只是發生在夜晚,白天也會有此種現象。
如果偶爾出現這種情況,不能視其為疾病。可能與孩子睡前聽到緊張和興奮的故事,觀看緊張、興奮、驚險、恐怖的影視劇,或因初次離開父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等原因所致。但如果發作頻繁,或出現「夢遊症「則很可能是早期癲癇癥狀之一。
2.流口水
1歲以內的寶寶口水較多,可在睡眠時弄濕枕頭。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7—8個月口水會逐漸消失。這是正常的現象。
如果孩子口水一直不斷,或孩子過往並未有流口水的現象,突然流了起來。可能是慢性鼻炎或感冒的前兆。少數因先天發育不全而導致的流口水則另當別論了。
3.斜頸
寶寶睡眠頭往右偏,下巴則轉向左側。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往往用枕頭、衣物把右側墊高,迫使孩子改變體位。
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2個月後,孩子一側頸部會出現明顯疙瘩,醫學上稱之為「斜頸症」。
斜頸易被忽視,若家長發現晚了,不利於治癒。頸部疙瘩雖能消失,但肌肉卻變成一條無彈性的纖維帶,頸部活動會由此受到限制,造成終生遺憾。
4.面部潮紅
若寶寶入睡時煩躁、磨人、入睡後全身乾澀、面紅、呼吸粗且快,脈搏超過了正常寶寶預示著孩子即將發燒。
各年齡段寶寶脈搏,家長可作為參考
新生嬰兒:140次/分
3—4歲:105次/分
5—6歲:95次/分
7—8歲:85次/分
5.大汗淋漓
不論白天或夜晚,寶寶入睡後大汗淋漓,睡眠不安,鹵門不按時關閉,便是患了佝僂病。
6.哭鬧抓耳
夜間睡覺時哭鬧,時常搖頭,用手抓耳朵,有時還伴有發燒。此時,寶寶不是患了濕疹、外耳道炎,就是得了中耳炎。
7.搔抓臀部
孩子入睡後,不斷用手去抓撓自己的小屁屁,而肛門周圍可見到白線頭樣樣的小蟲在爬。無疑,寶寶得了蟯蟲病。
有的寶寶甚至到5歲之前,由於不會說話或不會用語言表達,或語言表達不完整,再者由於貪玩,致使有的寶寶身患疾病父母還不知道,貽誤了治療。有的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寶寶睡眠中觀察到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得病。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願我們做父母的對他們多一點留意,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健愉悅地成長。
幫媽簡介: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不安分的我自學插畫變身小畫家,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漫畫育兒知識科普。願我是你三觀一致的好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我的微信公眾號:「孕嬰幫幫」(ID:yunying-bang)。


※全新的兒童智能模式,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看到不該看的了
※我國首隻人工飼養的海象生寶寶 嚇壞自己
TAG:寶寶 |
※寶寶睡覺出現這幾個現象,都是「我不舒服」的信號,寶媽要留意了
※當寶寶睡覺出現這幾個反常現象,父母就要注意了,那是寶寶不舒服
※寶寶出現這4個現象,可能是白血病的先兆,媽媽要當心
※寶寶睡覺時的這3種情況,可不是正常現象,寶媽需要注意了
※寶寶睡覺有這幾種「異常現象」,都是正常的,媽媽不用擔心
※寶寶睡覺時的這些異常現象,可能是疾病的徵兆,家長要重視
※寶寶出現過這些「奇怪」現象,但是奇怪不等於病,寶媽不要犯尷尬
※如果剛出生的嬰兒出現了這2種現象,准媽媽們不要擔心,這是正常現象!
※這4種現象很多媽媽都會以為是寶寶生病了,其實是正常現象
※寶寶睡覺打呼、驚醒正常嗎?遇到這樣的現象,寶媽可要當心了
※如果新生寶寶出現這6種變化,媽媽不用慌,這都是正常現象
※寶寶熟睡後常出現這3種現象,多半是生病的信號,家長別大意
※懷孕身體出現這些現象,別大意,是寶寶在說生病了
※嬰兒便便出現這些現象,父母們可不要大意了,這是寶寶的求助信號
※糖尿病人要是出現這四個現象,那就真的很恐怖了!
※寶寶出現這3種怪現象,寶媽視情況而定,不要過於緊張!
※寶寶如果睡覺時有這些現象,媽媽別不在意可能寶寶應該生病了
※老中醫提醒:從舌頭看疾病!如果出現這種現象,一定要注意「心臟病」!
※這些現象說明寶寶沒吃飽,新手媽媽要注意
※准媽媽身體出現這些現象,那麼就是懷孕初期的特徵,可要注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