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淡閑沙溪順水流

淡閑沙溪順水流

一直欠沙溪篇遊記,我相當喜歡的一個小鎮,當大理、麗江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裝逼的時候,在兩城之間,居然還留著這樣一個真正古老的小鎮,清新淡漠,與世無爭。的確,古鎮很古,無論是人是景,都古到了骨子裡面,喜歡這樣的山清水秀,日子安靜,呆在這裡就不想離開。

從劍川到沙溪只有三十多公里,慢慢開車也就是大半個小時的路,要經過劍川的石寶山,我們躲清閑,不想爬山,此行的前一天穿越了瀾滄江,實在太累,只想在沙溪古鎮里閑著。

畢竟是大假,人還是有點多,但沒想到的是客棧的房價也不算貴,不多的小館子吃飯雖要排隊,菜價卻也不高,甚至比起城市裡的館子還要便宜些,在麗江、雙廊被宰怕了的我們,吃住在沙溪頗為吃驚,於是就有著淡淡的喜歡。

沙溪小鎮沒有多大,像一個田字格,東邊一條河,河上有古橋一座,叫玉津橋,石板斑駁,連接遠方的山谷,橋下流水潺潺,滋養著這片土地,秋天將近,河邊垂柳輕柔,腳下的土地盛開著格桑花,遠山近墨,小鎮被群山環抱,冷清的存在著,不願意生長。

古鎮的中央是標誌性的建築古戲台,也叫四方街戲台,很是有一些年頭了,上下三層,青磚磁瓦的磚木製結構,飛檐高挑,高大偉岸,內頂木檐精細美觀,呈由下而上的八卦圖型,異常精美。最早認識沙溪就是從這個檯子開始的,後來不少朋友陸陸續續的來,拍下了許多大片兒,最好看的是電妹拍的星空,腦子裡就刻下了這裡的傳奇。

鎮里橫七豎八的街道統一叫做寺登街,從村口大石頭刻著名字,直到古戲台的四方街,一路小坡下行,路邊一條小溪,歡歡騰騰地向向下流,小橋人家,多是管子和客棧,下段有酒吧,路上有小攤很隨意地賣著各種旅遊產品。走到戲台的小廣場,幾棵超級大的樹,樹枝繁茂,立在興教寺的門口。興教寺歷史悠久,建於明代,地方不大,要收門票的,於是只在門口看了兩眼,便坐在廣場邊的長凳上看人。

我就只想在這裡好好閑哈,用了兩天時間,把這個鎮子里的每條路走了兩三遍,離開時不但熟了路,連路上的每條狗都熟了。沙溪的狗和沙溪的人一樣慵懶,不是爬在客棧門口閑,就是爬在路中間閑,偶有打情罵俏的小夥伴,最多也是在廣場上跑跑。

場上除了遊人之外,還有趕馬的。最有趣的是一位穿著白族服裝的阿公,聲音大,廢話多,隨時都在嚷嚷,「我是大理阿鵬哥,一無所有,只有這匹馬。」看見有人就拉人,騎他的馬,起步價六十塊,遇到砍價的就降,最後二十塊也能成交。還有個被稱為「老爺」的人,街子上都這麼叫,帶氈帽,穿漢服,金邊墨鏡,騎在馬上到處溜達,也不走遠,像個當地的文化人,可是一雙花襪子露出來,出賣了他的俗氣。我觀察了他一早上,硬是沒看出他是在幹嘛,是遊玩還是在表演?

然後就是小攤和館子,大多當地人,他們操著當地方言和普通話,淡閑地做著生意,沒多高傲,也沒多卑微;開酒吧的大多外地人,不算多,酒吧都挺有個性,走進去看看不點東西他們也不會太驚奇,依然懶懶地玩手機看電腦,如果你要坐下來,他們才能飄然而至。

沙溪就是這樣了,聽說有台灣人來這裡買了個老樓,要打造出絕世的精品客棧,我看都不想看,小心變成了另一個雙廊。真是,在此刻這樣物慾橫流的年代,還有個地方保持著古老和淳樸,這種淳樸是不是故意營造出來的,而是流淌當地人的心中,是一種骨子裡的不妥協,就相當不易了。

萬事萬物終有因,一草一木皆有靈,小鎮沙溪,就這樣閑淡淡地順時光流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挨我玩 的精彩文章:

TAG:來挨我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