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回顧:當人工智慧遇到視頻,會有怎樣的前景和未來

回顧:當人工智慧遇到視頻,會有怎樣的前景和未來

Xtecher【錯別字基金】溫馨提示:如果您在閱讀過程中發現錯別字,請在文章底部留下說明+聯繫方式,我們會立刻發給您5-88元隨機紅包一個,同樣的紅包會發給文末留言點贊最高者。

作者|趙心源

編輯|陳光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家對娛樂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最初的在線視頻改變了中國人的娛樂生活,並未從本質上改變極少數內容生產者向廣大觀眾單向輸出內容的模式,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變革由技術創新所推動,近日,2017愛奇藝世界·大會在北京閉幕。在開幕式現場,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正式發布了愛奇藝全新的企業願景——「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其中,人工智慧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愛奇藝CTO湯興在世界大會的智能分論壇上進行了演講,結合愛奇藝的創新實踐,詳細闡釋了AI對於視頻網站的價值。他認為,人工智慧和娛樂向結合,會帶來新的想像空間。在娛樂生態的開放平台中,內容生產者將與用戶實現無縫互動,同時,AI技術在內容端輔助視頻創作,在用戶端提供創新的應用和個性化的服務。

那麼,人工智慧+視頻,未來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愛奇藝每天移動端的DAU在整個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領域成為第一名,整個月度的DAU,在整個視頻行業排名第一;在線時長在中國互聯網排名第二,僅次於微信。同時,泡泡社區的DAU目前已經達到6000萬。面對海量的數據,愛奇藝將會如何發展。在演講中,湯興表示AI所有核心是為了理解內容,理解用戶,同時通過運營,把二元體融為一體。並從內容、用戶、運營效率方面闡述愛奇藝在智能行業做的一些工作,並特別提到了「愛奇藝大腦」以及「創新實驗室」。

在內容層面上,愛奇藝通過文本、聲音、圖像、視頻角度介紹其所在的工作。在用戶層面上,觀看、互動、創作、購買角度進行闡述。

讓機器人理解內容

愛奇藝的大腦能夠以人類的方式理解一句話,從而能夠在搜索中給出用戶真正想要的結果,如李晨女友演過的電影是哪些。愛奇藝可以通過AI技術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中文視頻搜索引擎,每天的分發量超過3億,還發布了以圖搜劇的功能,能夠直接找到這個圖片出現的影片以及出現的時間。

理解完文本之後,接下來最大的挑戰其實是理解視頻本身,要把視頻分解成不同的鏡頭,每個鏡頭分解成不同的畫面,從而達到該目的。這個過程中使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它在各個行業都非常多的應用,娛樂行業也是如此,和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鏡頭存在變化,要進行理解和切割,分析不同鏡頭間的關係,人臉不一定是正面,可能會被被遮擋,也可能處在昏暗的環境。但愛奇藝依然可以追蹤一個演員,這樣做能夠讓用戶在視頻里只看某一個演員出現的場景,能夠分析齣電視劇中每一部劇這個人出現的時長,由此你能知道當前戲份最長的演員是誰,每個用戶觀看他的時長是多久。同樣,我們能夠分析每個人的一些屬性,無論他的高矮、胖瘦、髮型、性別,這樣可以對人群進行區分,以及可以用來做後續的商業。

愛奇藝在情感識別上也花了很大的工作,情感識別系統可以識別高興、恐懼、驚訝、悲傷、生氣等喜情緒,甚至可以進而識別他的所有行為,他在擁抱,還是在親吻、跳舞、吃飯。通過這種行為分析,可以把某個人分布在各個地方的各種行為融為一體,誕生一個新的視頻,這是後文所說的用AI輔助內容的創作。

隨著AI對內容的理解,它可以對視頻進行描述,通過把視頻進行鏡頭的拆分,然後對鏡頭進行進一步的分類,進而給視頻的和鏡頭打上智能化的標籤,理解這個視頻究竟是屬於哪個分類,為後期個性化視頻推薦最堅實的基礎。

在識別視頻後,愛奇藝還需要理解用戶的喜好,用戶觀看時長固定時,希望將時間用在消費感興趣的內容,而不是尋找內容上。愛奇藝通過意圖識別,行為建模和機器學習進行了完善的輿情分析,給用戶推薦個性化的內容和相應的反饋,最終模擬出精準的用戶畫像。

會上,愛奇藝發布了新的產品「愛奇藝指數」,可以看到所有內容在愛奇藝上播放的數據的整體分類和挖掘的情況。如播放量分布,地域的分布,用戶最喜歡的場景有哪些。

同時,內容創作者能夠知道每個明星在這部視頻中出現的時長,而它真正反映了用戶對這個明星的感知到底有多長。由此誕生了另外一個產品——明星排行榜。我們不光要分析用戶的觀看數據和整個互動數據,我們還希望知道他在社交網路中對這個內容的評價,以及他們關心的著重點,愛奇藝有相應輿情分析的工具,能夠幫助內容創作者和宣發的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人群的定向和內容的宣發。「愛奇藝指數」集成在愛奇藝號的平台中。未來,所有的內容生產者都可以通過這個指數看到內容消費的全部情況。

讓AI幫助創作和運營

傳統的藝術家創作內容是通過對用戶的理解選擇符合這個用戶群的內容,之後讓用戶來消費。AI如何輔助內容創作者進行創作是要研究的方向。通過AI可以挑選出真正優秀的情節。現在是在短視頻爆發的時代,非常火的是5分鐘看一部電影,3分鐘看一個故事,短視頻的產生需要很強的製作能力,未來如何自動化的產生短視頻。

愛奇藝通過AI,對用戶的播放量、互動量、社交傳播的方式,以及對明星,對場景的分析,可以自動的把優秀的片斷提取出來,打上智能標籤,通過用戶觀看行為後期的範圍,以及語義分析,自動生成短視頻。

愛奇藝還能基於深度學習的多時間窗口進行VV預測,將預測和票房實際進行多維度分析。

愛奇藝從2014年起開始建立反作弊系統,遏制刷量,保證平台的真實性。

愛奇藝大腦的發展

湯興在接受記者的群訪中談到了愛奇藝大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組成的形式。

愛奇藝大腦在公司內部會幫助創作、宣發,尤其是內容的購買。AI不是替代人,而是利用科技的手段來幫你把事情做的更好,有些機器做的比你更好,但是機器有很多事做不了,比如說創造力。而且從不遠的將來我覺得也不能完全能解決的問題。機器永遠是邏輯,自學習還在慢慢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提升運營效能,另一方面是完成我們整個業務的決策,還有一方面是了解用戶的喜好,服務好用戶。

愛奇藝在推動各個業務線的發展,在內部,針對每個業務線也有專門的大腦產生,叫做BI系統,它會給相應的運營部門他需要的所有的數據、建議,以及預測。傳統的數據分析只是給他報表和分析結果,但並不會幫他來預測怎麼樣做是對的。愛奇藝在內部做了大量的預測工作,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樣的內容和形式在愛奇藝會受歡迎,平台有它的屬性,在愛奇藝受歡迎的在別的地方未必受歡迎。所有的內容創作,包括購買,包括我們的合作,都和我們的用戶屬性和平台屬性是直接相關的,而這些都是靠愛奇藝大腦在內部做業務相關方面的驗證和推動。

愛奇藝實驗室

湯興表示,AI最強的需求是第一要有強大的數據;第二,要有強大的計算量;第三,要有真實的行業的前景。AI最終一定要通過行業落地。愛奇藝和很多機構和合作夥伴一起,合作成立了實驗室,合作夥伴包括百度、英特爾,自動化所、中科大、杜比、Media、山東大學等,把整個愛奇藝的音頻、視頻、商業智能、文本的研發團隊合為一體,同時通過和業界各方面的合作。

杜比實驗室全球高級副總裁John Couling在會上發表了演講,他提到,杜比實驗室和愛奇藝一起攜手從藝術創造到工作室都有合作,能夠讓我們整個世界更好的體驗音效、聲效,也使我們有更好的技術和藝術創造,這種合作夥伴的關係一直在持續。如何能夠實現這種互動和置身其中的體驗呢?首先聲效和圖像給他一種真實的感受。

那麼,如何創造這樣一種特殊的聲效、視效呢?杜比有神經的實驗室,在實驗室里可以給大家播放一些視頻、音頻,可以測試大家的腦部活動,檢測心跳,讓大家置身其中、有更好的體驗。這種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去了解,去理解,在這實驗室裡面,杜比實驗室呢個更好的了解我們的大腦是如何來接受視覺、聽覺的這些信號和信息,以及如何解讀看到的圖片,還有聽音樂,如何創造這種環境,因為研究者需要了解大腦工作的原理。

John Couling還說,杜比實驗室和愛奇藝合作已經四年了,有共同建立的測試中心,他們和愛奇藝合作非常的開心,因為愛奇藝一直以來致力於創新,同時也致力於為觀眾提供最優的影音的體驗,所以他們也致力於和愛奇藝共同合作,為大家提供更優的體驗。

湯興也介紹了創新實驗室,原來不同的部門會負責不同的範圍,後來希望把所有的團隊結合在一起,現在發展過程中發現團隊的交叉越來越多,需要更緊密的配合。同時,愛奇藝還發現光靠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AI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使它需要更多的科技人員的投入,也需要對這個行業更深的理解,這是為什麼要結合這個行業周邊更多的研發的機構的原因。

以輿情分析為例,它對內容的宣發會有很大的影響,以前很多都是靠人工來判斷輿情,現在會通過自動化分析。以前這是靠更多的外包的公司或第三方的已經量化的指標,現在我們會有更人文的指標來做判斷。前段時間有一部片子,通過輿情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用戶更關注演員本身,宣發這個電影在講什麼,不如直接說他演的劇情。每一部視頻,用戶的關注點都不一樣,要根據關注點去宣發。

藝術創作中AI只是輔助

內容引導技術,創業者要引領用戶

Xtecher還採訪了眾多嘉賓:如《百鳥朝鳳》這類有內涵的文藝片,排片量和票房通常要比商業篇低。但是人工智慧是從影響力來判斷,而不是「藝術價值」,會不會讓一些很優秀的作品會被大眾忽略掉?

對此,中影國際文化傳媒公司董事長、CEO唐季禮表示,我認為人工智慧對於影視作品的藝術評價,現階段僅作為一個參考。我們可以用科技的手段去支撐我們去擴大我們想像力,來創作一個內容。最終是誰負責創作人物、感情和想像,可想像的空間非常大。有可能十年後我們就做不了導演了,會有機器人導演出現。人工智慧可能大數據把現在全球所有的動作片、所有的文藝片、愛情片全部列了數據,把他的感情線、故事全部都理了一個數據以後,他再把票房的數據再比一下,就會把劇本創作出來,並選擇最合適的明星,以及執行導演的操作,也有這個可能存在。

聯想集團副總裁、技術戰略與創新平台總經理王茜鶯認為,或許很快就會有數字化明星的出現,而且完全是定製出來的。

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山東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陳寶權對唐季禮的觀點進行了補充,從我過往的經歷來講,影視科技的發展實際上是內容引導技術,即使是做技術的人也是非常尊重這一點,像從盧卡斯《星球大戰》,他的創意當時的技術是無法實現的,他想像的效果不停地在啟發我們做技術的人去實現,甚至每次寫一個技術申請書的時候,我們都要引用一下《星球大戰》中的想像。所以唐導你千萬不用擔心,我們還有很長的路來走。但是內容和技術的握手還是挺重要的,導演擁有很好的想像力,在了解技術的可行性後,二者想結合,實現自己的想像,達成很好的合作關係。

Xtecher還問道,我們如果我們一直根據用戶已知的喜好去創作,我們的創新在哪裡?我們的內容是要根據用戶的喜好去創造新的內容,還是說我們要創造一個新的內容來引領用戶?

唐季禮表示,我認為還是要創造者去引領用戶,技術幫助我們更好創作,二者是一個很緊密的合作關係。我在創作一個未來的2035年的國際反恐的電影,就需要上網去找很多信息,2035年,世界大概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還要通過數據分析,有哪些內容用戶是否看過,或者沒看過。我們把它整合成一個故事,看看怎麼吸引人。二十多年已經不用演員,來用動漫做過電影,以後可以不用演員?我覺得人工智慧塑造、打造人物,或許有很好的發展。其實我們現在在創作,也在用很多AI來幫我們大開腦洞。

━━━━━

封面來源:趙心源 排版:陳光 校對:趙心源

━━━━━

Xtecher官網平台現開通認證作者,

(添加好友請註明公司、職位、事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techer 的精彩文章:

用「AR+頭盔」解決傳統摩托車痛點 Revdo要做一款真正實用的產品
芯盾時代:致力於身份認證安全的領軍者
世界傑出華人獎張首晟:先立一個小目標,創造谷歌般的奇蹟

TAG:Xtecher |

您可能感興趣

據說,遇到喜歡的人的時候都會有這些反應
後來的我們,會遇到更愛的人
當人工智慧遇到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若是再遇到前任,你會做出怎麼的舉動,女人們的回答驚呆了
看似普通的「上火」,人人都會遇到,你用對葯了嗎
當你遇到對的人,會有這三種感覺
遇到對的人,會有的三種感覺
在遇到對的人之前,總會遇到錯誤的人
有一種鬼叫「王鬼」,他經常回來看親人,他一回來看,這些人就會遇到一些災難,會出事
遇到對的人,才會把真心交出來的星座
遇到對的人會有什麼感覺?
街頭遇到了明星,你是否感覺和電視上有所不同?
經常說與人為善,但是要看對誰,遇到這樣的家長直接懟回去
有對象了,但是遇到更喜歡的人 你會怎麼做?
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這裡有你的想說的故事嗎?
遇到錯的人才能遇到對的我
在遇到錯的人時,女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當你遇到對的人時的感覺
當鳴人遇到路飛,如果他倆進行一場大戰的話,誰會是最後的強者?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