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涅槃為修行最高境界 戒、定、慧三學為方法

涅槃為修行最高境界 戒、定、慧三學為方法

葉蘭慧

昔日,詩人郭沫若一首膾炙人口的《鳳凰涅槃》,讓人們在「涅槃」與「浴火重生」之間划上了等號。

但在佛教中,涅槃的意義,卻與「浴火重生」大相徑庭。

涅槃,指的是滅生死、滅煩惱,從而達到解脫無為的境界,即不生不滅。

「涅槃」的漢譯為「圓寂」,「圓寂」一詞的產生極有講究——功德圓滿是謂圓,業障滅盡謂之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佛教認為,眾生所有的行為、語言和意念都會招致業報,行善就會得到善報,作惡就要承受惡果。而得到了善惡報應的眾生,又會在新的生命活動中造作新的業,導致新的報應。

眾生就是這樣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道之中輪迴不息。在六道中輪迴的眾生,具有無盡的痛苦和煩惱。眾生一切煩惱的根源,在於有慾望,而慾望的產生,直接源於人的無知。

所以,人們只有擺脫了無知,才能從根本上去除慾望和痛苦,跳出六道輪迴之外,進入一種沒有煩惱、沒有痛苦、不生不滅、永恆寂靜的涅槃境界。

關於涅槃含義的解說,小乘經論認為有「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兩種,而大乘學者認為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和「無住處涅槃」共四種。

有餘涅槃,指的是涅槃後仍存有不徹底的心念,是羅漢的境界。一個修行者證得了阿羅漢果,則業報之因已盡,而身體仍然存在,要受世間風雨、飢餓等痛苦,故曰有餘涅槃。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後,擺脫了煩惱,達到了涅槃的境界,但身體尚在,這也屬於有餘涅槃的範疇。

若肉身已死,斷絕了一切想念,則一切果報也就完全不存在了,這樣就得到了無餘涅槃。無餘涅槃是佛的境界,釋迦牟尼佛雖然早已證得無上菩提,但在80歲時,於娑羅樹下入滅,方才進入了無餘涅槃。

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指的是一切有情平等共有的真如法性。真如是一切現象的本質,故稱自性,真如不生不滅,本來寂靜,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有情雖有聖凡的分別,但本具的真如法性無異。真如和一切法相既非一亦非異,但都只能憑聖者的內證,並非語言文字和思想概念就能描述,本性寂靜,故稱涅槃。

無住處涅槃,即是雖然已經斷除了煩惱障,但是尚未能斷除所知障,所以仍然有法執,不住生死而住涅槃。大智大悲時常並起,由於大智所以超脫煩惱;由於大悲所以不舍眾生。本體雖然寂靜,大用卻能無邊,所以能夠利樂眾生,盡未來際。

關於涅槃的道理屬於滅諦,現在你提的如何達到涅槃的境界的問題屬於道諦。道諦以涅槃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煩惱為消滅對象,以 。

一、戒,是防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五戒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類,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彌持的戒;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當初僧伽成立時,沒有約制團體的一定規律,其後隨著問題的發生而隨時制戒,到佛逝世前已制定了二百多條。

二、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即不瞌睡)又不紛馳的安和狀態。這是印度一般宗教徒所必習的,尤其是佛教徒修持的必要條件。由於定,身心遠離愛欲樂觸等的粗分別,逐步發得身心輕安,終於能夠把心——精神思想集中於任何一境之上,寧靜安穩不受擾亂,進而引發一種無漏的智慧。定有世間的四禪和四無色定,有出世間的九次第定、三三昧等,從定而後能引發慧。

三、慧,是分別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與共相(一般性),通達四諦的道理,而有斷除迷惑證悟真理的作用。戒、定、慧三學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修行法門,共稱三十七道品。

這裡不一一介紹,僅簡略介紹一下八正道:

(1)正見,就是於一切法上見到無常無我緣起四諦之理而明確認識它,使成為自己的知見;

(2)正思維;

(3)正語;

(4)正業,是使自己的生活行動受正見的指導,使身口意合於法的法則;

(5)正命,是正當的生活方法,反對詐欺仗勢騙奪他財以養自己的邪命生活;

(6)正精進,使身口意毫不鬆懈地努力向正見所指的目的前進;

(7)正念,經常憶念著正見,使正見不忘失而經常現前;

(8)正定,在正見指導下修習進入無漏清凈的禪定。

當知夢想,根本是由本覺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滅一分夢想,即證一分真覺(如鏡子去一分塵埃,即現一分光明),乃至全滅全證。至此則一切功德無不復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無不畢竟空「寂」,是證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白馬寺開光日記 的精彩文章:

家裡不聚財怎麼辦 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
居家風水不佳 化解婚姻不順秘訣
佛說影響命運的四個要素 因、緣、行、果

TAG:佛教白馬寺開光日記 |

您可能感興趣

修行境界之涅槃之境
學佛隨談:修楞嚴大定證入涅槃境界
慧律法師:契入涅槃的兩個方法
佛教根本思想、佛法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法義文摘:環境塑造人,極樂無為涅槃界
六祖為行昌解涅槃經
屈臣氏弱化國貨的品牌調控法,飲鴆止渴還是鳳凰涅槃
歐國聯英格蘭戰西班牙首發:世界盃金靴領銜 曼聯飛翼涅槃重生
《武林三》轉生玩法曝光 涅槃轉世威力無敵
三界導師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
世界最著名的涅槃重生建築:波蘭全城重建,最近的是美國這座
靜波法師:何為涅槃
曼聯內亂反而是紅魔涅槃的機會!高層必須無條件支持穆帥才行!
東方銀谷總裁孫敏:經歷鳳凰涅槃,網貸行業將更加規範成熟
靈修科學研究9:靈修目的——長生?改命?通靈?涅槃?┃袁勁松 思維腦師
皈依勝妙上師尊—法王涅槃紀念法會相冊(2)
葉羅麗第七季:水王子抱著冰公主拋棄王默,王默涅槃重生拯救世界
阿羅漢辟支佛入涅槃時三界法的種子哪裡去了
阿方索·卡隆的《羅馬》,女傭和女主人的精神涅槃!
孩之寶——玩具王國的發展史:涅槃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