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上搜救領域首個近海雷達網系統將在津應用
2017年6月12日,「天津市海上搜救信息平台」項目報告會暨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天津舉行,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蘭信」)及三亞海蘭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蘭寰宇」)三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開展「天津市海上搜救信息平台」項目建設。這標誌著海蘭信近海雷達網系統在全國海上搜救領域實現首次應用,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搜救範圍將實現從港區到外海延伸,對提升全國海上搜救工作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助力「智慧搜救」和「智慧港口」建設具有示範意義。
「海上搜救信息平台」項目
報告會暨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天津市海上搜救信息平台」是信息雷達鏈、光電跟蹤、水文氣象、海上通訊等設備的高科技搜救信息系統,通過多站部署,將搜救監測範圍向海區延伸,對較遠海域的海上目標、海上污染物進行準確探測、識別和跟蹤,形成應急搜救所需的實時數據,為決策支持、行動部署提供實時、準確、可靠的技術支撐。該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為海蘭信負責「搜救信息平台」的信息資源開發和建設工作,海蘭寰宇負責「搜救信息平台」數據信息的運營、管理、維護、升級、改造等工作,實現天津市搜救監視監控「由港區向海區」拓展和延伸。
天津市政府、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天津海事局等相關領導出席並見證了簽約儀式
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劉福生常務副主任在講話中說,這次的簽約儀式對於協議三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誌著三方的合作實現了兩個「首次」:既是海上雷達信息鏈平台在全國海上搜救領域的首次應用,也是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與高科技海洋信息企業首次開展全面合作。該平台的開發應用,將進一步提高天津市海上搜救的智能化水平、增加海上搜救的科技含量、增強海上搜救的保障能力;有助於補強該市外海水域的搜救管控短板,有效整合政府部門政策優勢和科技企業的技術優勢,進一步發揮海上搜救工作對國家戰略的和天津經濟發展服務保障作用。
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劉福生常務副主任講話
「通過這個信息平台,海上搜救行動可以『看得見、出的去、喊得到』」,海蘭信董事長申萬秋表示,近年來公司在業務模式上進行積極探索與創新,通過提供系統與裝備,嘗試搭建一個基於客戶需求的平台,進而通過客戶牽引推動一個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通過為多個涉海客戶服務促進客戶間的信息共享。
海蘭信董事長申萬秋講話
海蘭信致力於成為中國智慧海洋的建設者,客戶認可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海蘭信將繼續推進全國近海雷達網的建設,在海南、浙江、天津等基礎上,抓緊推進其他沿海區域的建設,完成中國近海雷達網布局,為國家近海搜救及海洋信息服務發揮作用,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天津市政府、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天津海事局、市應急辦、市海警總隊、市海洋局、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市財政局、濱海新區政府等相關領導出席並見證了簽約儀式。
END
文章來源:海蘭信。
海洋知圈
知曉海洋;探知海洋
拓展海洋知識視拓展海洋知識視野;
引領海洋科研前沿;
與您分享海洋知識圈,
打造海洋知識服務平台!與您分享海洋知識圈;
打造海洋知識服務平台!


※「2017年度黃海滸苔綠潮發展態勢」研討會:確認漂浮滸苔源頭,警惕馬尾藻形成新災害……
※2016年度海洋人物
※海洋公益聯盟成立
※我國「唯一」一個展示大洋科學考察的窗口——中國大洋樣品館
※2017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重點專項公示
TAG:海洋知圈 |
※俄媒:中國海軍在多領域僅次於美國
※阿里參與吉隆坡交通系統 打造其首個該領域海外項目
※英國將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聚焦前沿創新領域
※韓國已經在六個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
※俄媒:中國海軍多領域摘奪全球第二,俄羅斯僅剩1個優勢
※為中國首艘航母配備雷達的專家解讀我國雷達領域存在的不足
※上海旌晗資本關注「中國成長」布局國內幼兒教育領域
※全球首個AI協同及大數據安全領域國際標準有望明年出台
※漆海霞 皇甫行健:大數據在國際關係領域的應用前景
※8個關鍵領域打造新高地 上海勾勒卓越全球城市路線圖
※砥礪前行!中國鈮超級合金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崛起
※必看互聯網在國內的發展,物聯網的應用領域
※區塊鏈正在駐軍國防領域
※我國將在醫療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全球網路安全領域要聞回顧
※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成果,美國人:中國穩坐世界第一寶座
※數十艘美艦盯著天宮二號,俄媒:中國在航天領域引領世界潮流
※阿爾法鏈AIT美國時代廣場大屏展播 宣布進軍區塊鏈領域
※東風本田持續各領域創新 應對中國互聯網浪潮
※國內五大行——中農工建交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探索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