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孩子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這個秘密老師才不會告訴你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
媽媽
手冊
」
每晚九點推送
文丨羅靜
來源丨父母在線(fmzxkf1)
一位媽媽留言:
我兒子今天在幼兒園拉在身上了,老師沒有及時通知家長,回家後才換洗的。我兒子有個習慣,回家拉大便,在幼兒園從沒有拉過。
我現在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被其他小朋友笑話,或者他害怕被老師取笑或看不起等,在他幼小心靈上留下陰影。該如何處理才好呢?
童書媽媽三川玲去年就因為孩子在幼兒園不拉大便,給孩子換了一間幼兒園。她的經歷是這樣的:
孩子本來在家門口的一級一類園上學,卻在去年年底費盡千辛萬苦把孩子轉學到離家車程30分鐘的一所國際幼兒園去。很多人就不理解了。
「家近是個寶啊,幹嘛花那麼多錢跑那麼遠?」
三川玲直言,
是因為孩子的大便!
她發現孩子在舊幼兒園的兩年中,從來不在學校拉大便!孩子每天「規律」地選擇早上或晚上回家拉粑粑,「成功」地避開了所有在幼兒園的時間。
這是個大問題!尿尿和拉粑粑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三川玲認為:敢不敢在幼兒園大便,反映了孩子是否在幼兒園鬆弛,是否有安全感。
有意思的是,在給孩子轉園後,她了解到,孩子在新幼兒園很自由,很放鬆,很快就拉粑粑了。
其實,之前也有很多媽媽說過類似的問題:
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便便。
@甜甜媽:
我女兒在幼兒園就是不願意大便,一直憋著,到家裡就很正常,有時憋不住了,就拉在褲子上。問她為什麼,就說不想在幼兒園拉,一回家就直奔廁所,真是讓人頭疼。
@俊俊媽:
我兒子也是一樣的,不願在幼兒園大便,一定要忍著回到家裡再大便。很奇怪的是,周末孩子在家的如廁時間就很正常,也不會憋著。
@浩浩媽:
我曾問我家孩子,在幼兒園「便便脹」了怎麼辦,他說回家拉。
從媽媽們的講述來看,孩子在幼兒園不大便的情況並非個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孩子情緒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他能不能放鬆、自在地拉便便!
孩子在幼兒園憋大便、尿褲子,是發育倒退嗎?
也有媽媽發現,「孩子明明已經訓練成功,可以自行大小便了,怎麼一轉眼又拉在了褲子上。難道,孩子的發育過程真的會倒退嗎?」
我想起我女兒也出現過這樣類似的情況。她其實很早就不用尿不濕了,也可以很好地控制,能夠自己去上廁所。但是在3歲左右去上幼兒園時,有一段時間又出現了尿褲子這種事件。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對待這個特殊情況,家長又該如何處理?
1
孩子上幼兒園是他人生中的一個大變化,可能會引起大小便反常。
當要拉便便或者尿尿時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敢跟老師說,或者他不習慣、不喜歡幼兒園的廁所。
因為在家裡上慣馬桶了,幼兒園是蹲便的,所以他不習慣,他也會出現這種尿褲子,憋大便的情況。
建議:父母要與老師積極溝通,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
當孩子出現憋大便的問題時,父母需要審視孩子的生存環境,而不要將解決問題的焦點放在孩子的大小便上。
父母要與幼兒園老師進行詳細的溝通,找到具體原因,並且讓老師和家長配合,寬慰孩子,告訴孩子在哪裡都可以拉大便,家裡可以,幼兒園也可以,在外面的公共廁所也可以。
家長和老師要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拉完後,老師可以幫助擦屁股,老師一點也不會嫌棄。
三川玲給孩子換幼兒園的方法,也不失為一個解決之道。父母們可以根據家庭能力和孩子的情況進行選擇。
除了幼兒園這個問題,很多家長也跟我說過,孩子在排便這個事情上總遇到一些別的問題。
比如說孩子總是要拉出來了,才可能去跟家長說「我要上廁所拉臭臭」。有的時候已經尿了褲子,才跟家長說「媽媽對不起,來不及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2
孩子控制不了,可能是處於生理髮展的正常階段。
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的生理髮展的原因。譬如說他肛門周圍的這個括約肌,他控制大便的能力比較差,其實他可能意識到要拉的時候,卻在這個過程中控制不住,所以就拉了。
建議:提前進行如廁訓練
一般來說,孩子1歲的時候開始有了一點控制便尿的能力,但是並不完善。
所以,在孩子一歲半左右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有些孩子可能三五個月就形成習慣了,有些孩子可能需要一年,才能形成自己如廁,不尿床、不尿褲子、不拉在褲子上的這種習慣。
所以,我們在孩子如廁這個問題上,我們要給孩子充足的耐心和時間。
父母還要提前給孩子設置一些信號。譬如說我們告訴寶貝:你想尿了,你想拉了,有一點這種感覺的時候你就去往廁所跑,哪怕可能到時候你拉不出來,尿不出來,也沒有關係。
但是你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你就需要讓大人知道,需要去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可能這個地方是馬桶,也可能這個地方是你的尿盆,也可能是個痰盂,反正你知道在這個地方你可以去大小便,就可以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3歲的時候,孩子對他的肌肉的控制力越來越好,他語言表達的能力越來越清楚,他對一些事件的適應力越來越好的時候,他對大小便的控制也會越來越好,排便的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3
孩子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情緒出了問題。
我覺得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大便,這可能是有情緒上的問題。
譬如說最近父母的工作比較忙,陪伴少了,孩子感到失落;又或者你們家準備添老二,老大可能缺少了更多的關注,這時候他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你。
建議:給孩子更多的關注,不責罵、不威脅
「都這麼大了還尿褲子!」
「你怎麼這麼笨啊!」
「其他小朋友怎麼不像你尿褲子呢?」
「再尿褲子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如果平時的陪伴已經減少了,父母不但不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還打罵和羞辱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自貶心理,影響孩子的人格中自尊的建構。
如果是準備要二寶的家庭,一定不能忽略了大寶的感受。建議媽媽們,只要身體允許,請多抱抱孩子。
尤其是如果你告訴他,媽媽肚子里有寶寶了,不能抱你了,孩子一定會很傷心。
身體不便,媽媽不能直接抱起,可以坐著擁抱老大,讓孩子感受安全感。
如果遇到有人開這種玩笑:「你媽要生小弟弟了,不要你了」,媽媽們一定要堅決的告訴大寶,「媽媽永遠不會不要你,媽媽永遠最愛你!」這樣的甜言蜜語永遠不嫌多。
4
孩子喜歡憋大便,可能進入了肛門期。
孩子在進入肛門期,至少會持續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所以實際上到孩子大概4歲前後,他都會有這樣類似排便的問題。
解決:接納和尊重孩子肛門期的表現
肛門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髮展必然要經過的一個階段,從內心尊重孩子的發展,最好不要作為家人的談資,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
家庭成員對待孩子肛門期表現的態度要一致,否則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導致這個階段的延長。
當孩子將大小便解在了褲子里,要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
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乾淨的褲子。
不要說無用的廢話,比如「寶貝,記住下次要去衛生間」,孩子很清楚自己應該去廁所,但又無法做到,這樣的糾結會讓孩子感到無助和痛苦,從而使孩子出現情緒變化。
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大小便的問題上失去了接納孩子的本能,他們期望孩子能夠「正常大小便」,潛意識裡攀比孩子的能力。
父母不可以內心無比焦躁,還裝作平靜,孩子會讀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內心不接納他此時的狀態。
如果孩子尿褲子的次數很頻繁,可以給孩子用紙尿褲,減少孩子對自己反覆弄髒褲子感受到的壓力。
在之前的心理諮詢中,我還遇到過20多歲,30多歲的人還尿床,其實這就是小時候的這種排便習慣沒有養好,或者說當時就是心因性的原因造成了他的排便失控,到了大了他還是會一直持續。
所以,
這個是個挺關鍵的時期,請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孩子充足的時間,來對待孩子排便出現「倒退」的情況。
回復
「育兒」
,
送你一張育兒格言,一起做個好媽媽

※1~10歲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非常詳細,值得收!
※還在催孩子多吃、多睡嗎?醫生警告:「立馬停止」!
※生孩子後一定不能跟老公分房睡,否則有你後悔的
TAG:媽媽手冊 |
※為什麼你的孩子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這個秘密老師才不會告訴你!
※孩子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老師不告訴你,父母要早知道
※為啥很多幼兒園小孩對這3件事很抗拒?這個秘密老師可不會告訴你
※為什麼孩子從來不講幼兒園的事?用這3個方法提問,孩子才會說
※為什麼許多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便便?老師沒告訴你的家長要知道!
※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老師不會告訴你為什麼,但父母要知道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老師不讓說怎麼辦?這二個辦法也許能幫到你
※「媽媽,幼兒園小朋友都不跟我玩」孩子這樣說時,你會如何應對?
※為什麼公立幼兒園難進?除了便宜還有這些好處,老師可不會告訴你
※孩子終於上幼兒園了,可是在幼兒園卻不愛說話,媽媽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大部分孩子都不願在幼兒園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知道
※幼兒與做了什麼?這樣問孩子才會說
※為啥很多孩子不願在幼兒園上廁所?老師不跟你說,但父母要清楚
※面對孩子說謊,媽媽這樣做,幼兒園老師都讚不絕口
※為何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這些原因,老師不說家長也要知道
※不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懂事?不妨聽聽,從教多年的幼師媽媽怎麼說
※孩子在幼兒園是否受欺負?他們不講,你學會問,別委屈了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被勸退,老師:幼兒園不是什麼樣的孩子都收!惹爭議
※孩子被小朋友打後,就要立刻還回去?幼兒園老師說這是錯的
※幼兒園老師神總結,看孩子穿什麼來上學,就知道孩子媽在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