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雖然三星已經不再願意提起,但無疑外界並不會很快忘記Galaxy Note7爆炸的陰雲,這部草草收場的旗艦註定將成為智能手機歷史上重要的一筆,而這場事件也成為了三星Galaxy手機的轉折點。因此,三星需要一台新旗艦,它不僅要能證明韓國巨人仍然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也用於恢復岌岌可危的民眾口碑。

帶著這樣的期許Galaxy S8應運而生,而它也被三星冠以Dream Phone之名。無論樣的說法是否有些誇大,我們都有興趣仔細看看,這台2017上半年最為重要的旗艦,是否真能成為三星的正名之作。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貴、很貴、非常貴!這就是Galaxy S8外觀的全部

很難相信三星在Galaxy S5至Galaxy S6時代的大刀闊斧能行進的如此徹底,以至於當我第一眼瞥見Galaxy S6 Edge時,竟不敢相信它與古板的Galaxy S5系出同門。也正是從那一天起,幾乎每一代Galaxy S系列手機,都將雙曲面玻璃與金屬中框貫穿始終,甚至影響到了旁支的Galaxy Note以及Galaxy A系列,結合每一代研發的全新配色,不僅令三星擺脫了設計中庸的冠冕,也時刻刷新著手機的「未來感」。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不過可別被「未來感」所蒙蔽,換成一種更普世的說法,那就是三星懂得如何讓手機看上去「更貴」,並且能讓人上手後就立刻覺得物有所值。

這點在Galaxy S8上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雖然它所採用的雙面玻璃加金屬中框的組合被國內外廠商不厭其煩的使用,但依靠更精緻的打磨,S8仍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它借鑒了Galaxy Note7的做法,將金屬中框與玻璃面板做平,沒有了前代S7 Edge涇渭分明的突出感,因此持握時會覺得Galaxy S8更為圓滑,結合拋光的邊框處理和圓潤的邊角,黑色的Galaxy S8就像一塊鵝卵石般漂亮。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同時,干擾機身的線條在Galaxy S8上進一步減少,由於正面取消了實體按鍵和電容式觸摸按鍵,因此原本就不寬的額頭和下巴進一步壓縮,雖然這對使用沒有多少幫助,但緊湊的機身配合光滑的玻璃在視覺上就進一步提升了質感,不用摸你就能明白Galaxy S8與其他玻璃材質手機的價格差距。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S8並不算滑手,收窄的邊緣處卡進了雙手持握的掌心,在使用的幾天時間裡沒有絲毫脫手的疑惑。不過對於雙面玻璃的指紋收集能力,相信每個用戶事前都有了心理準備,要想保證S8時刻的光鮮亮麗,經常的擦拭在所難免。

關於Galaxy S8的外觀還有一些值得一說的改變,比如三星終於放棄了長期堅持的分離式音量加減鍵,S8左側的兩顆音量按鈕合二為一,這無疑是為了讓用戶能在盲操作時更快的定位到下方的Bixby啟動鍵(讀音為比克斯比)。其次由於引入了面部識別、虹膜識別等功能,Galaxy S8前面板集成有前置攝像頭、紅外輔助攝像頭、紅外線感應器、距離感應器、光線感應器等7大組件,但三星並沒有讓頂部形成蜂窩狀的開孔,它們都很好的隱藏了在面板下。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此外,三星Galaxy S8沒有像許多Android旗艦那樣拋棄3.5mm耳機介面,它仍然安安穩穩的放置在底部的左側,不過數據介面倒是更換成了USB Type-C,傳輸速度順理成章的提升至USB3.0。略微有些遺憾的是,這一代Galaxy S8仍然堅持採用單聲道揚聲器,在A系列都已經擁抱立體聲揚聲器的當下,三星本部的做法的確顯得保守。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18.5:9顯示屏究竟有什麼用?

三星一直都有幹掉屏幕邊框的夢想,最初雙曲面屏幕的設計正式為此考慮,在Galaxy S7 edge榨乾了左右的屏幕邊框之後,S8終於開始向屏幕的上下邊框進攻。這一次不管是Galaxy S8還是Galaxy S8+都配備有雙曲面顯示屏,但它們的屏幕比例改為了少見的18.5:9,也正因如此,三星才會在與上代相同的機身寬度下,分別塞入了5.6英寸與6.1英寸的顯示屏。(此數據以屏幕圓角頂點計算,若以直角對角線計算,Galaxy S8尺寸為5.8英寸,S8+為6.2英寸)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這樣的文字描述或許還不夠直觀,但以下的這組數據足夠說明Galaxy S8系列的「小巧」,Galaxy S8三圍數據為148.9X68.1X8mm,S8+為159X73.4X8.1mm,而業內標準的iPhone7在配備4.7英寸顯示屏的情況下,三圍達到了138.3X67.1X7.1mm,5.5英寸的iPhone7 Plus達到了158.2X77.9X7.3mm。因此,加長的屏幕在不放棄機身持握尺寸的前提下,有效增大了的屏幕可視面積,這無疑算是一種魚與熊掌兼得的做法。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回歸顯示本身,不管是Galaxy S8還是Galaxy S8+,屏幕都使用了2960X1440標準的QHD+解析度,這塊Super AMOLED屏幕同樣沿用了Diamond Pixel排列方式,紅藍綠像素點以1:1:2的比例菱形排列,不過三原色的磷光材料得以改進,由原先的M7替換成了更新的M8。官方並沒有公布這樣的材質進步能帶來什麼改進,考慮到AMOLED自發性的發光原理,更穩定的磷光材料無疑意味著像素本身的穩定,燒屏現象將會進一步降低,同時進一步降低屏幕功耗,至少此前每一代AMOLED屏幕的進步,都帶來了這些改進。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屏幕的日常最高亮度從肉眼來看要略低於iPhone7 Plus,但同系列其他的產品一樣,在戶外時手機會自動開啟高亮度模式,此時屏幕不僅會通過調解對比度和伽馬值的方法增加可視性,最高亮度也將輕鬆達到1000cd/m2以上。而Galaxy S8與Galaxy Note7一樣,支持HDR顯示。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當你使用手機觀看21:9比例的電影時,Galaxy S8特殊的屏幕比例也能獲得更大的可視面積,上下黑邊的情況相比16:9更窄,此時屏幕利用率更高。當然,對於日常16:9的電視劇而言,這塊顯示屏就難以避免的遭遇了左右黑邊的問題。而在日常的應用使用中,寬屏幕也帶來了更多的視野,比如王者榮耀就得到了左右200像素的視野優勢,微博和網頁也能在同一屏幕內顯示更多,減少了滑動的次數。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凡事有利也有弊,18.5:9比例的顯示屏為Galaxy S8帶來了諸多優點,但也帶來了一些體驗的退步,首先仍然是應用適配的因素,比如日常使用的應用中,Kindle、樂視、微信等應用在運行時會在頂部留下黑邊,雖然三星在系統中保留了強制以全屏運行應用的選項,但這只是對原有的UI和素材進行拉伸處理。

當然,影響最多的無疑還是正面按鍵和指紋識別功能。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全生物驗證:花樣繁多體驗卻退步了

可能是為了給極高的屏佔比讓道,Galaxy S8是全系列中首部採用虛擬按鍵的手機,原先的Home鍵、返回鍵和多任務鍵在底部被導航條佔據,而指紋識別按鈕則被放置到了手機背部的攝像頭一側。事實上,在後續的報道中我們得知,這樣的做法並非三星的初衷,如果按最初的設想,三星希望在S8中率先啟用光學指紋模塊,讓它與虛擬Home鍵合二為一,然而最終由於光學指紋識別感測器的「遲到」,S8仍舊只能啟用按壓式指紋識別。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事實上這樣的設計帶來了體驗的「倒退」,作為Galaxy S7 edge和iPhone7 Plus用戶,日常使用大拇指按壓解鎖的習慣已經深入骨髓,而由於Galaxy S8的背部指紋按鈕位置略微朝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抬起手機後常常需要再往上夠一下才能準確觸摸到指紋識別按鈕,特別是在習慣的右手使用手機時,找尋指紋識別按鈕成為了使用中最常遇到的障礙。更別說這顆按鈕的位置距離主攝像頭太近,十次中倒是有六七次直接摸到了攝像頭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當然,三星在Galaxy S8中也內置有虹膜識別與面部識別,這兩項倒是能夠作為指紋的替代。事實上虹膜識別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三星手機中,Galaxy Note7就首次內置了虹膜識別,單從安全性考慮,虹膜的確是一種比指紋更可靠的生物信息,虹膜是位於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由相當複雜的纖維組織構成,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類似於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徵,這些特徵在出生之前就以隨機組合的方式確定下來了,當人類長到兩歲之後,虹膜就不會再發生變化,在唯一性方面僅次於DNA。

我們有理由相信,三星Galaxy S8與Note7一樣採用了歐菲光的解決方案,它同樣是通過紅外LED光線照向用戶眼球,再由前置攝像頭捕捉識別這些光線形成的特殊光譜而實現,因此即使是在沒有燈光的黑暗環境,也能成功解鎖,反而在光線較強的室外,成功率將有所降低。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不過在此前具備虹膜解鎖的Galaxy Note7以及Lumia950的評測中我們已經分享了關於虹膜解鎖的觀點,誠然這是一種實用安全的解鎖方案,但在使用的便利性方面遠不如抬手就解鎖的指紋方案,畢竟要在大街上將手機舉到與雙眼齊平,很容易令人產生「啊,他是不是在自拍」的尷尬。同時,在使用中,我們發現Galaxy S8的虹膜對眼鏡用戶相對敏感,帶不帶眼鏡常常關乎著解鎖的準確性。

介於虹膜和指紋解鎖之間,三星還提供了面部識別方案,它的識別過程沒有虹膜解鎖那麼嚴苛的要求,系統會通過人臉的27個特徵點進行配對識別,通常情況下只需要打開手機就看準前置攝像頭,即可完成解鎖。不過唯一的問題在於,面部識別方案的安全程度相對較低,只能用於解鎖,無法用於SamsungPay支付;同時受光線環境影響,解鎖效率會在弱光下有所下降。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事實上在Galaxy S8中,我仍舊沒有找到一種兼顧便捷操作以及安全的解鎖方案,有消息稱,新一代iPhone以及下半年的Galaxy Note8已經解決了光學指紋感測器的問題,相信屆時虛擬按鍵將會在顯示屏內提供完整的指紋解鎖功能,而屆時Galaxy S8的尷尬將會成為歷史,而現在,我們只能產生出一種生不逢時的感嘆。

本地化、AI助手以及硬體

三星從不在Galaxy S系列中吝惜硬體,S8用上了最新的高通驍龍835處理器、4GB運行內存和64GB UFS2.1儲存(瞧黑板,劃重點),性能方賣弄是沒什麼好說的,旗艦該有的他都沒有,即便其他旗艦還未有的藍牙5.0、心律感測器等硬體,三星也一併裝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三星為Galaxy S8配備了3000mAh容量電池,與上一代齊平,對於一款擁有5.6英寸顯示屏的手機而言,這樣的電池容量自然與長續航無緣。不過好在高通驍龍有著10nm的工藝製程,手機硬體對於續航的影響並不算太大,以日常使用頻率,Galaxy S8從8點出門,堅持到下午3點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一旦打開遊戲和在線視頻,耗電也是唰唰唰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Galaxy S8仍舊採用了FastCharge充電方案,兼容QuickCharge2.0,官方標配9V/1,67A充電器,從0%沖至滿電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在40W等待普及的今天,這樣的速度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但考慮到老對手蘋果對於快充的置之不理,三星的確還能再懈怠一下下。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從Galaxy Note7開始,三星就希望進一步降低TouchWiz的使用成本,輕量化操作,這點在Galaxy S8中尤為明顯,至少使用中,TouchWiz的臃腫感已經徹底消失不見。而在這次系統中,三星將主要的革新擺在了Bixby語音助手,S8側面甚至放置了一顆專屬的啟動按鈕,足鍵三星的重視。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事實上Bixby源於三星此前收購的Viv Labs,相比傳統語音的S助手,三星Bixby強化了系統對於用戶操作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這樣的介紹聽來多少有點噓,事實上它的使用暫時分為提醒和視覺兩大方面,在提醒界面,Bixby會通過卡片的形式收納用戶的行程、日曆、周邊的推薦、天氣等信息,它們都被收納到手機的負一屏,通過獨立按鍵即可喚醒。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而Bixby視覺則有點類似於此前的淘寶主打的拍立淘,事實上三星在國內的確也拉來了淘寶合作,在相機功能中選擇開啟Bixby視覺,隨後對準想要識別的物體,攝像頭識別後即可在淘寶搜索相應的商品。至於這樣的功能在日常使用中有多大的用處?各位心理大約清楚。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事實上,Bixby仍然需要第三方應用的合作,在接入三星提供的介面後,Bixby能夠做大的提醒將會越來越多,但在目前,小編只看到了美團、今日頭條、微博熱搜等三個應用。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而在其他使用方面,三星Galaxy S8也有了一些不同的改變,比如由於取消了實體Home鍵,因此原本雙擊Home鍵啟動相機的功能變為了雙擊電源鍵;底欄的虛擬按鍵也能在設置中自定義色彩和位置,同時這些按鈕的圖標也會隨著使用功能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三星Galaxy S8的指紋識別終於能用於微信支付;三星也首次在系統中提供了屏幕錄製的功能。這些都能夠看作是三星繼續系統本土化進程的作為,無疑相比索尼、HTC的不思進取,三星的確是國際大廠中走得最遠的。

IMX333:這仍是最好的拍照手機之一

Galaxy S8主攝像頭採用了最新索尼IMX333感光元件,翻遍了索尼官網,我們也沒能找到有關這顆CMOS的信息,但從三星官方公布的細節來,它仍舊是一顆1/2.5英寸面積的感測器,提供1200萬像素輸出,同時它仍舊支持Dual Pixel、多幀合成等特性。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和上一代一樣,Galaxy S8仍舊採用了可以等效26mm焦距的鏡頭,手機在4:3寬幅下有最高的感光元件利用率,而16:9以及18.5:9模式則是通過對畫面上下兩端裁剪而來,並非真正的拓寬視野。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S8最大光圈仍是F/1.7,三星強調了這顆鏡頭的結構進行了新一輪優化,至於鏡片數量、結構和鍍膜信息,並沒有提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從上至下分別為4:3模式、16:9模式以及18.5:9模式

回歸到S8本身的拍攝體驗,準確、迅速仍然是給人的第一大感受,得益於Dual Pixel乾脆利落的合焦速度,Galaxy S8的抓拍可用度非常高,系統也能聰明的自動識別出需要拍攝的主體物體,日常使用幾乎不需要過多的對焦干預。同時,基於兩代自動HDR的積累,三星Galaxy S8的平均測光能力也非常出色,特別是在戶外或是夜晚霓虹燈等複雜環境下,它的自動測光可靠性很高。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此外,同樣得益於自動HDR能力,三星Galaxy S8在自動拍攝中擁有極佳的寬容度表現,即便在的逆光環境中,暗部細節也能得到保留。S8幾乎延續了S7的演算法特點,畫面觀感乾淨通透,色彩層次飽和鮮艷,畫面對於綠色、藍色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不過唯一的問題是,S8也繼承了S7黃色燈光下白平衡不穩定的問題,偏冷偏暖隨機生成,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開啟手動模式人工進行干預。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IMX333進一步提升了多幀合成的比重,我們有理由相信,三星啟用的全新ISP進一步改進了夜間猜色的演算法,S8在弱光下失色的情況已經大大的降低,畫面偏黃的現象已經減少,加之原本就非常出色的降噪和純凈度,不得不承認,S8的夜景表現相比S7 edge已經有了提升。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新的鏡頭對畫面的色散控制有所加強,紫邊問題有了改善,但在一些極端逆光的環境下,鬼影問題仍然在所難免(大家都在所難免),不過三星會通過增加對比度和銳度的方法來抵消光污染的問題。S8的畫面邊緣解析力有了一些進步,但相比iPhone7 Plus的鏡頭而言,邊緣畫質仍然有所不及,不過這也是iPhone7 Plus的攝像頭唯一能贏過S8的地方。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事實上,和前代一樣,Galaxy S8的相機鮮有能吐槽的地方,它的自動模式已經能夠滿足普通人日常所需的場景需求。同時,三星在這一代還在相機中內置了FaceU面具的功能,你無需再下載應用,就能直接在系統中使用它們,這也能看做三星本土化的努力之一。

總結而言,對於那些還在強調拍攝能力的國產手機而言,S8仍然是你們學習的榜樣。

雖然又一次成為了技術預覽版!但它是當前最值得購入的Android手機

面對著國產智能手機咄咄逼人的態勢,三星在2016年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家全球當前最大的智能手機製造商,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甚至連前五都沒有擠入,僅僅350萬台的出貨量只能讓三星屈居第六。

因此,Galaxy S8的出現的確身負了三星重整中國戰線的重任,從實際表現來看,它的確有著強勢的外觀設計和攝像頭表現,在面向中國用戶的本土化方面也已經脫了預裝幾個不痛不癢應用的初級階段,三星已經開始逐步與中國軟體廠商合作,以開放合作的態勢在系統中體現對中國用戶的誠意。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但它卻仍然離「完美」欠缺一步之遙。我認為,Galaxy S8的推出還是早了一點,上游硬體的開發遲緩造成了指紋體驗的退步,而下半年iPhone和Galaxy Note8則能享受到晚到的福利。

不過,雖然Galaxy S8有「技術預覽版」的嫌疑,但卻絲毫不影響它成為當前最值得入手的Android手機,前提在於你的確希望擁有一台高品質的智能手機,而非拼裝廠的堆砌品。

Galaxy S8認真上手:全面屏 全面的超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旗艦標配!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全解析
台式機高端電源里究竟裝了些什麼?
愛活歷史課|一個關於iPhone的誕生的秘密
從智能音箱到藍牙耳機,高通晶元已無所不在

TAG:愛活網 |

您可能感興趣

iPhone X 跑分全面超越三星 Galaxy S9,但屏幕卻輸了
Samsung GalaxyNote9跑分首次曝光:確認沿用 18.5:9全面屏
三星Galaxy S9+外觀設計全面看:與Galaxy S8+有多大區別?
Moto G6 Play獲認證:入門級全面屏
三星Gear Fit 2 Pro:手環也開始玩全面屏了
三星Galaxy J8/J8 Plus曝光 全面屏到了?
「全面屏」有多全面?華為MateBook X Pro評測
vivo APEX上手:真·全面屏,來了
三星 Galaxy S9/S9+全面曝光,價格比 S8 更貴了
iPhone X與三星Galaxy S9全面大比拼 到底孰強孰弱
真全面屏時代降臨?vivo Xplay7真機曝光,100%全面屏+全屏幕指紋
三星S9徹底歇菜!vivo Xplay7:真全面屏+10G內存,TMD還有誰
不愛vivo x21「劉海」全面屏?xplay 7或將真全面屏設計!
正式開賣!三星Galaxy S9/S9+無保留曝光:雙攝全面屏!
論顏值,這才是最美iPhone!iPhone SE2曝光:全面屏太炫
iPhone SE2外形曝光:真要換上全面屏!
華為Mate11來了!全面屏+超薄機身,顏值很高,網友:我選iPhoneX
HTC Desire 12 Plus曝光:全面屏/更大尺寸
網傳iPhone SE2上手視頻:全面屏+豎排雙攝,9to5Mac怒錘:假的!
vivo:APEX 真全面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