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詔寶藏的另外兩庫去哪了?法

南詔寶藏的另外兩庫去哪了?法

公元779年,在皮羅閣的帶領下南詔將其他6詔統一,同時得到了當時唐朝的認可,皮羅閣更則被唐朝封為雲南王。至此,神秘的南詔王國正式成立。直到公元902年時的前五年,南詔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台,而這一年的唐朝也徹底的滅亡了。

南詔寶藏初見端倪

在南詔之後,出現了大長和國、大天興國,直到公元938年的大理國發現了南詔遺留下的寶藏。而將這彩雲之南下南詔遺留寶藏之謎昭示於世人的則是李浩之子李以恆。

李浩乃是明朝一位將領,其17歲時開始隨軍征戰,18年間其於各地之間作戰。當其隨部隊攻打大理時,在雲南娶妻成家,而後便定居在了大理。

根據其的記載表明,李浩隨軍攻入大理以後,大理城內一片火海。但是與其一起進入城內藍玉的部下將40個大理餉庫佔領。而在這些人搶奪金銀珠寶的同時,李浩則帶領部下官兵開始滅火,最終將大理的藏書寶藏搶奪了下來,而後將這些臧書馱到了龍尾關。而後其將一部整理後給了明朝,一部分送到了沐王府,將自己剩下的一部分放於所建立的藏書閣「幽香閣」內。

《淮城夜語》中記錄的南詔寶藏

後來,其子李以恆則根據自家的這些藏書,對大理的國的事迹進行整理,編寫了《淮城夜語》一書。這本書內便記載了大理寶藏的秘密,至此彩雲之南下南詔寶藏才得以被世人所知。

在這本書里明確的記載到,當南詔王與唐朝決裂以後。其多次派兵進軍成都,將大量的金銀珠寶掠奪入南詔。而後其又到成都掠奪了大量的俘虜,讓其在倉山之下建立了4做藏寶的寶庫,將這些寶藏分類儲存到庫中,一共用了5年的時間。

按書中記載有四座寶庫分別位於不同的地點,分別為西庫、中庫、南庫、北庫。西褲存藏得是黃金白銀,中庫則為玉器、寶石等,南庫為兵戈器物,用於戰時之備,北庫存儲的是白銀。根據記載在這4個存儲寶藏的寶庫被建好之後,凡是參與修建的人都被用毒酒毒死了,以防外人知道寶庫的地址。

後人對南詔寶藏的尋找

而後,很多人都尋找過寶庫。只有大理髮現了北庫,後來經過尋找又發現了南庫。但是,直到現在人們也未能將剩下的兩庫寶藏找到。但是,當代很多學者卻認為,這本400年來以手抄本形式流傳下來的書,其中所記載存有不實之處。進而南詔寶藏之謎也成為一個千古無法解開之謎,為後人時代相傳。

本文原創,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