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子立母死引發血腥政變,他死在了兒子刀下

子立母死引發血腥政變,他死在了兒子刀下





中國有句古話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而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搬起石頭沒砸自己的腳,而是把自己的腦袋給開了,嗚呼哀哉。這事啊,也怨不得別人,罪魁禍首就是他創下的「子立母死」立儲制度。




為了樹立「子立母死」,拓跋珪給兒子和大臣們不停的洗腦,並且搬出當年漢武帝殺死鉤弋夫人的那段歷史來說事。其實他創立「子立母死」的制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母親賀蘭氏給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拓跋珪原本是代國太子,代國被前秦滅亡後,他和母親賀蘭氏在賀蘭部落寄人籬下,相依為命,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十年之久。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爆發,這場戰爭導致前秦國勢大衰,崩潰在即,在賀蘭部落的支持下,拓跋珪母子抓住機會重新豎起了代國的大旗。






拓跋珪登基之後不久,將國號改為魏,史稱北魏。

實際上,拓跋珪與母親賀蘭氏的關係在很多年裡還是比較融洽的,後來卻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而陡然直下,且裂痕斑斑。





此人是誰呢?她正是拓跋珪的小姨媽,歷史上稱為小賀蘭氏。當

拓跋珪第一眼見到小姨媽後,就瘋狂地迷上了這個女人,以至於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必欲得之而後快」。







為了得到小賀蘭氏,拓跋珪將皇權發揮到了為所欲為的極致,他完全不顧母親的勸阻和警告,派人暗殺了小賀蘭氏的丈夫,然後將她強行納入皇宮,開始了瘋狂的蹂躪。。。




當年曾給過

拓跋珪

大力支持的賀蘭部落貴族開始倒戈,而

拓跋珪則視賀蘭部落為眼中釘,進行了瘋狂的清掃行動。此時母親

賀蘭氏主張從寬處理有功之臣,但拓跋珪絲毫不為之所動,毫不手軟地除掉了他曾經的恩人們。








賀蘭氏本來是想讓兒子成為一個不惑於聲色,有感恩之心的好皇帝。可拓跋珪竟認為母親的這些行為是染指皇權,干預朝政,是他必須除之而後快的障礙。




公元396年,賀蘭氏在對兒子的莫大失望中隱然離世了,拓跋珪平靜地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可見他們母子之間的關係早已到了冷酷的冰點。




為了給後世的皇帝徹底消除母后干政的隱患,拓跋珪向漢武帝學習,炮製了子立母死的立儲制度,並且將其付諸實施了。

公元409年,拓跋珪立長子拓跋嗣為太子,隨後賜死了拓跋嗣那可憐的母親劉貴人。








可拓跋嗣是一個孝順重感情的孩子,對母親的慘死久久不能釋懷。他整天整夜地悲傷流淚,即使見到父皇時也控制不住傷心的眼淚。拓跋珪認為自己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兒子好,而拓跋嗣竟然如此不理解,如此不懂事,於是他內心越來越煩悶……








拓跋嗣一直沒能從失去母親的痛苦中恢復過來,而拓跋珪已脫離了惱怒,他決定用鞭子好好教訓一下沒出息的兒子。深受儒家教育影響的拓跋嗣秉承著「小則受之,大則避之」的孝道精神,逃到城外山裡的一個地方躲了起來。




拓跋珪派人四處搜尋太子拓跋嗣,卻都無果而終,他一氣之下起了換人的心思。既然你這個兒子如此不知好歹,那我就再找個兒子做太子,讓你後悔一輩子!

這時,拓跋珪想起了他曾經萬分寵愛的小賀蘭氏生下的兒子--

拓跋紹










一旦打定了主意要立新太子,拓跋珪就派人把這個事告訴了小賀氏,讓她做好為兒子犧牲的準備,因為按照子立母死的立儲規矩,小賀氏在兒子立為太子後將被賜死。




小賀氏並不願意為了不確定的太子之位而搭上自己的性命,她悄悄派人出宮去給兒子送信求救,說自己犯錯惹怒了皇帝,皇帝已經將她囚禁以便第二天賜死。



拓跋紹得到母親身陷囹圄的消息,心中充滿了對父皇的仇恨。要知道,父親是他和很多人共有的,而母親是他自己的,於是他召集起親信的臣屬隨從秘密地出了王府向皇宮進發。










拓跋紹一行不敢從皇宮正門進入,他們找了一個隱蔽而合適的地方翻過高高的宮牆闖進了夜色中的皇宮。他擔心先去救母親會驚動父皇,如果那樣他和母親就都難以活命了,所以,他帶領手下直接奔往拓跋珪的寢宮,這樣,他不僅可以救下母親,還能得到他一直在覬覦的皇帝寶座。






當拓跋紹等人出其不意殺死十幾個侍衛,衝到拓跋珪的龍榻之前時,被刀劍聲驚醒的拓跋珪穿好衣衫正要下床。

拓跋珪見到拓跋紹帶著一幫人氣勢洶洶地立在面前,已經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了。










在北魏舊臣魏收撰寫的《魏書》中是這樣記載拓跋珪之死的:「冬十月戊辰,帝崩於天安殿,時年三十九。永興二年九月甲寅,上謚宣武皇帝,葬於盛樂金陵。廟號太祖。泰常五年,改謚曰道武。」顯而易見,魏收在著史時「為尊者諱」,沒有寫出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被殺這個事實。




然而,真相是掩飾不住的,等到初唐的李延壽寫《北史》的時候,兇手拓跋紹終於在拓跋珪之死中出現了:「十月戊辰,清河王紹作亂,帝崩於天安殿,時年三十九。永興二年九月甲寅,上謚曰宣武皇帝,葬於盛樂金陵,廟號太祖,泰常五年改謚曰道武。」




拓跋紹殺死父皇拓跋珪後,並沒有如願以償地登基稱帝,因為被拓跋珪嚇跑的太子拓跋嗣得知消息後回來了,並且在大臣們的擁戴下以為父報仇,為國除逆的名義向拓跋紹集團發起了進攻。










當太子拓跋嗣帶領眾多臣子和大批軍馬浩浩蕩蕩出現在皇宮正門前時,勢單力孤的拓跋紹母子一時慌了手腳,不知所措,宮內的一些侍衛本來被來就是被迫從逆,見此情形臨陣倒戈逮捕了拓跋紹,隨即開門向拓跋嗣請降。




北魏宮廷這一場由「子立母死」的立儲制引發的血腥政變最終以拓跋紹母子被殺,拓跋嗣登上帝位而結束。作為這個殘酷制度的炮製者,拓跋珪自己也為此付出了死在兒子刀下的代價。







雖然

拓跋珪的悲劇給後來的北魏最高統治者一個沉重的教訓,但是他們並沒有廢除這個制度。直到魏孝文帝的兒子元恪做皇帝時,「子立母死」的悲劇才壽終正寢。




拓跋嗣的性格比較軟弱,母親被父親殺了自己不敢忤逆只能跑路。而拓跋紹得知母親要被殺就起了造反之意並付之行動,

咱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

拓跋紹知道的更完整一些會怎樣?




也就是說,如果他知道父王要殺母后是因為要立他當太子,那麼這反他還會造嗎?他還會為自己的老媽拼一把嗎?







《泄密食堂》第54期已經更新!本期聊的主題是

「六位帝皇玩」是誰?她是怎麼把六位帝王搞定在自己石榴裙下的?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即可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野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70年代德國電車超酷炫~
* 再來一把回憶殺 *
金小姐堅信:漢堡是朝鮮發明的!
直擊「車臣女孩」生活實錄
【老照片】我對重慶還是很有感情的

TAG:GO野 |

您可能感興趣

他自己死於流血政變,五個兒子同時被誅,妻子被李世民霸佔!
此人是聖人門下弟子,為求封官親手殺掉妻子,後因政變被亂箭射死
李元吉死於政變,兒子全被誅殺,為何多年後他又有了兒子?
人手兩發子彈發動政變,槍一響國王兒子跑路,被抓後立馬宣布效忠
李世民發動政變,殘忍殺死兄長,卻留下他的女兒
此人晚年想要改立太子,太子知道後發動政變,直接幹掉了他
姑姑帶著親侄子發動政變,侄子登上皇位,第一件事便賜死姑姑
哥哥被廢,姑姑帶著侄子發動政變,侄子登基後,首先就是賜死姑姑
宣武門政變,李世民殺死隱太子後,怎麼處置太子妃的?看了都臉紅
這是一場沒流血的政變:兒子趁父親旅遊時發動,最後兩全其美
江都政變時,隋煬帝為什麼會被手下殺死,只因他殺了這兩個小人物
主帥半路與部下失聯,去造反只帶不到2發子彈,這種政變竟成功了
這個人娶了皇后的乳母,政變後殺了妻子自保,還開創了一個姓氏
前秦皇帝:暗殺我躲過了,政變也沒被殺,可一嚇竟丟了性命
春秋有這樣一位太后不僅與臣下私通,還參與政變,最終被兒子軟禁至死
一場由搬家引起的宮廷政變,腥風血雨,皇帝也因此喪命
看不慣父親畏手畏腳,兒子趁其旅遊發動政變奪權,現該國爭霸中東
她勾搭小舅子,幫小舅子平亂政變,後來當上皇后,獨掌大權
春秋有這樣一位太后與臣下私通、參與政變,最終被兒子軟禁至死
他因政變失敗被判切腹,切腹方式讓旁觀者顫慄,有的直接嚇癱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