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房姓四邑侯、一郡王、三國公、三太尉、三侯三伯

古代房姓四邑侯、一郡王、三國公、三太尉、三侯三伯

本期導讀:今日我以房姓為榮,明日房姓以我為傲。

今日我以房姓為榮,明日房姓以我為傲。

四邑侯(封國國君)

一、丹朱,帝堯胤子。上古時期,帝堯禪位於舜,舜即位後封丹朱為房邑侯。

二、房陵,丹朱長子,襲父爵,為房邑侯。

三、房鍾,丹朱第36代孫,西周周昭王時期(約公元前995年左右),仍襲爵為房邑侯。

四、房沈,房鍾子,襲父爵,為房邑侯。

註:邑候,這裡的邑候是指古代封國國君。古代君主封賜給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叫采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臣屬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農民。受到這種賞賜的人必須效忠君主,並承擔進貢和在戰時提供兵員的義務;對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轄權,並課徵租稅。初為終身佔有,後變為世襲。采邑制盛行於周代,公卿大夫在采邑內有統治權並對君主承擔義務。采邑為世襲,由嫡長子繼承,大小按爵位的等級而定。

一郡王

房知溫,五代後唐兗州瑕丘人。後唐庄宗李存勖入魏,賜房知溫李姓,名紹英,改天雄軍馬步都指揮使,加檢校司徒、澶州刺史、行台右千牛衛大將軍。庄宗平梁,歷曹、貝州刺史,權充東北面蕃漢馬步都虞候,遣戍瓦橋關。明宗自鄴入洛,知溫與王晏球首赴焉。明宗自總管府署知溫滑州兩使留後。天成元年,授兗州節度使。明宗即位,詔充北面招討,屯於盧台軍。以盧文進來歸,加特進、同平章事,賞招討之功也。長興中,節制文陽。越二年,除平盧軍節度使,累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東平王,食邑五千戶,食實封三百戶。天福元年冬十二月辛巳,卒於鎮。贈太尉,歸葬於瑕丘,詔立神道碑。

註:郡王是中國古代封爵名,位次親王,為封爵的第二等。王之爵位分為親王與郡王,始見於魏晉時期。按唐制:皇太子之子封郡王,大臣、節度使亦得封郡王,郡王與國公並為從一品。晚唐、五代,異姓封郡王者甚多。

三國公

一、房崱,隋、唐時期清河人,光祿少卿,右衛將軍、禮部尚書、崇國公。

二、房玄齡,唐貞觀元年,封為邗國公。貞觀五年,封為魏國公,貞觀十一年,改封為梁國公。

三、房遺直,房玄齡長子,襲父爵為梁國公。

註:國公,爵位。爵,即爵位、爵號,又稱封爵、世爵。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是古代皇族、貴族的封號,用以表示身份等級與權利的高低。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各朝代所設等級有所不同。唐朝分親王、嗣王(承襲親王的為嗣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郡侯、縣侯、縣男、縣子。

三太尉

一、房玄齡,唐太宗在位期間,受封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太子太傅、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歿後,冊贈太尉。

二、房琯,寶應二年,召拜刑部尚書,道病卒,贈太尉。

三、房知溫,封東平王,同平章事(宰相)。天福元年卒於宮,贈太尉。

註:太尉之名最早見於《呂氏春秋》。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後不再設置。西漢早期,設太尉官多半和軍事無關,故帶有虛位性質,不同於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職。漢武帝時以貴戚為太尉,一變過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慣例,而又和丞相同等,這也和西漢早期有所差別。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將大司馬改為太尉。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監察,分別開府,置僚佐。後曹操撤銷三公制,自任丞相。魏文帝時期曾短暫恢復,後又撤銷。自隋撤銷府與僚佐,便漸次演化成優寵宰相、親王、使相的加官、贈官。元不常置。明廢。

三侯三伯

一、房宣,晉和明人,晉使持節都督、青徐諸軍事、鎮東將軍、軍司關中侯。

二、房法壽,北魏清河人,曾為南朝宋王玄邈司馬,武賁中郎將,綏邊將軍,歸魏後為魏郡太守,冀州刺史,以功賜爵壯(庄)武侯,平遠將軍,贈平東將軍、青州刺史、謚敬候。

三、房伯祖,房法壽子,北魏、東魏清河人,襲父爵,例降為伯,官曆齊郡內史,從事中郎,平原相,幽州輔國長等職。

四、房翼(一名翼宗),北魏清河人,房伯祖子,後魏鎮遠、宣威將軍、宋安郡守,襲壯武伯。大城戍主。孝庄帝永安年間做過青州太傅、開府從事中郎。

五、房寬,明河南陳州人,明洪武中,以濟寧左衛指揮從徐達練兵北平,遂為北平都指揮同知,移守大寧。從克廣昌、彰德,進都督僉事。初為大明燕王將軍,輔佑永樂得天下,為明靖難功臣,建文四年封思恩侯,賜以盧弓銅矢,祿八百石,後世不予襲。

六、房勝,明北京景陵人,初從陳友諒。歸明太祖朱元璋後,累功至通州衛指揮僉事。燕兵起北平,勝首以通州降。成祖即位,以守城功,建文四年封富昌伯,祿千石,後世不予襲。

註:侯伯:侯爵與伯爵。關中侯為官爵名,按照西漢時期的官職制度,侯就有自己的食邑,即幾百戶侯到萬戶侯。到三國時期,情況就不同了。裴松之注引《魏書》曰:「置名號侯爵十八級,關中侯十七級,皆金印紫綬, 又置關內侯爵十六級,銅印龜紐墨綬……皆不食租,與舊列關內侯凡六等。臣松之以為今虛封蓋自此始」。兩晉時期,晉武帝咸寧三年(275年)定製,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鄉亭侯、關內侯。關中侯是當時的一種虛封爵位,沒有餉祿,僅代表榮譽而已。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始封五等爵;天賜元年,減五等爵為四等:王、公、侯、子,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縣,子封小縣。後又復添伯、男二等。

明朝太祖開國伊始,廢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設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鐵券,此三等又可細分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個等級所領的俸祿都不同,在寬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區別。但在封之時只區別公或侯或伯,不說明是幾等侯幾等公。爵位有的世襲,有的不世襲。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號和食祿,並無封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房氏文化 的精彩文章:

房店子「仁義堂」的興衰

TAG:房氏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延禧》科普:鐵帽子王、親王、郡王、攝政王有什麼區別?
中唐名將、西平郡王李晟有十幾個當和尚的兒子?
此人本是唐朝郡王后裔,效忠蒙古橫掃歐亞,一生攻克城市七百座
郭昕:孤軍鎮守西域的大唐「鐵血郡王」
唐太子太師河東郡王柳公公權墓
五阿哥永琪側福晉,「知畫」的原型,生育四子,一子被晉封郡王!
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區別都有哪些?
「十七」齊郡王元佑造像記
清朝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俸祿是多少?官服上繡的是什麼?
克勤郡王世系,及王府與曹雪芹的關係
碑林魏碑經典——《趙郡王妃馮會墓誌》
「鐵血郡王」郭昕:被歷史遺忘的西域戰神
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為鍾郡王奕詒的宅邸
《蓮台》 文/遼西郡王主播飄逸
新《倚天》「果郡王」李東學出演張翠山,史上最油膩的張翠山!
明朝藩王在封國有實權嗎?親王和郡王的兒子的封國都是皇帝賜嗎?
止園,明代是朱元璋之孫千陽郡王王府,近代是楊虎城將軍的別墅
延禧攻略中的爾睛——滿洲第一美女,兩個兒子尚公主,一個為郡王
鐵帽子郡王和普通親王,誰權利大?
三國最無恥和愚蠢的諸侯:兄弟不和,背叛盟友,刺殺郡王,僭越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