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毛南:有一種美食叫鴨醬

舌尖上的毛南:有一種美食叫鴨醬

來源: 南蠻子

在環江毛南族本地,盛傳「沒吃到鴨醬,就等於沒吃過鴨肉」一說。毛南人對鴨醬的推崇喜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鴨醬之於毛南人,就像螺螄粉之於柳州人,酸辣魚之於重慶人,冰糖葫蘆之於北京人,都帶有鮮明的地域性色彩。一個毛南人可能不認識花竹帽也許不懂得分龍節,可他如果連鴨醬是什麼都不知道,那絕對是假冒偽劣的。

鴨醬作為毛南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之一,雖說它只是一種以新鮮鴨血為主要材料的鹽蘸,並非獨立的菜品,但鴨醬對白斬鴨而言,實乃畫龍點睛之筆,因為它的標新立異,讓白斬鴨這道再普通不過的小菜瞬間有了視覺衝擊力,有了令人大快朵頤的衝動。

尋常的毛南人家,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會弄一手鴨醬。說鴨醬伴隨著毛南人成長的整個過程也不為過。鴨醬的製作非常講究,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醋精和水的調配。殺鴨之前,先準備好半碗多涼白開水,然後往碗里倒入少許醋精,醋精不能過多或太少,否則會直接影響到鴨醬的質地——醋精少了鴨醬會太稀,沾不上鴨肉;多了則味道太酸。經驗豐富的烹飪高手此時會用筷條把醋水攪拌均勻,而後往舌尖上輕輕一舔,確定酸度合適了才進行下一步操作。有些毛南人做了十幾年的鴨醬,味道一般,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一環節掌握得不好所致。

為了保證鴨醬的純潔度,毛南人殺鴨是從不割破鴨子的喉管取血的。為何?鴨子脖頸下面的毛髮又長且密,最是容易藏污納垢,一旦鴨血順著毛髮流到醋水裡,這樣做出來的鴨醬很不衛生,無人敢吃。因此毛南人殺鴨只選擇鴨子的頭頂部動手。鴨子的頭頂部有一柔軟凹處,把那裡的毛髮拔除乾淨,用尖刀對準捅進去,再左右使勁旋轉幾回,抽出刀,鴨血就會噴涌而出。鴨血滴落進碗里的過程中,必須不停地用筷條快速攪拌,以防鴨血結塊。鴨血差不多流盡時,將碗擱置一旁靜止數十分鐘,等鴨子煮熟切好端上桌了,再加入適量食鹽攪拌成漿糊狀,最後撒入切好的鮮辣椒、生薑以及「馬讓」(毛南話音,鴨醬配料之一,一種草本植物的葉子),至此,一道「鮮、香、辣」俱全的鴨醬便新鮮出爐了!將鮮嫩的白斬鴨往裡一蘸,頓時「血鴨與口水齊吞,酒杯共筷條交錯」,人間美味,不過如此!

毛南人對鴨醬的喜愛是有其歷史原因的。在毛南人聚居的環江農村,每到清明節前後,家家戶戶就開始養鴨了,少則十餘只,多則數十隻不等。毛南人習慣用熟米飯拌以小米糠或野菜飼養鴨子,等稍大點,再放它們去田裡或河裡自由覓食,這樣養出來的鴨肉肉質結實、甜美,跟市場上飼料餵養的鴨不可同日而語。到了農曆的七月份,金黃的稻穀逐漸成熟,毛南人就殺自家的鴨款待前來幫忙收割穀子的親戚鄰居。從初七到十四,毛南人的餐桌上一直上演全鴨宴,鴨醬當然也是不可或缺從不間斷的。毛南人有一個傳統,就是在七月十四鬼節那天,大人們會帶領自己的小孩到外婆家參加祭祀活動,而鴨子是必備的祭祀品之一。也許正是這樣的傳統,使得毛南人以鴨為貴,鴨醬也因此蔚然成風,成為毛南美食中一道耀眼的風景。

至於長期在外地打工的毛南人,鴨醬更是成了他們呼朋引伴共敘鄉情的首選。一般的同事,隨便帶他下館子吃好喝好即可,真正的朋友,則殷勤地邀請到家裡來,繫上花圍裙,一頭扎進小廚房,磨刀霍霍向鴨子,不過半晌的功夫,白斬鴨和鴨醬便閃亮登場了。末了朝老婆嚷一句:妮米,去幫買件冰鎮的啤酒來,今晚我要跟我的兄弟痛飲幾杯!

遺憾的是,鴨醬易得,「馬讓」難求。作為鴨醬重要配料的草本植物葉子,「馬讓」似乎只鍾情只濫生於桂西北的毛南大地上,在其他地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少了「馬讓」的鴨醬,鴨肉不免少了一份神髓,反而多了一種莫名的味道,那種味道叫鄉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悟人生傳播正能量 的精彩文章:

TAG:感悟人生傳播正能量 |

您可能感興趣

走進毛南族的發祥地,感受原汁原味分龍節
源頭稱綠寶石,流經中國唯一毛南族自治縣和長壽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