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路易貝貝
導讀
它是迄今發現保存最完好的恐龍胚胎化石,它曾是美國國際地理雜誌封面的明星,它漂泊海外18年最終回到中國,它破殼而出的一刻就被洪水略去了生命,它被保留了8600多萬年重新現身,它被認定為一個新的種屬。
它就是路易貝貝,今天被命名為中華貝貝龍永遠的回到了它出生的地方。小編覺得應該叫它永遠的貝貝,因為它是至今發掘保存最完好的恐龍胚胎(且已破殼而出)。
先一起觀看一下國內給貝貝製作的小短片,再開始今天的故事。
今天給恐龍粉絲們講一個關於恐龍家族最具傳奇色彩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就是恐龍家族大名鼎鼎的路易貝貝。
先還是跟著匯龍堂的小編穿越時空重返中生代,故事開始於8600多萬年前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
路易貝貝的父母——復原圖
離奇身世
路易貝貝復原圖
原始叢林里,幾十個白色的恐龍蛋躺在一個土堆上。恐龍爸爸和恐龍媽媽在小土堆築起的巢邊幸福地等待小恐龍破殼而出,一切是那麼安詳、寧靜。突然,天色驟變,電閃雷鳴,一場災難即將來臨。恐龍爸爸和恐龍媽媽抬眼看了看天上的烏雲,仍捨不得離開。
此時,一個恐龍寶寶用小腦袋頂開了白色的蛋殼,破殼而出。
眼看洪水即將來臨,恐龍媽媽慌亂中用嘴銜起了這個唯一破殼而出的新生兒,準備逃走。而其他蛋殼裡,一個個生命仍在陣陣悸動。跑出幾步後,恐龍媽媽不舍地回頭張望仍躺在蛋殼裡的寶寶,但最後也只能無奈地離開了。
它不知道,另一隻恐龍寶寶也剛剛頂開了蛋殼。
緊接著,一場裹挾著碎石的洪水把一切淹沒……
第二隻破殼而出、未被恐龍媽媽救走的小恐龍,就是後來的「路易貝貝」。
8000多萬年後,它被我國河南省西峽縣的幾名農民發現。
名字的來歷
當年就是因為這張照片,它被取名路易貝貝
路易貝貝和恐龍蛋化石
1993年初,恐龍蛋化石在中國河南被發現,和其他的神秘巨蛋一樣,當時沒有人知道它屬於哪個物種,所以把學名定為Macroelongatollithus。
然而它們被發現不久後流失到了美國,1996年美國國家地理著名攝影師路易·皮斯霍斯(Lou-iePsihoyos)為它們拍照,作者Phillip Currie如今是阿爾伯塔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將這窩恐龍胚胎化石的首次報道刊登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它被取名叫「路易貝貝」。
《國家地理》委託藝術家Brian Cooley創建了一個精細的3D模型,並把雕塑照片用作封面。1996年的文章認為,路易貝貝由於有著巨大的爪子,屬於鐮刀龍,它們是僅有的體型足夠大到誕下這些蛋的恐龍。另一些人為,它們屬於霸王龍。
但這篇文章發表後不久,研究者開始認為,它更像竊蛋龍。Zelenitsky說:「唯一的問題是,這些蛋太大了,比任何已知的竊蛋龍的蛋大8到10倍!」
2001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館長潘傑夫博士從一家私人機構把它買回來後一直放在館裡展覽。因為各方輿論的熱炒,潘傑夫博士曾對外回應說,路易貝貝只是暫時在美國展覽,早晚會回歸中國。
輾轉回國
化石完整圖像
一年後,潘傑夫博士來到中國為路易貝貝挑選合適的新家。2002年、2006年、2009年,他先後3次來到中國,走訪了北京、內蒙古、雲南、浙江、上海等十多個地方,為路易貝貝物色容身之所,但因種種原因,最終都沒能談妥。
2007年,河南召開了一次古生物國際研討會。國際知名的古生物學家、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教授菲利普·居里也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當得知潘傑夫博士正在為路易貝貝尋找新家未果時,2010年,菲利普·居里教授向潘傑夫推薦了河南,並將此消息通過董枝明教授及其弟子呂君昌轉達給了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2011年3月,一封滿載誠意的信從河南寄往美國。邀請潘傑夫到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訪問,為路易貝貝考察新家。
2013年7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給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回函,同意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接收路易貝貝化石入境。
2013年11月23日,蒲含勇等一行4人抵達美國,正式接路易貝貝回國。隨後,化石被裝在一個藍色箱子里,先運到芝加哥國際機場,然後空運到首都國際機場。因需辦理關稅等事宜,路易貝貝在機場的倉庫里「逗留」了一周時間。當年12月19日才被正式運到了河南。
揭開謎團
科學家揭示演化歷程
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蒲含勇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研究員、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Darla K. Zelenitsky博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Philip J. Currie教授及斯洛伐克帕沃爾·約瑟夫·薩法里克大學Martin Kundrát博士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將「路易貝貝」正式命名為中華貝貝龍。這一由中外科學家研究的成果5月1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上。
國際科學家小組仔細檢查了化石上新的細節,並和其他恐龍物種進行了對比,隨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路易貝貝不僅是一個新物種,也是已知最大的坐在蛋巢上照顧幼龍的恐龍。
2007年,古生物學家在中國發現了第一具巨型竊蛋龍的骸骨,這是一個重達1.36噸、長著翅膀的怪獸:巨盜龍。Zelenitsky說:「這一切總算是合乎情理了。我們找到了一個巨型物種,能夠誕下這些巨型蛋。」而貝貝龍則是研究人員發現的第二個巨型竊蛋龍。
「路易貝貝」與雙層分布、表面清晰可見的4枚西峽巨型長形蛋化石共生在一起,恐龍蛋單個長43厘米,骨骼化石長118厘米,尾部缺失。
「雖然目前世界各地發現了不少恐龍胚胎骨骼化石,但大部分因為骨化程度低等原因,保存狀態都不好,基本都是亂七八糟地堆疊在一起的。」蒲含勇說,「路易貝貝」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為完好的恐龍胚胎骨骼化石。而且,古生物學家通過對它以及與它伴生的恐龍蛋研究後認為,路易貝貝的成年個體應該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竊蛋龍類恐龍。
中華貝貝龍屬於竊蛋龍類的新頜龍亞科,比小獵龍進步而比巨盜龍原始,基本處於新頜龍亞科的基幹位置。通過對胚胎化石的研究,揭示了產蛋者是一種有翅膀、長羽毛、有喙、與鳥類關係密切的新型竊蛋龍。雖然沒有發現成年個體的骨骼化石,但是通過與其接近的種類相比較,估計體長達8米,體重3噸。
路易貝貝當年歸國的照片
這一像巨型鳥類一樣的恐龍,蛋窩比超大型貨車的輪胎還大。蛋長近45厘米,單個蛋重約5千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恐龍蛋。這些蛋呈環狀排列,蛋巢直徑約2~3米,一窩蛋有24枚以上。
中華貝貝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一是為這種巨型恐龍蛋與其母體的聯繫提供了確鑿證據;二是為竊蛋龍類個體發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三是為竊蛋龍類恐龍中新頜龍類的古地理分布、遷移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由於與其關係密切的小個體竊蛋龍具有孵卵的情況,研究者認為這一新的巨型竊蛋龍是體型最大的孵卵和照顧後代的恐龍。
永遠的貝貝
當年拍攝短片的封面


TAG:匯龍堂 |
※永遠都是寶貝
※永遠的摯愛,永遠的女神-蘇菲瑪索
※永遠的希斯·萊傑
※永遠的「快樂精靈」永遠的羅納爾迪尼奧
※貝吉塔,永遠的二號男主
※永遠的古蘭丹姆
※永遠的茜茜公主,永遠的羅密·施奈德
※永遠的傳奇——鄧麗君
※永遠的潘帕斯雄鷹
※永遠的女神,永遠的喜愛,永遠的宋慧喬!
※馬布里 永遠的3號 永遠的師父
※傳奇巨星系列——阿爾貝蒂尼:永遠的隊副,永遠的紅黑4號
※暴風城會永遠銘記瓦里安·烏瑞恩之名!永遠的艾澤拉斯!
※永遠的希區柯克
※好萊塢4位半老徐娘,哈莉貝瑞上榜,蘇菲瑪索是「永遠的摯愛」!
※傑克·凱魯亞克:永遠在路上
※永遠的7號,永恆的貝影,那個帥到沒朋友的貝克漢姆
※奧黛麗:永遠閃耀的安妮公主
※龍珠超:貝吉塔的秘密,永遠叫他卡卡羅特,不叫他悟空!
※永遠的勒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