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普宣傳貴實忌虛

科普宣傳貴實忌虛

過去有句農諺:「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意思是說,會不會種地沒關係,只要捨得施肥就行。其實,種地並沒有那麼簡單,種莊稼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若把苗種在肥堆上,苗照樣長不好,因為禾苗生長也有自身的規律與科學的合理性。

2017年5月22日,本報農經版刊發了一篇合理施肥的科普報道。此報道用擬人的筆法讓化肥自述。「我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講述化肥自身的經歷,似在自辯,自白自說,又在循循告人科學使用化肥的科普道理。化肥,施少了不好,施多了有害。意在告誡人們科學合理使用的重要性。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人讀後感觸頗多,受益匪淺。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科普宣傳知識也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所涉及的範圍涵蓋各行各業,就連普通的生活用品、食品衛生、醫療保健、美容化妝,乃至衣食住行等瑣事,都與科普沾了邊兒,掛了鉤。這應該說是一件好事,但在科普宣傳的現實中,總有一些不良現象的發生。其表現是,有些科普宣傳似廣告,廣告宣傳又似科普,使人們很難分辨其真偽。形式大於內容,實事求是不足,嘩眾取寵有餘,使人很不理解,也很反感。

比如有些醫療保健類宣傳廣告。打著科普宣傳的旗號,行唯利是圖的經商之實。對其產品,借著科普宣傳的名義,大肆吹噓,有些竟敢吹噓連國際上難以攻克的癌症、艾滋病等疑難雜症都可治療,且包醫百病;有的甚至離譜到,喝綠豆湯都可以治百病。

廣告像科普,科普像廣告,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它們之間有個共同的特點是,都具有宣傳推廣功能,但兩者又有本質的區別。若能把廣告宣傳,寫的像科普教育一樣,講客觀、講科學,既能客觀公正,又能實事求是,那當然求之不得,怕就怕,假借科普之名亂宣傳。這種假借科普之名亂宣傳的廣告,是別有用心的,是專門給科普宣傳添污抹黑,故意把科學之水攪渾。就像街頭路邊散發的一些小廣告、小宣傳品,會讓人上當受騙,這是經驗,也是教訓。

科普宣傳貴實忌慮,實則生力,實則生效,虛則生偽,虛則生疑。因此,科普宣傳中的實與虛,廣告宣傳中的真與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的公德精神與責任意識。不論做廣告策劃,還是科普宣傳,都要務必牢記這一點。

田長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房顫發作一般不會立刻致命 但需早診早治以防意外
慧眼仁心 情系患者——記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超聲科主任李向東
朝呼籲韓履行《6·15共同宣言》
《巴黎協定》不懼美國退出 其做法不會引發連鎖反應
公園裡撿到受傷的長嘴鳥竟然是國家保護動物

TAG:山西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貴州銀行全面退出存管回訪:近半數仍在顯眼處宣傳貴州銀行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