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濮陽老闆有雅好,將空酒瓶收藏成了文化

這個濮陽老闆有雅好,將空酒瓶收藏成了文化

濮陽早報《文創周刊》 出品——

今日推介:張文傑,濮陽縣一品園@大盤雞酒店老闆。

推介理由:雅,收藏2000多種共計5000多個酒瓶。

張文傑:將酒瓶收藏成文化

濮陽早報記者 袁冰潔

酒重要還是酒瓶重要?在張文傑眼裡,相比於酒,酒瓶更是個寶。20多年來,張文傑痴心收藏酒瓶,將自己的院子建成了一個「酒瓶博物館」,以此形式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

擁有2000多種類的「酒瓶博物館」

走進張文傑位於濮陽縣紅旗路上的飯店,猶如走進一個「酒瓶博物館」。

一進庭院,就能看到院子一面牆上,整齊地擺放著各類酒瓶。進入飯店,200多平方米的大廳內,有兩面牆都被張文傑裝修成柜子,滿滿當當地擺放著酒瓶。他辦公室的兩面牆上,也被各種酒瓶「佔領」。

張文傑的酒瓶,很多都是稀奇貨。比如,其中有四個青花瓷的酒瓶,上面分別寫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志、紅樓夢,一看就是古典名著系列;十來個擺在一起的酒瓶中,人物造型分明是武松、王英、楊志等水壺人物系列;還有四個酒瓶,酒瓶上的花紋是四個美若天仙的女子,那是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貴妃四大美女;離四大美女不遠處,則是梅蘭竹菊組成的四個酒瓶;在柜子的最下方,還放著幾個酒瓶,上面的花紋是穿旗袍的美女,那是中國旗袍系列;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對小獅子造型的酒瓶,張文傑說,那是民用蠟台系列。此外,還有十幾個酒瓶,全都是龍的造型,是中華龍系列。

張文傑說,酒瓶的種類可以有多種劃分方式。除了根據圖案、造型分外,還可以根據材質,分為陶瓷、鈞瓷、彩陶、玻璃等。自己所搜集的酒瓶中,玻璃酒瓶較少,一般都為瓷器和陶器。

張文傑一共搜集了多少酒瓶?他沒有專門統計過,但他介紹,僅從種類上說就有2000多種,如果非要說個數,最起碼有3000多個。酒瓶除了放置在酒店院子里和大廳外,他還專門騰了一間房子,用於放置酒瓶。

所有的酒瓶在他眼裡都是寶

聽說過愛酒的人,很少聽說過愛酒瓶的人。張文傑到底是先喜歡上喝酒還是先喜歡上酒瓶?他說,年輕時自己酒量還挺大,但現在,酒瓶在自己心裡的位置更重要。

上世紀60年代,張文傑出生於濮陽縣縣城北街,這裡也是著名的八都坊所在地,張文傑從小就被八都坊的故事耳濡目染。他的父親,是村裡僅有的兩個能攀爬上八都坊牌坊的人之一。張文傑最佩服的,還是老姥爺,老姥爺雖然只是名廚師,但講起故事來,三天三夜不重樣。街上還經常有說書的光顧,古代故事一說就是一整天。張文傑就是在聽這些故事中慢慢長大。至今,他對《水滸傳》里的一百單八將還情有獨鍾,這些人物形象,在張文傑腦子裡一直栩栩如生。

初中還沒畢業,張文傑就想像梁山好漢一樣闖社會。不過,闖社會沒多久,他就不得不參加了工作。真正讓他與酒瓶打交道,是在一家集體企業內跑業務,那時的工作就是為企業採購酒。因工作需要,他經常會到各個酒廠考察,在酒廠的樣品室內,他看到了各種造型不一的酒瓶,當時就特別喜歡。但是,因為能力有限,他並沒有產生搜集的念頭,只是將這些酒的標籤撕下來,回去後夾在本子里慢慢欣賞。

上世紀90年代,辭掉工作的張文傑開了一家飯店,經常能看到一些吃飯的客人,帶來一些稀奇古怪的酒瓶,喝完酒後酒瓶就留在飯店內。張文傑感覺到這些酒瓶扔掉太可惜,就產生了收藏的想法。從此,他就走上了收集酒瓶的道路。除了自己努力外,親戚朋友們知道他收集酒瓶後,遇到好的酒瓶,也都主動打電話讓他去取,或者直接給他送過去。

張文傑一發不可收拾,20多年來痴心收藏酒瓶,最終成為濮陽市最大的酒瓶收藏家。

每個酒瓶都一個難忘的故事

對張文傑來說,每個酒瓶,都有一個令他難忘的故事。

2008年北京奧運會,五糧液酒廠生產了水立方造型的酒瓶,有著較強的紀念意義。那年夏天的一天,安陽一位朋友給張文傑打電話,稱在安陽古玩市場內看到了4個水立方酒瓶,問張文傑要不要。張文傑立即開車到了安陽,掏12元將4個酒瓶買了回來。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志、紅樓夢系列酒瓶的搜集,對張文傑來說也頗費了一番周折。生產該系列酒瓶的廠家,並非是名酒廠家。一開始,一位朋友送來了「水滸傳」酒瓶,過了很長時間,張文傑在廢品收購站內,偶然看到了「紅樓夢」的酒瓶,外觀設計和「水滸傳」的一模一樣,張文傑知道,那肯定是個系列。後來,他在市區南海路古玩市場「淘寶」時,很驚喜地看到了「三國志」酒瓶。再後來,一位客人到飯店吃飯時,恰好拿了一個「西遊記」酒瓶,張文傑非常激動,要客人要了酒瓶,以這頓飯免單為酬謝。就這樣,古典名著系列搜集齊了。

「四大美人」系列酒瓶收集也頗有意思。他曾經搜集了三個「楊貴妃」酒瓶和一個「貂蟬」酒瓶,但就缺其他兩個人的,為此很是苦惱。後來,他通過和藏友交換,最終搜集齊了此系列。

張文傑沒事時,喜歡騎著自行車,在濮陽縣各個廢品站轉悠,碰到有好的酒瓶,就會掏錢買回來。古玩市場也是他常去的地方,那裡也經常會碰到不錯的酒瓶。在市區南海路古玩市場,他認識了一個本家老大爺,87歲了,居住在盟城小區。老大爺是中原油田的,年紀大了準備回老家安度晚年,就給張文傑打電話,稱他要賣房子,收藏的酒瓶沒地方存放。張文傑立即趕了過去,買了老大爺三分之一的酒瓶。

「這裡面每一個酒瓶,都有一個讓我難忘的故事,我將他們視若珍寶。」張文傑說。

用收藏酒瓶的形式傳承文化

張文傑收藏的酒瓶中,其中一個叫「六尺巷」,是南方一酒廠生產的。張文傑說,「六尺巷」反映的其實是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接著,他講述了「六尺巷」的故事。

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裡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學會寬容、禮讓,可謂『心寬則無牆』。」張文傑說。

張文傑又向記者講述了劉伶醉酒的故事,「我以前並不知道劉伶醉酒的故事,收集了酒瓶,才知道『杜康造酒劉伶醉,劉伶一醉整三年』的故事。」他說。

張文傑介紹,此前自己一直搜集酒瓶,並沒有注重酒瓶背後蘊藏的文化。後來,一位老師在觀看了自己收藏的酒瓶後感嘆後說:「你不光是在收藏酒瓶,還是在傳承文化啊!」張文傑當時一愣:「我一個搜集酒瓶的,咋就傳承了文化呢?」老師就給他講述了酒瓶背後的故事,比如,四大名著、四大美人、旗袍、中華龍等,有的是書,有的是小說,有的是服飾,有的是圖騰,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張文傑一聽,感覺很有道理,也特別有成就感,還不禁害羞起來。但以後再收集酒瓶時,他就有意留意酒瓶背後蘊含的故事,張文傑發現,幾乎每一種酒,都與當地的文化密不可分。

除了酒瓶外,張文傑還收藏有秤、器皿、石磨、石磙、石獅等多種現在在市面上很難看到的老物件,在他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

每當聽到人們的讚歎,張文傑都感到特別自豪。看著滿屋子的酒瓶,張文傑也感覺這是他最大的財富。他告訴記者,很遺憾的是,水壺一百單八將,他只收集了十幾個,他最大的願望,將士將一百單八將全部搜集完畢。為此,他多次去山東鄆城,都沒能如願。如果您手裡有這樣的酒瓶,願意幫張文傑實現這個願望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濮陽說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竟是濮陽人的兒子?金堤原來是秦始皇所修

TAG:濮陽說 |

您可能感興趣

串串店門口空酒瓶子堆成小山 生意好不好就看這個
家裡的空酒瓶別扔,這樣改造簡直美翻了!
用空酒瓶養花,美成這個樣子,鄰居見到都搶著想要買!
廢舊的空酒瓶別扔掉,幾樣材料就能變成昂貴的首飾
空酒瓶別扔,隨手「敲一敲」,就是一個藝術花瓶!比買的好看百倍
養花誰還買花盆,空酒瓶割一割,做成獨一無二的盆栽,多少人羨慕
不愛喝酒卻喜歡精美的瓶身20多年收集幾百隻空酒瓶
聰明人將空酒瓶「這麼玩」!只要用火燒一燒,做成後既好看又實用
空酒瓶變成精美的裝飾品
茅台「空酒瓶」的秘密你知道嗎?喝完別傻傻扔掉,有想不到的驚喜
空酒瓶還能這麼玩,超實用!
幼兒園讓帶空酒瓶,爸爸說沒有,兒子偷偷倒了兩瓶陳年五糧液
家裡的空酒瓶先別扔,簡單粗暴讓它變廢為寶!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美到窒息的LED星空酒瓶燈了解一下!
用空酒瓶養護花卉盆栽,這個創意新穎,獨特,喜歡就試一試吧
空酒瓶還能這樣用?裝飾家裡、支撐東西等等,樣樣俱全!
家裡的空酒瓶先別扔,8 種居家好功能等你來發現!
空酒瓶變工藝花盆,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有趣!
頭一次見用「空酒瓶碎片」做櫥櫃檯面,效果不比石英石檯面差
茅台空酒瓶回收,回收價格達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