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離隊後,氣候「朋友圈」怎麼玩

美國離隊後,氣候「朋友圈」怎麼玩

美國的離隊,並不會阻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不但美國內部形成了13州的氣候聯盟,國際上也迅速凝聚起氣候「朋友圈」。

王彬彬 楊方義/文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退出旨在抗擊全球氣候變化行動的《巴黎協定》。雖然這是預料中的大概率事件,不過當這個決定正式宣布後,還是讓致力於推動全球氣候變化共同行動的國家、企業和環保團體十分失望。

6月6日-8日,以「創新引領、應對挑戰、能源轉型、共同行動」為主題的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會議及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美方退出《巴黎協定》後的首次相關主題國際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曾表態不喜歡清潔能源的美國能源部部長里克·佩里還是參加了這次600人的盛會。會場上,大家討論的是在務實的層面上如何繼續做,而不再糾結於美國聯邦政府的消極表態。

國際環境治理體系的劣等生

在競選中,特朗普就已經明顯表達出對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不熱心。當選後,即大幅降低國家環保局的預算,削減工作人員,並禁止環保局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發聲。最終,以保護美國製造業競爭力和就業、協定對美國不公平為由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大會期間通過的《巴黎協定》,是在聯合國框架內繼《京都議定書》後,再一次實現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2016年11月4日,在歐盟、美國、中國等主要簽署國家批准後生效。在短短半年後,美國宣布退出還是使《巴黎協定》蒙上一層陰影。

事實上,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在國際環境治理體系中出爾反爾。2001年,同樣來自共和黨的小布希也曾宣布退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氣候變化全球文書的《京都議定書》。

美國長期游離於《京都議定書》之外,讓全球氣候治理的合作總是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

不單單在氣候變化領域,在聯合國框架內最重要的環境公約中,美國也未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原因也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願意承擔過多的限制。

雖然在正式程序上,美國退出還會有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但是,未來在特朗普任內,美國政府重新成為氣候變化談判的「問題青年」已是必然。美國的退出必然會影響到聯合國多邊機制的有效性,為未來《巴黎協定》的諸多共識的實施製造障礙。

美國的退出,對於其承諾的減排目標會有一定影響。據世界資源所的估計,按照特朗普目前的政策,美國在2019年後減排水平將停滯,與《巴黎協定》中承諾的水平將會有大幅差距。而美國投入在氣候資金上的承諾,將大幅地萎縮。這毫無疑問會加大《巴黎協定》實施的難度。可以預見的是,各國在聯合國框架內的合作,又將面臨各種挑戰。

不過,已經習慣了美國缺席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並不會因此受到根本性的動搖。《巴黎協定》主要目標和內容的實施依然會繼續。而且,在科技方面全球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全球合作主要內容的當下,美國政府的離隊,並不代表美國所有力量停止在氣候變化上的努力。

美國氣候聯盟的形成

和特朗普在全球化上作出的一系列決定類似,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美國的離開是十分不明智的。在科技推動下的綠色經濟和產業形成氣候的今天,美國的離隊顯然不利於未來在該領域內的競爭力。

短期內開展的自下而上的氣候行動未來將成為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力量。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和紐約州發起成立了「美國氣候聯盟」,目前已經有13個州宣布加入該聯盟。

該聯盟成立後,參與的州將繼續實現美國的承諾,包括美國在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上的承諾。除此之外,夏威夷州州長還簽署法令,成為美國首個通過法令繼續執行《巴黎協定》減排內容的州。

雖然特朗普以保護美國製造業的就業為主要理由退出協定,但不可忽視的是,美國在低碳產業和綠色科技上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新能源汽車的領軍者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就宣布退出總統顧問委員會。蘋果、亞馬遜、微軟等科技界巨頭也紛紛表態,支持推進美國在《巴黎協定》上碳減排的承諾。

這些全球企業已經感知到綠色和低碳會成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顯然他們不會在綠色產業和綠色科技上放慢前進的腳步。

就在兩天前,來自美國的各州、市、學界和商界的代表簽署了一封聯名公開信《We Are Still In》,進一步表達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落實《巴黎協定》的決心。可見,雖然美國聯邦政府不再支持《巴黎協定》,美國各界對於低碳發展已經形成了勢不可擋的共識。

再次聚勢的氣候朋友圈

經過20多年的起伏,氣候治理領域吸引了眾多力量的投入。《巴黎協定》的簽署更給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一針強心劑,也給略顯疲態的全球治理帶來一絲新意。雖然美國聯邦政府退出的消息讓人失望,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各界已經逐步完成自適應,一定程度上,美國聯邦政府退出《巴黎協定》的消息反而讓支持《巴黎協定》的人迅速聚集到一起,氣候變化朋友圈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最近,在北京舉行的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由美國能源部於2010年倡議成立,是全球範圍內清潔能源領域唯一常設部長級會議。CEM匯聚了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25個主要國家和歐盟成員國,這些國家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約佔全球90%,溫室氣體排放合計佔全球75%。

包括國際氣候談判的明星級人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前秘書長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在內的「老朋友」齊聚國家會議中心,就2℃目標、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等議題展開各種討論。

雖然特朗普在退出協定時多次強調協定對美國不公,中國、印度等國多次躺槍。但中國堅定推動協定落實的立場一貫且明確,多次強調將與國際社會一道,落實協議,共同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格局。

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轉變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推動力量。在發展清潔能源、提升能效、建立碳市場、提高森林碳匯能力等方面,中國都會繼續執行低碳發展的戰略和目標,這對中國的很多新興企業和行業是一個重大的機遇。特別是在中國綠色金融政策和體系的推動下,銀行和金融部門在綠色產業和企業的優惠政策將推動很多企業進行節能減排。

可見,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是高度內生於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所以,中國未來將會成為《巴黎協定》落實的重要力量。但美國的退出,並不代表中國需要承擔更多責任,要承擔起全球氣候治理領導者的角色。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氣候變化上沒有歷史責任,全球氣候治理依然需要包括歐盟在內的眾多工業化國家的領導力。

資金也是《巴黎協定》的一個重要內容,美國的退出勢必在未來幾年大幅減少其公共資金對最不發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持。中國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內已經做出了大量的支持,在「一帶一路」倡議落實的過程中,將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支持。

越來越多來自私營部門的領袖加入公益慈善行列,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個全球最大的共同願景注入了新動力。2016年底聯合國馬拉喀什氣候峰會上,中國慈善機構宣布投入1億元設立應對氣候變化專項基金,其中1000萬元支持聯合國南南氣候合作夥伴關係孵化器項目。這筆資金是《巴黎協定》生效後的全球第一隻聚焦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民間基金,當時因受特朗普獲選而情緒低落的氣候圈為之振奮。

氣候變化會對南方脆弱國家產生更多不利影響。南南合作是發展中國家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隨著南方國家的成長,來自南方的慈善家也會湧現出來。

可以預見,在未來,引導中國的私營資本,結合「一帶一路」的綠色投資機會,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支持,用氣候影響力投資基金的形式來尋找投資機會,將會有大量的空間。

特朗普宣布退出協定,雖然令人沮喪,但應對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巨大挑戰和機遇,美國的離隊並不會阻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作者王彬彬為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方義為國際公益學院高級研究員,編輯:王小)

(本文首刊於2017年6月12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以互聯網手機為鑒,互聯網電視正在加速資源整合
非京籍學生跨省求學:總有一天,我要考回北京—《財經》特別報道
迴流學生返鄉上學:大城市只能成為記憶和夢想—《財經》特別報道
小城市帶動大消費:三四線城市將更大、更富、更敢花
拔網線就能阻擋AlphaGo?No way,單機版人工智慧離線也強大

TAG:財經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幾個海島景色優美,氣候適宜,是遊客旅遊的好去處!
美國村子展示真實的氣候變暖的後果!真是太可怕了!
不是說全球氣候變暖嗎?為什麼還會那麼冷!
美國人吐槽國家公園被糟蹋:除遊客太多、氣候變暖
為什麼非洲氣候那麼惡劣,中國人還能把水稻種那麼好?看完可算知道了!
美國人吐槽國家公園被糟蹋:除遊客太多、氣候變暖,還有人搞破壞
為什麼我國氣候特徵會呈現:氣候複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提醒關注氣候變暖,他在美國大使館裡製作了這個
國慶最適合遊玩的城市,氣候宜人風景如畫,網友:比想像中好很多
氣候異變的贏家之一,是那批喜歡嗑蘑菇的英國人
三亞氣候環境和泰國差不多!為什麼國人捨近求遠更愛去泰國呢?
狗狗炎熱天氣下生下小奶狗,由於氣候原因不得不另外尋找屬於它們母子的一個「家」!
全球氣候變遷,是我們害的嗎?
熱浪席捲歐洲,「氣候隔離」困境下僅有富人能活?
很多朋友喜歡鬱金香,可各地的氣候不同,種球又該怎麼保存呢?
天熱了,來歐洲尋找「小氣候」!
看一眼少一眼!氣候變暖危及珊瑚,世界奇觀大堡礁正在「狗帶」
別顧著燒烤,請關注荷蘭的氣候變化,會出現南歐那樣的氣候嗎?
全球最「慘」的國家,因氣候變暖將舉國遷移,最想搬到中國
冬季氣候乾燥,媽媽們應該做好這幾點,讓寶寶皮膚不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