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竹山堂連句》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唐人臨墨跡本
《竹山堂連句》墨跡本,顏真卿書,原跡早佚,傳世者為唐人臨本。絹本,原是屏風, 後割為冊頁,28.2×13.7厘米,計15頁,頁6行,計298字。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竹山堂連句》又稱 《竹山潘氏堂聯句》。此帖著錄首見《宣和書譜》。為顏氏與諸友人於竹山堂作詩聯句。書法端嚴渾厚,雖乏顏書磅礴之勢,但楷則猶存。有「紹興」、「緝熙敬止」、「希世之書」、 「御府之印」、「容齋清玩」、「晉府圖書」、「 玉張氏」、「王世懋印」、「 蒼嚴」、「安儀周家珍藏」、「鐵保私印」、「葉公綽」等鑒藏印。帖前有標籤「 顏魯公竹山連句詩帖」。帖後有宋米友仁、清姚鼐、鐵保三家題跋。曾經南宋高宗 紹興內府、明晉王府、清梁清標、安歧等收藏。明王世貞《 州續稿》、清安歧《 墨緣匯觀》等著錄。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德宗詔文曰:「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初學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對後世影響巨大。他的書跡作品,據說有138種。楷書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等,是極具個性的書體,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行草書有《祭侄稿》、《爭座位帖》、《裴將軍帖》、《自書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米芾《書史》:「《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
顏真卿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於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他一生忠烈杯壯的事迹,提高其於書法界的地位。
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書風,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人稱「顏體」。顏體奠定了他在楷書千百年來不朽的地位,顏真卿是中國書史上富影響力的書法大師之一。他的「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潘天壽先生書畫 欣賞
※書聖王羲之故居一游
※書法教學課件-楷書結字的基本規律
※中國畫-學畫雪竹
※書法學習-楷書入門教材二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宋仿本定為米書)顏真卿《江外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虞摹蘭亭序》長卷
※「古籍畫冊」清代《蔣廷錫花卉》故宮博物院藏本
※王寵《草書山莊帖》欣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納涼觀瀑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顏真卿《多寶塔碑》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拓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五代荊浩《匡廬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 王翬 《山水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顏真卿行書《湖州帖》宋仿本書法欣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千里江山圖卷》賞析
※賞畫|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 王翬《山水冊》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五代丹楓呦鹿圖軸》
※陳師曾|《山水花卉圖》冊欣賞——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
※惲壽平 王翬《花卉山水合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李唐《江山小景圖卷》欣賞——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三件朱石梅錫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畫之十七文同《墨竹》
※清代焦秉貞《歷朝賢后故事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唐寅《山路松聲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髡殘《雨洗山根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