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二學霸媽分享:幾本書加幾個電視節目,就能搞定史地生政學習!

初二學霸媽分享:幾本書加幾個電視節目,就能搞定史地生政學習!

時光機在一天天的輪番現身,而初中的三年,我們也很快的渡過了一年半,細細綜合悉數起來,在大多數人眼中小四科這個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小短板,在兒子目前所有的科目中反而是最強勢的那個小長板,(初一至今,兒子小四科的成績排名一直在班裡是第一、二名,相對兒子的主課成績反而是略弱些),雖然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說到好的學習方法時,我想似乎應該也有可取之處的,所以今日將兒子以往小四科的一些學習小方法,擬此文與眾家長分享一下:

《史記》、《資治通鑒》、《中國歷史》等這些書籍其實在兒子上初中之前就在小學階段陸陸續續的看過了,最早看歷史書其實倒不是我刻意引導的,大概是一、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帶兒子去市圖書館,他自己選了一本《小故事大道理》,或許最初是被書中精美的插圖所吸引了吧!但是一個個精小而簡練的歷史小故事卻能折射出來人生的大道理,跌宕起伏的故事「引誘「著兒子至此就開始與讀史結下了緣份。

既然說到歷史愛好的建立,在這裡又不得不提及中央十台的《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因為兒子自從三年級開始,每天中午是雷打不動的在電視機前要邊吃飯邊觀看《百家講壇》,至今他能記得並敘述最清楚的是袁騰飛主講的《明朝那些事兒》,直至今日,兒子邊吃飯邊看《百家講壇》已經是他的每日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經過數次的變革,講壇內容所含概面也已從詩歌延伸到戲劇,從遠古冷兵器演講到近代軍事學,從小人物的出現襯托出大人物的演變……

而每一個主講人都在用生活最平常的話去深入淺出的講解歷史上所發生的一個個真實的事件和輪番粉墨登場的歷史大朝代。「觀史能使人明鑒」,因為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在鏡裡面刻畫出一個生動的歷史人物,而在鏡外也能鮮明的照亮出一個睿智的你。

去年暑假的時候,朋友推薦一套《全球通史》,之前兒子第一本接觸外國歷史的書籍是《大國崛起》,所以在看《全球通史》這套書籍的時候,相對也沒有感覺到很吃力!反而在觀後感的時候兒子說:「媽,中國歷史文化這麼深厚,怎麼在書里描寫秦始皇的時候,就簡單草草一句了事,『中國有位姓秦的皇帝』我要是作家的話,我絕對比他寫得還要好,但是這本書寫得實在是太好了,真是一本名符其實的全球通史」。

哈哈!兒子自以為肚子的墨水多了,盡然也有個小想法長大後也要著書!雖然一百個人心目中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但是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卻孕育出偉大的中華文明,歷史的車輪雖然在前進著,但是歷史的前車之鑒卻無時無刻不在當今社會中映射出閃耀的光芒。所以歷史課對於兒子而言,就如同聽故事般聽了一次次現場講壇。

如果想多了解更寬度的歷史就一定要多看相關的書籍,切忌不要看穿越歷史劇,那是會毀滅孩子的五觀!校內課本里的知識點真的也就只是點而已,雖有體系框架的存在,但如果想了解更廣更深層的歷史知識,還是建議課外多讀書!

隨著中考命題更加開放性的思維推崇,所以關於解析和理解的答題思路也是較以往會更加突顯個人辨析能力的提高!因為每一個標準的切入點將會更加彰顯答題人的文化底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都要學會通過表面看本質,而具有鮮明特色文、史、哲的準確語言文字的表述將是把握答題準確的大命脈!請記住!歷史開不開卷都是不易的事實!

如果說山川、河流這些靜態的可以用圖片來加以深刻記憶的話,那麼關於氣候、緯度等比較抽象的知識就會讓一些孩子不得不感到抓狂,因為有時無論你怎麼死記硬背,反而一到考試的時候腦子裡依然會混沌一片!這時兒子的自繪地圖表就有了用武之地!

關於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兒子和我談過,並且兒子也曾經和班裡同學分享並討論過此事,從上初一後,每周他都會做各科目的小結!起初也是短短的幾句話,但隨著學業的深入,所能記錄描寫的小結也就多了起來,兒子喜歡用圖表邏輯性的將看似一些並無有聯繫的知識點,將其穿插在一起,把表面抽象化的文字東西變的更加豐滿以增強其立體感!

《天氣預報》也不錯的!沒事就看看預報,了解一下各種天氣圖標!和各種雲圖的走向!兒子非常喜歡看中央九台的《探索與發現》、《我愛地理中國》等,這些電視欄目都是非常不錯的在科普地理知識!因為男孩子終究要長大面向社會的,所以我們的家庭教育觀念是多讀書,多行路!走遠門,看風景!

隨著一次次的出門旅行,祖國的山脈、河流、氣候、地質、地貌和民族文化都與兒子有過一次次的近距離的接觸並使之深刻感知,目前兒子已去過17個省份,而最具有地理形態代表的的西北五省(甘、青、內、藏、疆)使得兒子親眼目睹並能很好的分辨出什麼是高原?什麼是平原?什麼是濕地?什麼是戈壁?什麼是盆地?什麼是湖泊?什麼是絲綢之路?什麼是民族大團結?

書本上原僵硬化的文字此時已華麗轉身靈動起來了!結合書本所學到的知識體系,外加上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再加上自己的事後圖表歸類總結,所以兒子在學習地理這個課目也變得更加得心應手起來了!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看的多了,走的多了,於是記得也就更牢了!無論是中國地圖還是世界地圖家裡還是需要張貼示牆的!即使拿著圓形的地球儀,也要將書本中每一個國家穿成串兒,編織成一條「項鏈」,就象哥倫布環遊地球一樣,從這個國家到那個國家,從這個大洲再到那個大洲,這樣所學到的知識將會更加牢固可靠!或許有些家長和孩子們一致認為反正地理課初二就結業了,即使初中學得再差,只要高中能好好再學也照樣能趕超前列!

錯!這個觀點其實是大錯特錯!高中的地理知識份量要遠遠高於初中的一個大台階,因為最基礎最概念性的框架是建立在初中這兩年的地理學業中的,既然初中的基礎完全能打好,何必非要等到高中的時候才想起去「亡羊補牢」,請記住!一幢高樓大廈的高度是取決於它的地基是否是穩定牢固的!

記得,我們上學的時候,這門學課的名字是《植物學》和《動物學》這兩本書,外加一本《生理衛生學》。隨著教育的改革,這三個課目早已合并升級為一本《生物》,由於兒子自小愛看書,在《百科全書》系列中最鍾愛之一的就是《生物篇》,小的時候常帶著兒子拿著書本到花卉市場,看著每一個動、植物,再對照著每一頁圖片,細細比較。

中央九台的《寰宇視野》和《動物世界》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科教節目!愛生命也要愛自然!無論從生命的起源到進化,還是從細胞的分裂到組合,無論是縱觀動物世界的高低食物鏈,還是橫看人類基因學大門的開啟……。

兒子都特別痴迷,正如他自己所言:「任何的生命都是誠可貴!,只有立足學好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才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生命的可貴之處」!因為世界就是如此之神奇,而生活也就是如此之美好!讓兒子感到非常慶幸的是遇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生物老師,因為喜愛老師的魄力,再加上好奇心驅使著自己內心學習的動力,所以兒子在生物學課上也是在平步青雲似的輕鬆快樂的學習!

一位好的老師其實就是一個引路人,能夠很好的指引著學生不迷失在繁重而無味的學業之中,反而能教導孩子擁有一個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青春期所帶來的任何的盲從和不惑!從簡單的了解自己!再擴展到觸摸自然!乃至最後了解整個社會宇宙!

生物學是一門多麼有趣的學課,其奧秘是深淵無知的。雖然初二的生物學也即將結業,今後也只有到了高中階段才再次學習這門學課,寫到此處,我相信同樣也會有家長和學生打內心裡依然認為無所謂了,差一點也無防!反正到高中再學也是來得及的!但同樣試問:初中的學習壓力相對高中不是特別的緊張,如果在初中階段都不能好好的學習這門學課,難道要在高中高強壓、多科目之下的時候,再去死讀書,再去找初中的生物老師去補生物課嗎?

(生活中有一個實例),雖然中招的生、化、物試驗走的是一套沉悶而機器式的套路,但是標準的流程和嚴謹的追求卻是更高的要求和提升學生們的規範性和認真度!

有的同學可能最討厭政治這個科目,認為是空、大、虛!翻來覆去的就是一個字「背」,即使背來背去,但是到頭來,還是詞不答意,語不對題的錯誤一連篇!小升初時有一次在聽學而思的講座時,一位老師曾說,請家長及時幫助孩子正確的收看《新聞聯播》,長期以往後對孩子語言的培養將會有一定的幫助!

起初我也很不解,總認為《新聞聯播》太官方了,離我們老百姓又是那麼遙遠!孩子又那麼小,大人還不愛看,何況孩子呢?帶著疑惑我們開始嘗試陪著兒子每日堅持收看《新聞聯播》,回想從六年級至今也已有兩三年的時間了,期間曾和兒子探討過《新聞聯播》的觀後收穫!

兒子曾經的一番話當時就震驚了我:「新聞的詞語很簡練,文章代表著官方有深度,用詞考究值得推敲,語境和語感對語文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幫助,而新聞所報告的各種事實可以更多的了解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國內到國外,上到國家主度下到平民百姓,我的視野開闊了許多,和同學的談論點也更多了。

或許會有家長非常不認同《新聞聯播》,那是因為大人的眼睛裡已有沙子了,但是孩子們的眼睛裡卻是透明光亮的,不要讓家長們「越俎代庖」似的設防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而應該選擇相信他們,試著放手讓孩子們多接觸並聆聽到代表中國最高聲音的宣講,而這也正是培養孩子們正確的五觀,哪怕是三觀的建立也會始終保證紅旗飄飄言不倒!背誦政治的確也是兒子比較頭痛的一件事!尤其是辨析題。

政治的確不好學,語言干扃、苦燥,背起來總是感覺不那麼朗朗上口,但是孩子們也要學會「逆水行舟」式的苦背老師圈住的知識點。

開卷後的政治君是最能折磨人了,因為書本所學到的知識點並不是體現在試卷上的考點,中招的政治君考與學是不相對稱的,也互不相接軌的,反而更抽象更追求廣而深的方式,所以讓孩子們在空閑之餘多接觸新聞,多接觸社會的各種評論對視線的擴寬不失為一上策!

通過這幾年的看新聞、讀報紙堅持下來的兒子,在耳讀目染各種正能量宣傳之下的他在言語表達方面較之前確有很大的進步,在無形之中,兒子獨立的思維方式也愈加個性了!在評論社會觀點上兒子也較能夠做到相對比較到位的全面分析。總之,他對國家的歸屬感更強了!也更愛國了!因為這些在任何一個科目的課本上都是無從尋覓的。

世界是那麼大,聲音又是那麼多,怎麼能樹立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創新力,那麼具有理性的辨析,獨立的思考,講究的表述和精細的邏輯則就是一個最能施展和體現個人魅力的發光點!

作者說:

以上言論僅個人一家之言!文中所涉及到的書名和欄目名稱也均是兒子一路走來的現實寫照,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成才的,所以中國也有句老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如若文中真有可取之處,可供參考!

聲 明 本文來源於網路,初中生i學習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選師無憂平台(ID:xuanshi51-home),點擊我要找老師,萬千名師任你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選師無憂 的精彩文章:

TAG:選師無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