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的太監真囂張:大臣不給銀子,就破口大罵

清朝的太監真囂張:大臣不給銀子,就破口大罵

在中國歷史上,太監們曾經有過幾個黃金時期,比如東漢末期、晚唐和明朝。

最輝煌之時,他們不僅凌駕於朝臣之上,甚至凌駕於皇帝之上,儼然太上皇。

清朝的太監真囂張:大臣不給銀子,就破口大罵

明朝權監魏忠賢

清朝建立後,愛新覺羅氏吸取歷史教訓——尤其是吸取明朝的教訓,對太監的控制極嚴,嚴防他們參與政事。

但到了慈禧掌權後,因為她對太監的寵幸,使得太監勢力大大增強,很多規矩都被打破了。

比如,滿清祖訓:太監不得擅自出京。可慈禧的寵監安德海,竟然敢浩浩蕩蕩地出京買辦。雖然背後是慈禧的支持,可仍然違背了祖訓,惹得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很不爽。結果,最後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截殺。

清朝的太監真囂張:大臣不給銀子,就破口大罵

丁寶楨

比如,光緒十年,慈禧竟然派寵監李蓮英和醇親王一起檢閱北洋水師。這是犯了大忌。當時有個御史叫朱一新,對此極為憤慨。他不顧個人安危,寫了一封奏摺,參劾李蓮英,把他稱為「監軍太監」。

慈禧大為震怒。當時的慈禧,已經一手遮天,無人可以制衡。因此,李蓮英安然無恙,朱御史卻丟了官。

總的來說,滿清一朝,太監雖然沒能在明面上掀起什麼風浪,但在暗地裡,他們是很不好惹的。尤其在撈錢方面,他們更加不好惹。

大家知道,皇帝下旨時,負責傳旨的是太監。如果傳的是升官發財的旨,接旨的大臣滿心歡喜,自然少不了掏腰包,給傳旨的太監送銀子;如果傳的是斥責批評的旨,接旨的大臣滿懷沮喪,自然不願意掏腰包。

可是且慢,太監的辦法多的是,你不想掏腰包,他會逼著你掏。

清朝的太監真囂張:大臣不給銀子,就破口大罵

慈禧寵監李蓮英

光緒年間,工部有兩個侍郎一直不和,後來因為一件小事,竟然動手打了起來。這件事傳到了慈禧的耳朵里。慈禧覺得這兩位侍郎舉止輕佻、有失官儀,但又沒到撤職查辦的地步,因此,就降旨批評。

首先接旨的是張侍郎。太監傳完旨後,對他破口大罵:混賬王八蛋,滾下去吧。

張侍郎挨了太監的罵,怒火攻心。可因為太監代表的是慈禧,他不敢發作。

第二個接旨的是唐侍郎。太監傳完旨後,一聲沒吭,還伸手攙扶起了唐侍郎。

這讓張侍郎大受刺激,他以為是慈禧偏心,因此一病不起,很快就嗚呼哀哉了。

張侍郎死得實在是冤。因為慈禧並沒有偏心。傳旨的太監之所以罵了他而沒罵唐侍郎,是因為唐侍郎熟悉行情,事先送給了那個太監400兩銀子。

後來,又有一個工部的小臣犯了錯,受到聖旨斥責。他手頭拮据,就送給了傳旨太監200兩銀子。結果,太監念完聖旨後,仍然罵道:混賬,下去。

清朝的太監真囂張:大臣不給銀子,就破口大罵

晚清大太監小德張

讀者朋友們,發現兩次破口大罵之間的區別了嗎?

給400兩銀子,就不罵;給200兩銀子,就罵一半,是為「 半罵」。

還真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談秘史 的精彩文章:

兩大愛將互說對方謀反,唐太宗沒太在意,後來有一個真的反了
太監臨死前,一定會幹一件事
武則天的人才使用方法:既能使用忠臣,也能使用奸臣
武則天向宰相狄仁傑要人才,狄仁傑說了一個名字,大臣們有點吃驚
宰相娶了皇后的奶媽,後來皇后被殺,宰相怕被牽連,趕緊殺妻

TAG:趣談秘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俠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然後扔下銀子就走,不怕錢不夠么?
為何古大俠吃飯放下銀子就走,老闆從來不攔,也不怕是假的?
和珅打死都不敢貪的銀子,一旦貪污,乾隆皇帝都不會容忍他!
在清朝的時候,購買一個僕人大概多少銀子?差距真的很大
古代的大俠很豪邁,吃完飯直接扔下銀子跑了,就不怕錢不夠嗎?
大俠吃完飯扔下銀子便走,店小二不怕錢給少嗎?真相讓人忍俊不禁
皇帝要從太監家裡搜奇書,官員說:只有大把的銀子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用銀子賄賂大臣,情商實在太低了
清朝最大的貪官:各種錢財來之不拒,但唯獨有一種銀子絕對不拿!
乾隆的寵臣打了大勝仗,戶部的小官卻說:給我一萬兩銀子才辦事
和珅家進了賊,發現大量銀子,盜賊看後崩潰大哭:我再也不來了
此衙門的銀子,清代皇帝誰都不敢花,慈禧掌權後打破了這個祖制
晚清十大鏢局,扛把子都是頂尖高手,就連慈禧也得請他們運銀子
古代大俠們吃完飯為何扔下銀子就走,不怕錢不夠么?真相很簡單
大臣:國庫的銀子不能動,你放下,皇帝:我不放,那我就不客氣了
大俠吃飯從不問價就給銀子,為何店小二卻不敢多說?答案實力搞笑!
古代大俠為何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不算賬也不找零,知道原因的我笑了
古代大俠吃完飯為何扔下銀子就走,不怕錢不夠么?真相很簡單
柴郎銀子被搶,山神廟奇遇做了員外女婿,搶銀子的也去結局大不同
古代大俠吃罷飯扔下銀子就走,就不擔心給少了?知道原因後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