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因何事幾乎決裂?
楊瀚說,小時候,初冬時分,家裡的桌子上會擺起一個戴眼鏡、穿西裝的男子的照片,大人會向他鞠躬,他也站到第一排,也鞠躬。長大後才知道,這是祖父。後來他從書上得知,祖父是烈士,被特務用匕首刺死了,因為抗日。
1969年春節,兩年沒回家過春節的父親楊拯民從「牛棚」里回來,召集全家說:「我現在覺得有必要將咱們家的歷史告訴你們知道。」在父親三個小時的講述中,那一年剛14歲的楊瀚,第一次知道楊虎城是誰,第一次了解西安事變。
如今,楊瀚已完成了《楊虎城大傳》,堪稱楊虎城研究的專家了。
張學良拒談楊虎城
楊瀚父親楊拯民是楊虎城的長子,曾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張學良侄女張閭蘅1982年到北京的引路人就是楊拯民。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結束幽禁生活獲得赴美探親的自由。
楊瀚去見張學良,是為完成父親的遺願。父親楊拯民生前總想見張學良一面,他十幾歲的時候,和張學良比較熟,兩家來往密切。兩次拜訪張學良,楊瀚記憶猶新。
第一次是1999年6月6日,在夏威夷的一家教堂門口,楊瀚和女兒楊好好見到坐在輪椅上的張學良。聽到是楊虎城的後人,張學良一怔,然後說:「你好,你好!」便再沒說什麼,這讓楊瀚始料不及。這個與楊虎城一起敢「把天戳個窟窿」的世紀老人,為何如此平靜?
第二年,楊瀚再次赴夏威夷參加張學良的百歲壽誕。「安排我到他住的夏威夷希爾頓酒店,閭蘅大姐推著他到海邊散步。」這次希望帶點什麼回去的楊瀚說:「他根本就不想談,沒有談話的意思,我也沒帶著問題去。後來就一直在祝壽等公共場合,我沒有機會與張學良談具體的問題。張學良也沒有向我提及他與祖父當年的往事。」
這讓楊瀚備感迷惑:「兩次美國之行沒想到他那麼平靜,就是覺得有點奇怪,從那會兒才開始研究。」
張學良對楊虎城這段有點不堪回首,不願意去談。
西安事變,誰是主謀?
西安事變是張學良、楊虎城聯合發動的自是無疑。但是誰是主導者?這個貌似清晰的問題,連張學良自己的回答都含糊不清。
1956年12月15日,張學良奉蔣介石之命回憶西安事變時說:「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但是,晚年的張學良在向張之丙姐妹口述時卻改口說:「那西安事變……那可以說他是主角哇,不過名義是我,我是主角了。」
楊瀚說:「通過事實來講,楊虎城是主角。這個主意本身是楊虎城提出來的,還有發動過程,都是楊虎城做的。」
那為何是東北軍抓的蔣介石呢?
楊瀚解釋說:「捉蔣介石的任務本來是由十七路軍擔任的,但我祖父把這個任務交出去了。因為這個事件,重點不在捉蔣介石,蔣介石只帶了20個便衣警衛到西安。蔣介石就住在臨潼,十七路軍抓的話,說不定會造成誤會;而且西安事變的發動得十七路軍和東北軍一起,所以最後東北軍抓了蔣介石。」
事變前,楊虎城曾三次向張學良進言,希望張對蔣介石有所行動。後來,張學良說:假如自己當時與何成浚或張群共處,就不會有西安事變發生。楊虎城在西安事變籌劃中所發揮作用可見一斑。
被抓之後,蔣介石絕食了嗎?
1936年12月12日上午9時,蔣介石被送到了新城,安置在黃樓里。「他當時穿著睡衣睡褲,腰彎著腳跛著,由於凍、餓、驚嚇的原因渾身不停地發抖,不住地口出長氣,進屋後連喝了十來杯白開水。」楊瀚從大量歷史資料中了解細節。
由於楊虎城與蔣介石個子相當,楊虎城便派貼身副官蘇庭瑞拿了幾件自己沒穿過的新衣服送去給蔣介石穿。
蔣介石說:「我不穿,我不穿他們送給我的衣服。」蘇副官對蔣介石說:「這幾件衣服是我們幾個副官湊錢給委員長買的,請委員長換上。」蔣介石聽後說:「啊,你們買的,我穿。」換完衣服,蔣介石又問幾位副官叫什麼名字,讓寫個名單給他。「蔣介石還說將來不忘他們的好處」。
在楊瀚看來,根本不存在絕食之事。由於蔣介石倉皇出逃時沒來得及戴滿口的假牙,吃飯就成了問題。副官們問他想吃什麼東西,他搖搖頭用手指著嘴說:「我不能吃東西。」他是不能吃,而不是不吃。後來副官們給他弄來了牛奶、稀飯等流食,暫時解決了委員長的飲食問題。
聽說蔣介石「無牙吃飯」,張學良下令孫銘九,一定要設法找回蔣的假牙。孫銘九當天下午懸賞200元,命令衛士營為蔣找回假牙。當假牙送到蔣手上時,蔣介石高興地說:「謝謝你們,有了它,我就能吃飯了。」
放不放蔣,張楊幾乎決裂
12月16日,南京政府下達了對張、楊的「討伐令」。
17日,周恩來一行乘張學良座機抵達西安,次日下午在「止園」會見楊虎城。
24日,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同宋子文及後來加入談判的宋美齡達成了停止內戰、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等六項協議。
24日晚,蔣介石會見了周恩來,表示以人格保證接受六項協議。
這樣,在放蔣問題上,西安方面就出現分歧。「祖父不同意那麼簡單的放,覺得放得不明不白,他主張是至少得簽個文件,有個書面的保障;張學良認為把蔣介石趕快送走,想得比較簡單。我祖父他知道讓蔣介石離開,一定會讓他們倆人頭落地。」
張學良楊虎城決裂,是的的確確發生過的事實。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載,12月24日夜,「聞楊虎城堅決不主張送余回京,與張爭幾決裂」。在《西安事變反省錄》中,張學良也曾述及:在送蔣離陝問題上,與楊虎城發生歧見,言語急躁,幾乎同楊決裂。
兩種不同的態度,或許就埋下了張楊兩人日後不同命運的種因。
蔣送楊虎城出國
1937年3月30日,蔣介石邀楊虎城去談話說:「你繼續任職,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歐美參觀一個時期,回來再任職,出國費可由公家負擔,啟行的時間也不必規定,可以從容準備」。4月30日,蔣介石免去楊虎城的軍政職務。
楊瀚說:「楊虎城出國的主意最早是張學良出的。一是保護楊虎城的人身安全;二是他確實是替蔣介石考慮。楊虎城在陝西的勢力太大了,調虎離山,虎必須離山,這樣方便把東北軍調出陝西。」
1937年6月29日,楊虎城偕夫人謝葆真,次子拯中,秘書王麟閣等一行6人,搭乘美輪由滬出國考察。7月8日晚飯後,楊虎城從旅伴處得到了「七七事變」的消息,十分震驚,數次給宋子文發報,詢問情況,並表達願望:「弟一革命軍人,何忍此時逍遙國外?擬由舊金山返國抗敵,乞轉陳委座。」
宋子文的回電秉承了蔣介石的指示,「仍是請楊虎城留美國或先赴歐洲參觀,等中日宣戰,再由中央電召回國。」7月23日,蔣介石來電要楊虎城繼續在國外考察。「祖父只好繼續進行歐美的行程,但他決心此行考察,要以宣傳抗日為主。同時也積極謀劃如何突破蔣介石的阻撓回國。一番深思後他決定改變行程」。
7月28日下午6時,楊虎城僅和秘書亢維恪一人飛離舊金山,經芝加哥赴美國首都華盛頓。他對秘書說:我想同你前去歐洲,然後由那裡設法回國,明天下午就動身。
楊虎城回國,斯大林泄密
8月底,楊虎城由巴黎乘火車赴德國,並兩次派人到蘇聯使館打聽簽證情況,同時派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共駐共產國際的代表團,表示「計劃走蘇聯經蒙古進入陝北解放區」,希望疏通他去蘇聯的問題。但蘇聯使館稱,此事須向莫斯科請示。
9月下旬,楊虎城接到准許他赴莫斯科的通知。隨即,又接獲日內瓦轉來的宋子文來電:「值茲全國抗戰,各方同志均紛紛集合,共赴國難。吾兄雖未奉電召,弟意宜自動返國。如何?盼復。」楊虎城認為宋子文轉達的是蔣介石同意他回國的資訊,於是開始安排回國的事情。
10月6日,又接到電報說:「關於中蘇關係,謠傳繁多。楊將軍此時赴蘇考察,不合時宜,請勸他推遲蘇京之行。」這徹底否定了楊虎城去蘇聯假道回國的計劃。
曾是宋子文幕僚、楊虎城高級參議的郭增愷回憶說,他在抗戰期間從蔣介石身邊的人得知,是蘇聯當局通過秘密管道,將楊虎城準備通過蘇聯回國的打算通報給了蔣介石。蔣介石由此改變了原先不讓楊虎城回國的想法,並設計了一個誘捕計劃。
這個計劃第一步是由宋子文發電,引誘楊虎城「自動返國」;第二步當楊虎城「自動返國」後,由宋子文親自到香港去接楊虎城,赴南昌後即由戴笠組織拘押。
誘捕楊虎城,關押十二年
1937年11月26日凌晨,楊虎城抵達香港,宋子文專程來見,並安排了去南昌的行程。
楊瀚說,「戴笠在執行逮捕楊虎城整個過程中,每日都向蔣介石發電彙報請示,這些電文都存在台灣國史館中。」
楊虎城被秘密逮捕後,被轉移到距離市區30華里的梅嶺別墅里。1938年1月14日,楊虎城的夫人謝葆真攜子拯中,到達南昌。戴笠將他們秘密關押在市裡的一處居所,直到半年後才讓他們與楊虎城相聚。
1949年8月24日,蔣介石從廣州飛抵重慶召開會議,決定在重慶把楊虎城和其秘書宋綺雲兩家六人秘密殺掉。8月27日,毛人鳳在重慶羅家灣交警旅長何龍慶的公館召集徐遠舉、周養浩開會,密謀殺害楊虎城等人的計劃。
9月1日,周養浩到貴陽麒麟洞,騙楊虎城到重慶晉見蔣介石,然後轉押台灣。楊瀚說:「當他離開了貴州,剛到了重慶,連坐都沒坐,進了屋子就被殺了,所以兩邊的人都不知道。因為執行屠殺令的除了高層知道(徐遠舉、毛人鳳、周養浩),劊子手並不知道。他們只知道殺的是個姓楊的。這些人大部分沒有和楊虎城接觸過,只有楊虎城在貴州關押的隊長張鵠參與了,只有他知道。」
徐遠舉在1968年接受審訊時交待:「1949年,李宗仁宣布釋放楊虎城、張學良將軍,楊虎城在磁器口。我立即將楊虎城用空軍飛機送往貴陽黔靈山避風,再運回重慶將其殺害。」
殘殺楊虎城,硝鏹水淋面
1949年9月6日,特務乘車重返重慶中美合作所。車一出發,周養浩就給毛人鳳發了電報,讓重慶特務安排好行刺。當晚11時許,楊虎城和兒子拯中及秘書宋綺雲等人到達戴公祠。特務張鵠引他們進入房內,楊虎城走在最前面,二十齣頭但頭髮已花白佝僂著背的拯中雙手捧著母親的骨灰盒跟在後面。
特務楊進興、熊祥、王少山等人一齊擁上去,把將軍雙手一攏,用手巾把嘴塞起來,在腰間先刺了一刀,當時他兒子在側邊房子里。殺楊後跟著用同樣的方法殺他的兒子,接著又用同樣的辦法殺楊的秘書。先殺男的後殺女的,再殺小孩。
據楊進興的口供,楊虎城的兒子在被殺害時喊了一聲「打倒法西斯」。
小蘿蔔頭宋振中和楊虎城9歲的女兒也一同殉難。宋振中先是被特務楊欽典卡住脖子,後是被特務楊進興刺中脊椎。楊虎城的小女兒楊拯國在獄中出生,陪伴了父親9年監牢生涯後,死於特務之手,她的遺骸至今沒有找到。
兇手們在楊虎城父子二人的面部淋上硝鏹水,並把楊虎城的遺體掩埋在花園的一座花壇里。同時被害的還有楊虎城秘書宋綺雲夫婦、副官閻繼明、警衛員張醒民,共8人。
為什麼蔣介石殺楊虎城不殺張學良?面對疑問,楊瀚說:「因為西安事變的詳細過程,是楊虎城策劃的;同時,楊虎城始終不低頭,蔣介石不想楊虎城和蘇聯人發生關係。」
「蔣介石殺我祖父楊虎城這件事,不能單單理解為是家仇,這是一個政治、封建思想集中的代表,一方面是為了泄私恨,一方面是為了立威,來遏制當時部下對他的背叛潮。」
致函連戰馬英九,為祖父平反
2005年5月,楊瀚致信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說:「一個忠黨愛國的老黨員,國家的二級上將,沒有罪名,沒有審判,就這樣秘密處決,殃及子女部屬,豈有天理?豈能為黨紀國法所容?」在信的最後,他要求:「您應為楊虎城同志平反昭雪。」
11月,楊瀚接到台灣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的回函。回函沒有回應「平反」一說,而在信中透露一個消息來安慰楊虎城家屬:「楊虎城將軍的簽名與照片在本黨中央公開展示,乃六十年來之首次,應系今年國共正式和解後的新發展。」
同年12月,楊瀚從台灣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處得知,連戰先生卸任國民黨主席時沒有將信函轉給馬英九繼續處理,但馬英九從相關渠道得知此事,提出了兩點疑問:
一、楊虎城到歐洲訪問,卻為什麼突然回國?館藏檔案中有沒有明確記載?
二、1949年,蔣介石是否曾下令殺害楊虎城?並讓邵銘煌在台灣國民黨黨史館查閱相關檔案。
但是,邵銘煌在台灣國民黨黨史館中沒有發現相關歷史資料。
2006年1月19日,楊瀚致信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信中說:「希望中國國民黨將為楊虎城將軍平反昭雪的事情做好、做徹底(貴黨應以文字形式對楊的愛國思想做出評價;對被非法長期監禁,遭到殘殺並殃及子女的行為做出交代與道歉)。」
這封信發出至今,馬英九及中國國民黨一直沒有回復。「台灣方面還沒有反饋。但是,關於這兩條他要的文字方面的結論,我正在逐漸在找,並不斷有發現。」
楊瀚說,「蔣介石到台灣後的宣傳里,開始講楊虎城是在重慶撤退時被土匪殺了。不過,現在不說了,說是被下面的人擅自殺掉的。9月6日重慶是很穩定的,因為解放軍還沒有入川呢,所以根本不存在混亂局面、大撤退,這種說法是完全站不住的。」
《我們的父親》:口述歷史專欄作家周海濱找尋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國民黨將領後人,傾聽和記錄他們平常而不平凡的生活,感受他們與時代的妥協與避讓、抗爭與重生。


※對付瞌睡有妙招:蔣介石開會戴兩副眼鏡
※毛澤東因何事動怒:毛岸英你想幹什麼?
※揭秘:中共「一號機密」檔案保衛者是誰?
TAG:戰場奇聞 |